小说以解放前夕 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 敌我斗争为主线,展开了对当时国统区阶级斗争全貌的描写。全书通过三条斗争线索(集中营的狱中斗争、重庆城内的学生运动和地下工作、农村根据地的武装斗争)、联系广阔的社会背景,形成纷繁的斗争场面;同时又用川东地下党机关报《挺进报》的斗争情节把这三条斗争线索联结起来,汇聚到狱中斗争上,集中描写革命者为迎接全国解放,挫败敌人垂死挣扎而进行的*后决战。作者以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再现了国民党统治行将覆灭、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成功地塑造了许云峰、江姐、成岗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光彩照人,感人至深;同时对反面人物的形象塑造也很有特色,既揭示了他们的反动本质,又不流于脸谱化。作品结构错综复杂又富于变化,善于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烘托气
《苦菜花》以山东昆嵛山地区的农村为背景,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当地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如何同日寇、汉奸、封建势力进行斗争的故事。在这里,有双双受难、至死不屈的夫妻;有在敌人面前,宁愿牺牲自己的丈夫,却挽救八路军干部的农村妇女,这些英勇斗争的人们,经历了长期艰苦的过程,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
十八岁的江沁梅从延安辗转来到抗战胜利后的上海,加入情报部门 飓风小组 。江静舟,是她的上级,也是她的生父 我党潜伏在国民党高层的少将军官,为了革命事业不得不背离妻女;胡文轩,是她的对手,也是她的养父 军统局上海站的少将站长,对她有八年的抚育之恩。 江和胡原本是黄埔时代结义的同学、舍命相救的兄弟,但曼妙女子虞水蓉的出现,让两人陷入到一场旷日已久的 暗战 之中。受了情伤的胡文轩,嗅闻着江静舟身上的异党味道,跟踪、取证,始终不懈 沈琬、虞水蓉、陈青瑜、顾倾城、樊黎翘、沈冰,这些美好的女子都曾在江静舟生命中扮演过重要角色,或亲情或爱情,或知音或战友,让他纠结惆怅 楚天舒,家世显赫,电讯、数学双料博士,供职军统,是飓风小组主要防范的 危险人物 。他与江沁梅在相互不知情的对峙里逐渐演化为
1942年,日军集结五万大军,重重包围了八路军太行山根据地。日军特战部队伪装成八路军新六旅,兵分两路,一路直扑129师师部,一路突袭八路军总部,情势十万火急。 八路军骑兵队奉命而动,刀锋出鞘,强敌胆寒,全部歼灭日军特战部队。并冲破了日军的重重封锁,打开了八路军总部的突围之门。 八路军骑兵队狠狠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日军司令部恼羞成怒,制定了对八路军骑兵队的特别作战计划,妄图一口吞掉八路军骑兵队伍。被重重包围的八路军骑兵分散突围,为了保护军旗,每一个战士战斗到流尽最后的一滴血……
1944年7月11日,抗日战争决胜阶段,日本控制的北平马家堡车站,从北平开往青岛的304次列车轰隆隆驶来。 列车上,杀害了无数中国人,打算回日本休养的一名日军少将和二十三名佐级军官,以及八十多名日本士兵,正喝着酒,跳着舞,也许还吃着火锅,却突然遭遇火车颠覆,不明不白命丧黄泉,无一幸免。 事件发生后,日本人满城搜捕一位代号“铁魂”的共产党员。
由孙正连辩护的《浴血长城(古北口抗战全记录)》这是一篇关于1933年古北口长城抗战的军事小说。 作者以通过详实的资料记叙了80年前的那场战役。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东北开始进攻华北,为了阻击日军,25师七天时间行军九百公里参加长城抗战,在长城古北口要塞和日寇血战一个多月,给日军以重创。作者历时五年通过实地探访,搜集详实的史料,揭开了这场国军正面战场的序幕之战。1933年,日本关东军进军华北,中国军队组织抵抗,25师率部出征,组织了 的长城会战,国军将士在长城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此战也是一四五团团长戴安澜的成名之战,战后荣获三等云麾勋章,从此走上了抗日救亡的征途,这场战役对戴安澜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为此战写下了《痛苦的回忆》一书。8000将士的英勇抗日,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激励着千千万万中国人走上
三个特工组织的厮杀;两位执行绝密任务的特工;一场抗日时期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是谁活埋了刑事庭庭长?是谁寄来了三颗子弹?是谁要刺杀执行绝密锄奸任务的特工?汪精卫为何对他连下三道密令?戴笠为何烧掉他的档案? 真实宏大的历史场景;闻所未闻的绝密档案;意想不到的博弈结果——到底,谁是刺客?对决,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