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镜花缘》是一部著名的清代才子小说。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 唐敖 、 多九公 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 女儿国 、 君子国 、 无肠国 等国的经历。后半部描写 武则天 科举选才女,由 百花仙子 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此次校点,序、题词、绣像、正文及批语以道光十二年芥子园藏版《镜花缘绣像》为底本,以人民文学出版社校点本《镜花缘》、点石斋《绘图镜花缘》等为参校本,眉批纳入相应的正文作小字夹批,总评仍放在回后。 本书是《镜花缘》汇评绣像本的首次出版, 对《镜花缘》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古文观止》是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一部文章总集。全书十二卷,共选收先秦至明代散文、骈文222篇,并按时代先后排列。该书所选文章多为各时代代表性的名文佳作,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精练,对学习古代散文有借鉴作用。 从该书中还可以学习古代散文写人、写事、写景的长处;学习文章的体裁和艺术风格;学习各种修辞的手法,对于提高写作、增强文章的力量与文采,有积极的作用。为了便于广大读者阅读利用,本书对原文做了详细的注释。
王士性是与徐霞客齐名的杰出地理学家,他性喜登山临水,利用仕宦四方的间隙,数十年间行迹几乎遍及天下。在各地游览途中,陆续撰写了大量游记和诗作,经过删订整合, 终汇辑为《五岳游草》,是一部与《徐霞客游记》交相辉映的图文相辅型纪游著作。王士性游踪广阔辽远且不畏艰险,在跋山涉水吟风赏月之余, 兴致勃勃地对相关的地质风貌、建置沿革和风土人情加以缜密的勘察考较和细致的剖析梳理,普通读者即使无法身履其境亲眼目睹,也能够凭借书中鲜活生动的叙述神游冥想。本次出版,以清康熙冯甦知述堂重刊本为底本,参校台北“国图”明刻本,并比勘王士性《吏隐堂集》里的相关内容及部分明清总集、方志所采录的王氏诗文,在文字辨识、文句标点、语段划分等方面颇有新见。整理者杨焄教授根据明刻本卷首题名,判定底本中未署名的评语皆
《近代散文抄》是一本晚明小品选,大致以晚明公安、竟陵两派为中心,收录十七位作者的一百七十二篇作品,所收作家上起公安三袁,编选者把他们看作晚明小品的开创者;下迄张岱、金圣叹、李渔,在沈氏眼中,张岱是能够兼公安、竟陵二派之长的集大成者,金圣叹、李渔是晚明小品的 末流 。书后附有各家的传记材料和采辑的书目。 据编选者在后记中介绍,书名原叫《冰雪小品》,曾交给一个书店,结果被退回。后得到周作人的鼓励,沈氏重理旧编,交北平人文书店出版。书前有两篇周作人的序言,是为《冰雪小品》和《近代散文抄》两个不同阶段写的。俞平伯题签,书后还有他作的跋。
唐宋八大家 是对我国唐、宋两代八个著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本书收录了这八位著名文学家的文章予以解释,适合广大中文专业以及爱好者阅读。 *初将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这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是明初朱后的《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所纂《文编》一文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 。此处的《文白对照唐宋八大家文钞》对于原著,有所取舍,有所删存。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各家别集,并参照《文钞》的明刻本,选其有助于理解文意者,引
2014年秋天,蒋勋开始驻村池上。在快节奏的后工业时代,他选择回归简素自在的田园生活,在纵谷由旧宿舍改建的简陋老屋里写作画画,感受池上四时的变换,体悟生命的热烈和顽强。 声音带他到了池上,气味带他到了池上,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都在他的身体里,带他一点一点在池上落土生根。无边的天地培育出宽阔的心胸,自然的声音映照出内在的声音。“我们内在都有诗句,藏在很深很深的地方。”
本书由老庄哲学领域的新生代学者秦复观毕20余年之功全新校注解析。 全本:正本清源。以帛书版为底本全新勘校。 全译:随文白话文直译,生僻字随文注音,与传世版本异文的对比,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同解读。 全解:多维度逐句解析文意,及其内在逻辑,保证普通人完全读懂《道德经》。 作者整理定稿的帛书版,与传世版重大差异有140处之多,这影响了我们对老子思想的正确理解,而基于正本的解读,也让以往道德经中多个自相矛盾之处在逻辑上形成了完美自洽。 这不仅是一部原貌道德经,也是一部可以轻松读懂的道德经。
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化初步繁荣的历史时期,从西周初年直到战国后期,我国的思想文化由滥觞而发展壮大, 终形成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一时期涌现了一大批经典著作,如六经、三传以及诸子述作,它们集思想性、历史性、文学性于一体,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先秦文选》选录了这一时期经典著作中的经典篇目,集中反映了先秦思想文化面貌和文学艺术成就。
