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诗选:南有紫荆》是一套由生活、工作在羊城广州的诗人编著的诗集,共三册,主要以诗词与现代诗为主。第一册《如钩的月亮》是诗词专著,作者是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正高级经济师云月;第二册《山有木兮》是现代诗专著,作者是华南农业大学的教授王瑛;第三册《紫荆春暖》系诗词集合著,作者是华南农业大学的教师范碧鸿、杨学成、谢韩、吴学进。 羊城诗选 ,顾名思义,内容主要围绕几位羊城诗人对羊城景物和生活的描写,以南方特有的意象如紫荆花、樱花、异木棉、黄花风铃木等作为诗写载体,抒发他们对所工作的学校、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之情,对日常生活的体悟,主题鲜明,思想健康向上,艺术风格多样,表达了生活在大都市的教师们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追求 诗意栖居 的文学情怀和生命理想。
阿米亥是以色列的重量诗人,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国际诗人之一。他的诗透明、睿智、幽默,既有私密的体验与个人的生活,也有宏大的命题和集体的记忆。在他的诗里,个人幸福是一切事物的准绳,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上,爱——而非上帝,是专享的避风港。他将现代与传统,个人情感和普世意义巧妙融合,再现了犹太民族的命运,以及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境遇。 本书从阿米亥一生创作的诗歌中精选出两百余首佳作,囊括了阿米亥创作生涯的各种风格与主题,完整又精炼地呈现了阿米亥贴近生活又富有想象力的诗歌世界。
由顾之京、高献红据叶嘉莹先生听顾随课笔记整理编订的《驼庵诗话》问世已历三十载。这部著作是从叶嘉莹先生的笔记中摘录、编排出来的,内容涉及文学理论、诗学理论、对中国诗歌的总体看法,以及对自诗、骚以降迄于王国维等众多历代著名诗词作家的精要的评论,尤以唐诗、宋词部分为重。虽然都是片段性的文字,但其观点却极为精彩扼要,读之令人思旺。以笔者的私见,《驼庵诗话》的分量实已大幅度超越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而这些年来,随着顾随先生著作、讲录的不断整理出版,顾随的影响力的日益扩大,《驼庵诗话》似乎已成为顾随的 代表作 之一。笔者估计:《驼庵诗话》将来迟早会成为《人间词话》之后的又一经典诗话著作。 《驼庵诗话》虽极精彩,但对于古典文学基础不深,对顾随的著作、学术思想体系缺乏深
闻一多是当代著名诗人和古代文学研究者,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他于1946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造成影响全国的 李闻惨案 ,其为国家、为民主英勇献身的精神激励了无数国人。 本书作者为闻一多先生长女闻名。闻一多殉难时,她年仅14岁,亲身经历了那血染的一刻,又与家中老保姆一起将父亲送到医院,经受着成年人都难以承受的伤痛。 1950年以后,她曾长期与母亲同住,从母亲那里更深入细致完整地了解了父亲,也更深切地感受到他那心灵的光芒。她说:这本书的取材,首先和主要的自然是母亲的炉边漫忆及她平日的一些散忆,个别地方也采用了一些家人和亲朋历年来的回忆,贯穿其间的是我自己的亲历及感受。
《诗话中国历史》按照时间顺序,从中国历史文化的角度,吟咏了商汤革命至近代中国3000多年来的100个历史人物和50件历史大事,以及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50项中国文化、自然遗产。本书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对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事件和彪炳千秋的人物,以及文化自然遗产进行凝练和书写。每篇诗歌后面都有数百字的注解,使读者在吟诵诗歌的同时,对吟咏对象的情况有一些基本了解。本书兼具可读性和普及性,可以使广大读者用较短的时间,在不大的篇幅中初步理清中国历史的脉络,大致掌握中国历史的概貌,了解中国的文化,并能激发读者更深入地探寻中国历史、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
