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海子去世已经二十余年,《海子诗全集》收录迄今为止所有发现的海子文学作品,是理解海子创作的之书。本书的出版,是对海子优选的纪念。全书依照时间与类别结合的方式,收入海子的抒情短诗、长诗诗剧、诗学提纲、日记小说等各种体裁作品。以“补遗”的方式增加了当时没有收入的海子早期油印诗集《小站》、《麦地之瓮》里面的作品,以及近年陆续发现的散佚作品。此外,本书还第一次披露了一些海子文字以外的作品:海子自己为“太阳”系列诗作所做的插图。
《一切境(附赠签章版明信片)》 庆山(安妮宝贝)2021年全新散文集。《一切境》留下了庆山几年生命活动的痕迹与标记。伴随作者数年的日常观察、旅行、阅读和思考,作三言两语的灵光一现的直觉式表达。仿佛与知己之人谈话,诚恳、单纯而率性;也是在跟自己对话,倾听并调驭内在的自我。在这本书中,所有隐秘而深刻的记忆和情感袒露无余,而思省的成分在日益增加。作者一直向内,退回到灵魂的深处,寻找让生命自在、宁静的丰沛源泉。 “那光亮与能量还是如此真挚而强烈”,经历二十余年写作,从安妮宝贝到庆山,文字的力量一直都在,影响无数读者并抵达他们的精神生活内核。前方路途迢遥,相信所有相通的心灵终将相遇。 《清冽的内在》 《清冽的内在》是庆山(安妮宝贝)全新图文集,2019-2023,在四年的日常中,以未曾退减的真情萃取自省与
《人世间》(三卷本)是著名作家梁晓声饱含深情的鸿篇巨著,展现了作家丰厚的生活积累和健旺的创作活力,标志着梁晓声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新高度。《人世间》以北方某省会城市一个平民区 共乐区为背景,刻画了从这里走出的十几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展示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巨变。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至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他们有的通过读书奋斗改变命运成为社会精英,更多的则像父辈那样努力打拼辛劳谋生。人物的性格命运各有不同,善良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坚忍、互助相帮的人性幽微之光却永远闪耀,梦想的力量荡气回肠。这是一部关于磨难、奋斗、担当和友情的小说,平民视角,悲悯情怀,纵横交错的复式结构,通过一个个可亲可感的人物全景展示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让小说具有了社会生活的史诗品格。
钱载(1708—1793)是乾嘉诗坛成就 的诗人之一。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以袁枚、钱载为首。钱锺书《谈艺录》评其“不仅以古文章法为诗,且以古文句调入诗”,以为清代“以文为诗”的 人。本书以诗人生前编订、乾隆间刻《萚石斋诗集》编年五十卷本为底本,汇取多种评本,共录翁方纲、顾列星、朱休度、钱仪吉、钱泰吉、钱聚朝、唐仁寿、吴应和、查有新、近藤元粹等十一家评语, 并对卷首总目及各卷前的钱仪吉、钱聚朝所作年谱进行厘定。系统整理钱载的诗歌并汇集相关评论,对于深入研究钱载诗歌,进一步探讨乾嘉诗坛乃至整个清诗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1.世无千日醉,春有万花开。2山随人到海,屋藉树为墙。3. 人间容易是斜阳4. 惜花天着画花人5.白云是纸山是墨6. 相怜相惜花枝交7.新灯那必旧灯同8.今朝直倚东风势,恼得无情亦有情。9.连山改色不能翠,
本书是作者徐四海对毛泽东诗词的解读和赏析,收录毛泽东1901年至1976年76年间所创作的诗词136首,全面完整地展现了毛泽东诗词的艺术风貌。更多的是考证事实,布列背景,使读者清楚地了解了诗词的意义与情味。
本书稿为清代晚期 词人、词学家谭献的词作别集详注本,由当代 词学研究学者方智范教授作注。有清一代词坛,在“晚清四大家”羽翼未丰之前,实由谭献主盟。他以常州词派的主要继承者身份,推广阐发常州牌词论,倡“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之说,影响甚大。相对于其理论建树,作为文学的其词体创作本身,则相对略少为人瞩目,但亦无愧于一时名家作手之称。本书以《复堂类集》本《复堂词》三卷为底本,参校别本,详出校记。此外并广搜相关文献作辑佚。每首词详加注释,于人物、时地、本事、典章制度、事典语典乃至文质修辞等,均作披绎征考,并酌作句段串讲。同时将可资参酌之谭献交游者序跋、传记、书信、评论资料等附见于注释与附录之中, 则编撰详尽之有关谭献词创作及词学活动的《年表》于书末,便于读者 好地“知人论世”,理解谭
