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 是对我国唐、宋两代八个著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本书收录了这八位著名文学家的文章予以解释,适合广大中文专业以及爱好者阅读。 *初将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这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是明初朱后的《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所纂《文编》一文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 。此处的《文白对照唐宋八大家文钞》对于原著,有所取舍,有所删存。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各家别集,并参照《文钞》的明刻本,选其有助于理解文意者,引
《四时幽赏》是一部描写杭州城周围春、夏、秋、冬四时可游玩之处的小品文,记录了古人随四时流转所做的四十八件雅事。日本江户时期的儒医野间三竹因喜欢此书,特为其绘图,遂有了《四时幽赏》彩绘本。 《四时幽赏》典雅手札本是 三联文房 精心为读书人打造的一套读书笔记,共分为春、夏、秋、冬四册,每册分别配有《四时幽赏》彩绘本中相应季节古人所做的十二件雅事的插图,试图启发当下的读书人,在赏读古人四时风雅的同时,记录自己的四时人生。 为了让读者了解作品原貌,特附手册一本,收录《四时幽赏》原文,并配以野间三竹的插图,一图一文,图文对照。
散文集: 〔一〕本书力求搜罗李元阳所有存世文稿,其中散文卷共收入散文232篇,包括杂记类89篇,序跋类32篇,赠序类48篇,书说类27篇,碑志类33篇,传状类2篇,论辩类1篇,(依《古文辞类纂》分类)。录自《云南丛书-中溪家传汇稿》196篇(未注明出处者即选自此书),《大理丛书 金石篇》17篇,天启《滇志》3篇,嘉靖《大理府志》3篇,《鹤庆县志》3篇,道光《云南通志稿》2篇,《大理县志稿》1篇,《浪穹县志略》1篇,《宾川州志》1篇,《滇文丛录》1篇,《云南鸡足山志补》1篇,光绪《云南县志》1篇,《雪山庚子稿》1篇,《大理文化》1篇。 〔二〕文稿以简化字横排,少量简化字易混淆者仍用繁体字或异体字。分杂记、序跋、赠序、书说、碑志等七类,每类又分若干小类(不标明)。传状类仅2篇,合并人碑志类;论辩类仅1篇,合并入杂记类。除
雅趣小书 之所以以 雅趣 为名,在于这些书所谈论的话题,均为花鸟虫鱼、茶酒饮食、博戏美容,其宗旨是教读者如何经营高雅的生活。这套丛书,辑十本古人以休闲生活为专题的小书,加以注释和翻译,图文对照,情趣盎然。古人对雅趣生活状态的感悟,主要是在大自然中获得的,但在他们所罗列的自然风物之外,我们清晰地看见了 香 酒 琴 茶 棋 花 虫 鹤 的身影。这表明,古人所说的 雅趣 ,是较为接近自然的一种生活情调。这种生活意境,能使我们在远离红尘的地方,沉浸在禅宗所说的超因果的瞬刻永恒中。本书*亮点在于插画,均为湖北美术院副院长谢晓虹女士为套书量身订做,生动有趣,四色印刷,平添风采。
本书为杭州师范大学编辑和使用了十余年的版本,此次修订,将以文体学为流变主线,注重文体的历史嬗变,打破现有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朝代文学的旧窠,以*程度地还原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中文体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