叶舟的《大敦煌》是一部诗文集,为甘肃文化出版社原创 活字 书系之一。二十年前,诗人叶舟用他笔下的文字构建的 大敦煌 向世人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二十年后,我们从天南海北奔赴于此,如同受到召唤,如约而至。 诗文集分为 歌墟 诞生 敦煌的屋宇 抒情歌谣集 呼喊 一座遗址的传奇和重构 大敦煌 七卷,包含短制、长诗、拟民谣体谣曲、诗剧等多种文学样式。叶舟二十年纪念版《大敦煌》,删削1/3,增补1/3.这些诗文以 敦煌 为中心,诗意的文字与意象在作者的笔下天马行空、狂放不羁,带着西北雄浑的硬气,展现了大敦煌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 在叶舟的话语体系中, 敦煌 不止是莫高窟,也包括河西走廊乃至整个丝绸之路。它是 中国文化的边疆 ,多种文化的总枢,也是叶舟写作的 母题 。 在叶舟的想象和书写当中,
W.H.奥登是托马斯·艾略特之后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他的诗是风格的博物馆,技巧的马戏团,既有传统歌谣的简单,又有现代主义的复杂。他的诗歌主题丰富,涵盖爱、性、政治、道德、文明和宗教,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着人类的复杂心灵和世界的多彩面貌。本书从奥登一生的作品中精选101首涵盖其创作生涯各时期的诗作。奥登出于政治考虑,常在诗歌完成后将作品修改得面目全非,而本书全部采用奥登未经修改的原作,并附有详细的译者导读,力图完整呈现奥登充满哲思和人文关怀的诗歌世界。
德国文学史为世界文学贡献了许多的太阳般闪耀的文学巨擘,而其中诗人灿若星辰,构成了德国文学史重要的部分。德国人向以哲思深邃幽深闻名,孙周兴教授治德国哲学多年,尤其是尼采和海德格尔,二人的哲学思想深沉、隐晦、幽暗甚至神秘。译者以自身的学术背景与审美趣味扩展到诗艺上,向读者推荐了德国文学目前那些写“大诗”(海子语)的诗人,如荷尔德林、里尔克等,或者是性情趋重、偏于深邃的诗人,如格奥尔格、特拉克尔、本恩和策兰。本书中选取的八位诗人——荷尔德林、尼采、格奥尔格、里尔克、贝恩、特拉克尔、海德格尔、策兰,多半是思想家海德格尔关注过的有深度的诗人,按诗人的出生年月顺序排列,每位诗人均选译了十首,向读者展现了美而有哲理的诗歌。
本文集收入其学术论文20余篇,有当年发表时曾引起“轰动效应”的“中美关系中台湾问题之由来”、“利益的汇合:国家关系的基础”、“百年思想的冲击与撞击”、“美国强盛之道”等,还有对学科建设所作思考的文章。这本集子只收与国际问题和美国研究有关的、研究性的论文。完全与本专业无关的论文,或是随笔类的文章,收入了其他文集。因形势需要的应景文章也未收入。第二组(第17-21篇)文章本身够不上研究性的论文,但也不是一般的序跋类,而是对我国本学科研究的状况的评述和思考,与学科建设有关,故也收在内。基本上按发表年代顺序排列。
《皇极经世书》是其易学著作,《伊川击壤集》是其诗集。透过易学的切入角度去观察其诗歌创作与诗学思想,可以看出:一方面,易学对于其诗学思想、诗歌创作以及生命境界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其诗学与易学之间存在巨大的张力。在邵雍以易学观察世界、解释世界时,邵雍思想特征是整秩与谨严的;而在其诗歌中,邵雍所透露出的风格则是安乐与自在的。这种整秩与安乐之间的张力,根源在其物理之学与性命之学、后天易学与先天易学之间的割裂。作为理学诗人,邵雍诗歌以“论理为本”,类似“押韵语录”的特性是毋庸讳言的;但透过其诗歌,所展现出的“安乐先生”的理学家形象又是独特的。有了邵雍及其诗歌的存在,我们对理学家思想世界与文学世界的理解,才不会仅仅停留在程颐和朱熹等人的维度上。
该书从历史和思想史演变的角度考察了从西周之初到两汉时期诗歌功能的演变轨迹以及中国古代诗学观念生成的过程,揭示了在这一时期诗歌功能、诗学观念与政治史、思想史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全书分上、中、下三篇, 上篇 从周人立国之后的意识形态建设的角度阐释了诗歌在当时的重要政治意义。作者认为,西周至春秋之时,诗歌功能是在三种语境中递相转换的。 中篇 阐述了儒家话语系统在周人礼乐文化的基础上生成以及诗歌从官方话语向民间话语的转换过程。 下篇 具体考察了汉代士人阶层与君权集团之间 共谋 而建构大一统的国家意识形态的过程,并揭示了诗歌在这一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性。