诗言志,词言情,文字是用来表达个人情感的工具。过去几年通过文字表达自身情感已经成为常态,同时也得到了不少好友的点赞,甚感荣幸。情感能够得到共鸣,是写字人的 荣耀。一些朋友给我说,可以整理将它发表了。然这几年写的数百篇小文,都代表自已当时的想法和感受,也记录了自己的生活经历,都是灵魂深处的声音,随着时间的流逝,收集整理并集结成册很有必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传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人自幼喜欢研读古诗词,生活工作中通过古诗词来表达生活所想所感,希望通过原创的词诗,让身边 多的朋友来理解古诗词,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 文化遗产。此书供同好、朋友们共同交流学习。
本诗集共收诗1114首,较前一版(《噪音使整个世界静默:耶胡达·阿米亥诗选》)新增543首,包括总计1078诗行的全本自传体长诗《图德拉最后一位便雅悯的游记》,以及译自希伯来语原文的长诗《在公共花园里》(选段)和《开合开》(按希伯来原版体例编排)英译本未译的诗作,并且本诗集还据希伯来语原文对旧译文字、译诗排序和各集题名作了校订与调整。耶胡达·阿米亥是首位用现代希伯来语口语写作的诗人,傅浩先生在翻译时则使用尽量接近口语的精炼的当代汉语,以期在风格上接近原作。上卷诗集为:《此时和别的日子里》(1955)、《两个希望之遥》(1958)、《在公共花园里》(1959)、《诗1948~1962》(1962)以及《此刻在风暴中》(1969);中卷诗集为:《并非为了回忆的缘故》(1971)、《这一切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幸福》(1973)、《时间》(1977)以及
本书是诗人、诗歌研究者晏榕的 代表作。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分别为“呈现之维:走向新诗学”“生态重塑:纪念与批评”“ 虚构:印证与想象”。上卷从诗歌“呈现”的视角展开,是作者对经典诗人如庞德、艾略特、斯蒂文斯以及当代重要诗人如罗伯特·克里利、约翰·贝里曼的独特阐释与文本细读。中卷结合作者自身的创作体悟,从整个诗歌创作生态圈出发,评论 重要诗人,介绍国外重要的诗歌论坛,在资本、消费的语境下思考文化创意和文化生态的重塑。下卷呈现了作者30年来的诗歌代表作。
帕斯捷尔纳克的创作纵贯二十世纪俄语诗歌半个多世纪,至二十世纪下半期,他和阿赫马托娃成为白银时代大诗人中仅有的两位依然留在苏联并坚持写诗的人。无论就创作时间之久、创作精力之强而言,还是就诗歌风格的独特和诗歌成就的卓著而言,帕斯捷尔纳克都是二十世纪俄语诗歌中的佼佼者。本书译者从俄文版《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中译出其中所有抒情诗,为更清晰地体现抒情诗创作的过程和全貌,译者并未完全遵循原版目录,而是将帕斯捷尔纳克的九部诗集按出版时间的顺序排列,并将帕斯捷尔纳克未收入诗集的诗作悉数列入最后一辑。
古籍影印。《江苏诗征》为清代江苏地区的诗歌总集。全书共一百八十三卷,选录了清顺治、康熙至嘉庆初江苏诗人五千四百多家的诗作。后二十二卷为名媛、释氏。全书按作者姓氏依韵编次,诗前各系以作者小传。本书文献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书楼收藏。如阮元的文选楼、秦恩复的五笥仙馆、陈本礼的瓠室、王豫的种竹轩。二是友人邮寄。有的是友人家的先贤的诗作,有的是友人的乡贤或友人之友人的诗作。三是王豫亲自到各郡去搜采而得。其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人存诗。二是保存传记。三是保存书目。四是保存诗歌。此书是清代地方类诗歌总集中 的一部,是研究江苏地方文化的重要文献,对于挖掘江苏各地 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有道光元年焦山海西庵诗征阁刻本,现据镇江市图书馆藏本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