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犀角上隐有白纹,感应灵敏,拥有 灵犀 ,彼此便能心领神会,不言自明。古人的好诗词,立意布局、声韵格律都有规矩法度,而境界情致又出之于自然,读之朗朗上口,妙处却难以迹求。今天我们学诗,如果能在关键处得到点拨,便能豁然开朗,领悟诗词鉴赏和创作的奥妙。为此,我们推出这套 诗词灵犀丛书 ,希望借助既深谙诗词创作,又懂得品鉴诗艺文心的名家之作,丰富我们的感受能力,使我们在读懂一首诗,写好一首诗的路上多一点灵犀,多一点慧心。
中国古典文学典藏文库 是目前中国规模*大的古典文学诗词全集类丛书,其用意在于对中国古代文学诗词作品进行系统而有深度的整理。丛书以作家为单位,一般一人一本,尽收其诗词全部作品。每类文体所收作品必须是穷尽式,没有遗漏。传统诗歌总集如《诗经》《楚辞》《乐府诗集》等则不局限于人,而按传统结集。一本之内包括编年、校勘、辑佚、辨伪、汇评、注释。本丛书力争做到:作品全,编年准,真伪别,评点精。丛书选目,上自先秦,下迄清朝,基本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史上的重要诗词作家。丛书计划出版100部。作者均为来自全国各高校古典文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学有专攻,代表了该选题的专业水平。 这本由谭新红编写的《欧阳修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精)》是其中一册。
在我国诗歌史上, 乐府诗 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书由名家对入选的诗篇作品,都作了注释。这些注释比较简明,所用版本可靠。另外对部分典故比较生僻和文字艰深的地方,又引证了一些典籍或举出某些例证,以帮助读者对某些作品的理解。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前提下,我们又兼顾了时代需求,按照所选作品的内容,从一些优秀的古代版画中,为每本书都选配了精美插图,使图文相得益彰,以期提升它们的阅读欣赏价值。
中国诗歌经典作品一百首系列 包括《诗经一百首》《古诗一百首》《唐诗一百首》《宋词一百首》《宋诗一百首》《元曲一百首》等,共九种。编者为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中国经典诗歌研究专家周啸天。每本书中所选录的诗人和诗歌都极具代表性。编者对每首诗歌都予以了注释、简评,角度新颖,语言精练。这套书不仅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诗歌的韵律之美,更有助于提高读者的诗歌鉴赏能力和传统文化修养。
本书以沈刻王校南词本(《晨风阁丛书》本)为底本,以影写吕刻本、侯刻本、粟香室覆侯本、《全唐诗》本,以及有关二主词的各专集、各选本、词话、笔记互相比勘。注释方面,歧义处加以别择,疑难处加以疏解。就全词的创作意图、艺术手法,进行精到的说明。不少词作并附录相关的背景材料,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作品。 今列入 中国古代名家集 丛书,做了一定的修订,并增加了附录的内容:(一)附录二:李璟李煜词评精选;(二)附录三:李璟李煜诗;(三)附录四:李璟李煜文。作为阅读二主词的重要参阅的内容。本书近乎收录了李璟李煜的全部作品,称得上《李璟李煜全集》。
《谈词论曲:跟大师学古典诗词》是著名词学大师龙榆生的经典著作。龙榆生(1902-1966),20世纪负盛名的词学大师之一。 《谈词论曲:跟大师学古典诗词》是一本贯通词曲,探讨词曲的发展规律、指导创作、欣赏方法的普及性读物。
本书是 文化广西 丛书中的一种,收录广西先秦至清代诗歌代表作近65首,以时间为线索,串联广西诗歌发展的历史,对每一首作品的创作背景、语言艺术、思想意境等进行深入浅出的评析,使普通大众能清晰地了解历代诗人名家在广西的创作情况,从而了解广西古代诗歌发展的历程和概况。广西历代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本书精选广西各朝代诗歌代表作品集结成册,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感受广西诗歌魅力、了解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唐诗中的节令民俗》既能让读者感受唐诗之美,又能体味传统节令民俗的文化之味。书中不仅有元宵节的繁盛,清明节和端午节不忘初心的品质,七夕节少女穿针引线的情思,中秋节团圆的快乐,还有重阳节登高望远对生命的感悟等。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与真情通过节日这一形式得以永存,古人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美好期盼和吉祥祝愿凝聚在唐诗中,提炼成万古不衰的节日之魂,
《清代词赏析》收录了47位词人的83首词作,基本体现了清代词意境开阔、风格多样的面貌。所选词人和词作都极具代表性。每位词人的作品前面列有词人简介,每篇作品后面提供注释、题解和赏析。该书不仅能够启发读者感受清代词的飞动华彩、万千气象,也能帮助读者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文化修养。
《经典宋词 唐宋词小令精华》按词的发展脉络,收入自唐至南宋各个时期著名词人的三百余首小令作品,并加以扼要、精到的评注。其中名家大家的作品,入选较多;小家的优秀作品,亦酌予收入。意在尽量反映唐宋小令的全貌。对每位词人的生平、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也作了简介。作品注重艺术性,选编精粹,词语隽美,雅俗共赏,既勾出唐宋词中小令的全貌,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又展现出异彩纷呈的词风。同时,还介绍了不少有关词史和历代词评知识。
苏轼学博才高,极具灵心慧眼,对人生持超旷的态度,其诗纵意所如,触处生春,多发妙理新意,是古今中外最喜爱的宋代诗人。陈迩冬选注的《苏轼诗词选》精选苏诗词,加以精炼注释,参酌采用旧注的成果,择善而从,对旧注的错误也有所驳正。注释文字活泼,并常结合“谈艺”,言简意赅,时有新见,对读者很有启发。