本书是英国传奇桂冠诗人特德·休斯第一部全面的中译本诗集,涵盖了他近40年诗歌写作生涯。这些非凡的作品包括休斯最早的诗集《雨中鹰》,也包括开创性动物诗集《乌鸦》,标志性作品《卢柏克节》《沃德沃怪物》《穴鸟》等,儿童诗歌杰作《季节之歌》《河流》等,以及部分未公开出版的诗歌佳作。这些复杂而丰饶的作品,严谨硬朗,感情强烈,按照时间先后编排为一个厚重的诗歌序列,由他那比同时代人“更悠长、更深沉、更粗犷”的声音所推动,清晰地呈现出休斯创作的生动轨迹,展现了他清晰的语言、睿智的幽默和对人类处境的洞察。在这里,自然界变成了一个惊心动魄、充满恐惧的类似人类的世界,而无论它们是关于农场的诗,还是关于动物的诗,乃至关于皇家假面舞会的诗,都展现了他卓越的诗歌技艺,充满了源自诗歌原始仪式般的内心喜悦。通
本书系沈从文作品三卷本精选集,是继1983年四川人民社版五卷本《沈从文选集》后,四十年来近期新沈从文选集版本,由沈从文后人特别授权,沈从文研究专家、南开大学文学院李扬编选并撰写前言。上卷和中卷为小说,下卷为散文。沈从文是京派文学的重镇,也是20世纪中国拥有代表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散文更是别具一格,以诗意的笔触书写着现代人生命中的喜乐哀愁,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其韵味与神髓接续着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在读者中影响深远。沈从文的作品版本情况比较复杂,为使读者了解每部作品的版本变化,编选者对每一篇入选篇目都在文末作了注释和版本流变说明,供爱好文学的读者参考。
汪国真,当代诗人、书画家。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1984年发表第一首比较有影响的诗《我微笑着走向生活》。1990年开始,汪国真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掀起一股“汪国真热”。2015年4月26日汪国真去世,享年59岁。《汪国真诗文全集》是由汪国真胞妹汪玉华主编的图书,分上下两卷,搜集了汪国真这一生能找到的几乎所有诗文歌词等整理成集。本书是第一卷,包括三个部分:诗歌卷、古体诗词卷、采访点评卷。该套书对喜欢汪国真的读者具有非常大的研究和收藏的意义。
本书立足于扶贫攻坚这一时代大背景,把奋战在没有硝烟战场上的驻村干部想象成一个个为春天抚琴而行的歌者,通过一个普通的基层扶贫干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作所为,讲述他们普通而不平凡的日常扶贫工作,讴歌了这一伟大的群体,也赞颂了扶贫攻坚这项伟大的事业。 扶贫工作是改变贫困的一次战役,脱贫奔康是人类历史的一次创举。为了脱贫攻坚,全国有300多万扶贫干部日夜奋战在战场上,率领贫困户实现脱贫愿望,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奉献自己的大爱,创造别人的幸福。谨以此书献给为国家为人民流血流汗、甘愿付出所有的每一位扶贫干部!
《心声集》选收了马凯先生125题193首诗作,共分四篇。篇为“感悟篇”,反映了作者用诗的形式对自然界和人类发展,对怎样做人、如何做事的思考;第二篇为“寄情篇”,抒发了作者对父母、妻子、女儿、孙子和朋友、同事的亲情、爱情、友情;第三篇为“沧桑篇”,记录了作者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一些事件,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对人民的赤子之心;第四篇为“揽胜篇”,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一个孩子,300多首诗,从6岁到17岁,11年。 一部诗歌史,记录一个孩子的少年时代; 一部成长史,记录95后一代人共同的时代; 一部教育史,记录一个独特的人酸甜苦辣的十年?? 你将从中看见命运,看见你自己,看见你的孩子,看见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可以拥有更美好的少年时代,作者倾情奉献出自己的"少年时代",将它作为礼物,给孩子,给父母,给老师,送给这个世界。愿世界,对每一个孩子,温柔以待。
黄永玉先生这一生,真正做到了明确地爱、真诚地喜欢、直接地厌恶,这是多么让人羡慕的人生状态啊。他乘着自己的小船划过众多深邃的河流,用双脚丈量过无数奇 的高山,与那么多有趣的灵魂相伴而行,种种都可以在文字中寻到踪迹。现在,他将饱藏着自己近一个世纪生命体验的150余首诗篇完整呈现在读者面前。里面有让人心醉神往的爱情,有如骨肉如兄弟的友情,有对正义的无畏捍卫,有对丑恶的厉声呵责……文风不拘一格,肆意洒脱,达观睿智,热忱坦诚。无需在这里刻意寻找什么哲理和意义,这就是一部纯粹的、诚恳的、朴素的、坦荡的、坚定的人生剖白。黄先生走过的路让我们相信,人无论在顺境、逆境还是 境,都可以选择正义和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