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在梁庄》首次出版,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急速变化的时代下的中国村庄的变迁。十年之后,作者梁鸿再次回到故乡,重访当年的书中记述的人和事。十年当中,一切都在发生改变,又似乎全无变化:一些人永远离开了这里,一些在外漂泊的人重返此地,村庄的面貌、河流和土地都与从前不同。而人事变幻之中,梁庄和梁庄人所透露出的生机和活力却不减当年。此次回归,梁鸿用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家乡,以细腻的描写和敏锐的洞察,将梁庄的人们再次带回我们的视野,并借由对他们生活的追溯,描摹出一个普通村庄绵长而有力的生命线 这生命线既属于那些 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 的人们,也属于身处同一股时代洪流的人们。
20世纪在世界东方,激动人心与震撼人心的,莫过于中华民族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 这一历史命运的大落大起。在这一命运形成过程中,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联共(布) 与共产国际、日本昭和军阀集团这四大力量,以中国大地为舞台,发生了猛烈碰撞。 震撼世界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正是这四股力量在中国大地思想冲突与实力较量 的结果。 只有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历程,才能深刻理解胜利的必然性。本书全景式的揭 示和剖析了在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在生死攸关之际通过万里长征的炼狱, 通过严酷的围堵、不尽的跋涉、惊人的牺牲、无情的叛变形成的地狱之火,中国工农红军和 中国革命浴火重生。中国共产党人以义无反顾的顽强、前仆后继的牺牲、不屈不挠的坚韧取 得了革命的成功,从苦难走向辉煌。
该书为报告文学作品,通过采访当事人、查阅档案等方式,记录了 共和国农机长子 中国一拖的发展历程,真实再现了中国一拖从选址、筹建、试产、量产,到市场经济形势下转型创新的变迁历程,还原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该书带领读者重温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记录了创业者、建设者的丰功伟绩,展现了中国一拖人不怕牺牲、敢想敢干的可贵品质。
《雨花台》 以雨花台为切入点,真实反映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残酷的中国革命斗争实践,形象再现雨花台英烈人物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充分展示雨花台英烈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实践意义,着力彰显中国共产党人为国为民的初心和使命。 《革命者》 是一部献给革命先烈的正气歌,一部高扬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精神,为民族和国家构筑前进灵魂、注入精神动力的报告文学精品。全书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牺牲的革命先烈,是共产党人伟大精神的具体展现。 《忠诚与背叛》 通过大量新解密的史料及历史细节,对幸存下来的革命者及其后代的采访,真实再现了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的地下党在重庆解放前夕艰苦卓绝的战斗,生动而真实地诠释了 忠诚与背叛 的宏大命题。
《不确定宣言1 本雅明在伊比萨岛》: 瓦尔特 瓦尔特 本雅明,被誉为欧洲后一位知识分子,一生颠沛流离,留下以作品构筑的传奇一生。本雅明的命运,被本书作者帕雅克置于欧洲危机之中,并进行了一次新的阐 释。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的文化圈、20 世纪 80 年代末的新纳粹抬头 这是反浪漫的浪漫小说,是对小说的思考,是碎片化的、融合写作和绘画的作品,是一位被摧毁的梦旅人在美、恐惧、蠢行、幻想和幻灭之间的旅行。 《不确定宣言2 本雅明在巴黎》: 本雅明在巴黎的经历,展现出一位知识分子的幸福和失意。在巴黎的一个街角,安德烈 布勒东遇到了娜嘉,一本关于爱情的名著诞生了,一位女性却枯萎了。在另一个街角,画家霍珀和诗人法尔格正在猎取他们各自的奇遇和机会。 在讽刺和忧郁之间,《不确定宣言》第二卷唤起了这座城市八十年
这是作者从业接近十年的本新闻作品集。身为记者,要感谢这个时代的馈赠,我们经历了一个前人和后人都可能再难以想象并理解的历史时期,这个一直讲究韬光养晦,也讲究厚积薄发的国家,用在漫长而缓慢的时间里积攒起的能量,酝酿成了2000年到2009年最令世界注目、规模最为壮观的经济崛起。这场突出其来的崛起也造就了令人陌生的现实,为报道者提供了富饶的素材。看起来这个时代里经济记者也许更有可为,但经济上的巨变,在社会生活上造成的裂变要更为惊人。令人遗憾的是,我不得不承认,媒体作出的有效观察跟这个扑面而来的时代不相对称。管制和媒体的自我消沉都是原因,另一个原因是传播方式本身——都市报创造的碎片化传播瓦解了中国媒体里的文人传统,但很快,它在具有更强生产力的网络传播面前也一败涂地——内容生产的廉价化趋势培养
本书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所承担的 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当代外国文学纪事”的子项目“当代西班牙文学纪事”的主体成果,旨在呈现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西班牙文学的 动向和发展状况。本书共收录87位西班牙当代作家,涵盖了老、中、青三代,着重介绍和评论活跃在当今西班牙文坛的小说家、诗人和戏剧家,力图将西班牙文学的 潮流呈现给中国读者。在体例上,本书以作家为单位撰写词条,按照作家的姓氏字母排序。除了对每个作家的生平和总体创作情况加以评述外,还附加一个作品词条,大部分选取的是作家自21世纪以来问世的代表作。本书对作家、作品的研究重点突出“新”字,新观点、新信息、新译本,以期为 学界提供一份 的西班牙文学档案。
寄生虫病的危害仍是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倡议的热带病特别规划要求防治的6类主要热带病中,除麻风病外,其余5类都是寄生虫病,即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病和锥虫病。仅在非洲每年至少有100万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伴有营养不良和疟疾。血吸虫病流行于78个 和地区,大约有2亿血吸虫病人, 6.5亿人受感染的威胁。蚊虫传播的淋巴丝虫病,有2.5亿人受感染,其中班氏丝虫病是 性的,居住在受威胁地区的居民约有9亿余,在非洲 尤为严重。主要内容:该病在非洲流行历史与现状、防治对策;该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输入性寄生虫病在我国流行现状;中非合作防治寄生虫病现状和展望。
陆遵书,字即仙,号芙苑。嘉定(今属上海)人。乾隆二十七年(一七六二)乾隆帝南巡,陆遵书与兄授诗共献画册,得赏识,命入内廷任只候。乾隆三十三年(一七六八)中举人。後游山东,任聊城讲席,门人以绢素求昼,能慨然挥洒,毫无倦意,声誉播於聊城。晚年授会同(今湖南怀化)知县,未及赴任而卒。工山水及梅竹、松石、蔬果杂品。山水师承王鉴、王原祁,烟云深秀,丘壑茂密。晚年声望既重,多作远岫乎林。诗极清丽。 本书收录《浙西胜览全图》、《浙江名胜图说》两种。前者为陆遵书手绘,右图左文,凡五十四图,今藏於 图书馆。後者为乾隆刻本,盖以前者为蓝本,亦右图左文,凡五十四图,版画甚精,且经上色,今藏於陕西省图书馆。二书皆色彩艳丽,赏心悦目,洵为稀世奇珍。今彩色影印行世,非徒可资赏鉴把玩,亦有裨於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