本书主选元散曲名家名篇,适当节选元杂剧名段,如元好问《双调 骤雨打新荷》、马致远《越调 天净沙 秋思》和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第三折)》等,为反映元曲对后世的影响,附录明代小令三首、《牡丹亭 惊梦》(节选)一套和清代《桃花扇 余韵 哀江南》一套,共一百篇。作者对每篇都予以注释和简评,角度新颖,语言精练,*限度地保留了元曲之趣旨。本书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元曲语言的诙谐幽默,有助于提高读者的元曲鉴赏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
本书对魏晋清谈与诗歌的演变过程作了清晰扼要的描述,对其内容及特色做了简明的评述,并揭示清谈与诗歌所呈现的共同质素。重点介绍了魏晋士族的主要特点,贵族式的隐居、自然审美观念,以及他们追求 名士风流 所表现出的种种矫揉舛错的根源。对清议向清谈转变的过程多有作者的会心之言。对诗歌作品、《世说新语》常能从文学、宗教、哲学、心理学多角度的进行解读,文笔深入浅出,颇能益人心智。
该书是清代著名文人纳兰性德的诗词选集,收录其经典词作和诗作共130余首。该书所选词作和诗作主题丰富,涉及爱情、悼亡、友情、咏物、怀古和边塞风光等方面,总体风格哀感顽艳,又不失雄浑豪放。该书所收词作有《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浣溪沙 身向云山那畔行》《长相思 山一程》等,诗作有《秣陵怀古》《四时无题诗》等,名篇纷呈。每篇包括了诗词原文、注释、题解、赏析等内容,赏析笔触细腻,语言优美,力求为读者呈现一代才子笔下的绝美情韵。
在天上,水星有一座山以她的名字命名,这是全世界诗人的荣耀,在大地上,这个天才诗人度过了她风流倜傥又波澜起伏的一生。她的人生悲欣交集,上半生得到一切,下半生失去一切。她出生书香名门之家,少年时就展现出惊人的文学才华,信手拈来《如梦令》,“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让诸多名士疯狂称赞,“李清照”这三个字,自此成为人世间才女的代名词。十八岁那一年,嫁给青年才俊赵明诚,这对绝配夫妻,琴瑟和谐,过着纵情诗画的诗意生活。然而,随着金兵突然入侵,宋室南渡,李清照夫妻也陷入逃亡生涯,乱世不由己,途中明诚身亡。从此,她的人生陷入困境,流离失所,历经坎坷,半生漂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写诗作词,成了她的灵魂慰藉。她的诗词,充满甜蜜,充满真情,充满美好,又充满悲伤;有穿越时间的力量,堪称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中唐 诗人。初与柳宗元齐名,并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并称“刘白”。刘禹锡早年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后被贬斥蛮荒之地,但是他的性格比较倔强,因此,他的诗显得清峻明朗,包涵深刻的人生体味和丰富的哲理意蕴。他的诗文集今传有《刘宾客文集》三十卷、《外集》十卷。本书选诗271题341首,按年编次,每首加以必要的解说和注释,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诗人创作和思想变化的过程,同时又较好地展现了其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便于普通读者了解和品鉴刘禹锡的诗歌。
中国诗歌经典作品一百首系列 包括《诗经一百首》《古诗一百首》《唐诗一百首》《宋词一百首》《宋诗一百首》《元曲一百首》等,共九种。编者为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中国经典诗歌研究专家周啸天。每本书中所选录的诗人和诗歌都极具代表性。编者对每首诗歌都予以了注释、简评,角度新颖,语言精练。这套书不仅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诗歌的韵律之美,更有助于提高读者的诗歌鉴赏能力和传统文化修养。
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组编著的《中国诗词大会(第2季下)》是一本传统文化类读物。《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大型诗词文化类竞赛节目。入选诗词以中小学教材名篇为基础,选题精准、命题范围恰当、重视孩子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出题范围从《诗经》一直到诗词,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怀、咏史等各个类别,选择具有“当代意义”的经典名篇和名句,力求将题目与现实生活相关联,题目生动活泼而不呆板,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节目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本书系根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文字脚本与竞赛题库加工整理而成,在保留节目原有精华的同时,丰富了部分内容。
《经典宋词 众里寻他千百度:南北宋之交词》是南北宋之交词的编选注释本。编者主要依据《全宋词》,同时参考了其他经过整理注释的重要专集和选集,编选注释了本作品。书稿选入了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等词人的经典词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南北宋之交词的风貌。选录时兼顾思想性与艺术性、各种风格流派、大家与小家,并加注释,间附古今有影响的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