本书专门为4到12岁的儿童编写。本版《世说新语诵读本》,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_x000D_一、注音版无障碍阅读。本版采用大字注音排版,方便孩子诵读。_x000D_二、严谨准确的疑难注解,让孩子无障碍理解全文。对于较难或是易理解错误的字词进行注解,不仅让孩子自己读懂国学,还能加深对国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_x000D_三、图文并茂,版式活泼灵动。本书大字注音的同时配有相应情节的插画,提高孩子自主阅读能力。让孩子轻松愉悦地享受阅读过程,汲取知识。
雅趣小书 之所以以 雅趣 为名,在于这些书所谈论的话题,均为花鸟虫鱼、茶酒饮食、博戏美容,其宗旨是教读者如何经营高雅的生活。这套丛书,辑十本古人以休闲生活为专题的小书,加以注释和翻译,图文对照,情趣盎然。古人对雅趣生活状态的感悟,主要是在大自然中获得的,但在他们所罗列的自然风物之外,我们清晰地看见了 香 酒 琴 茶 棋 花 虫 鹤 的身影。这表明,古人所说的 雅趣 ,是较为接近自然的一种生活情调。这种生活意境,能使我们在远离红尘的地方,沉浸在禅宗所说的超因果的瞬刻永恒中。本书*亮点在于插画,均为湖北美术院副院长谢晓虹女士为套书量身订做,生动有趣,四色印刷,平添风采。
《中国散文通史》(12卷)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郭预衡、郭英德主编,众多知名学者参与撰写。该丛书在郭预衡教授古代散文史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古代散文史与现当代散文史贯通起来,对中国古今散文史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形成前所未有的贯通古今的中国散文通史。这不仅可以填补中国散文史研究领域的空白,为数千年中国散文史提供部完整的通史著作,更有助于完整地认识中国古今散文的变迁以及整个中国文学的整体面貌,进而把握当今和未来中国散文的发展趋势。
秦 年(1885—1956.11.23),原名秦松云,字曼青、曼卿,号婴闇,别号东轩、婴闇居士,江苏扬州人。清末民国间诗人、学者、藏书家、出版编辑家、书画家。《婴闇题跋》四卷,系秦氏遗稿,由其子裒辑成书,集中反映了秦氏在版本目录、金石考据等领域的学术成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中国散文通史》(12卷)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郭预衡、郭英德主编,众多知名学者参与撰写。该丛书在郭预衡教授古代散文史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古代散文史与现当代散文史贯通起来,对中国古今散文史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形成前所未有的贯通古今的中国散文通史。这不仅可以填补中国散文史研究领域的空白,为数千年中国散文史提供部完整的通史著作,更有助于完整地认识中国古今散文的变迁以及整个中国文学的整体面貌,进而把握当今和未来中国散文的发展趋势。
《昨非庵日纂》由王立东著,共三集,每集20卷,共60卷。《昨非庵日纂注疏 一集(套装上下册)》为*集。该书内容广泛驳杂,涵盖儒、释、道及民间信仰等方面,分宦泽、冰操、种德、敦本、诒谋、坦游、颐真、静观、惜福、汪度、广慈、口德、内省、守雌、解纷、悔过、方便、径地、韬颖、冥果二十门类,每类各有卷首题记。《昨非庵日纂注疏 一集(套装上下册)》的整理者以《续修四库全书》本《昨非庵日纂》为底本,进行校勘、标点、注释、翻译,并对每条内容予以题名,以期大程度地为读者提供方便。
《世说新语》成书于中国古代南朝,是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而内容则记叙了紧承南朝之前的魏晋人物言谈和轶事,是一部笔记小说。因其是笔记体,所以笔触潇洒随意,涉猎广泛,谈及德行、言语、政事等三十六门一千多则片段,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又因其是小说,所以长于叙事,情节生动,故事性强。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编委会编的《世说新语诵读本》选取了那些能够从正面角度反映魏晋名士风流的篇章,而不取轻诋以下意在揭露魏晋名士虚伪乃至狭隘刻薄的文字,适合大众进行诵读。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今苏州)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内容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描述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和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文字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以深情直率的笔调叙述了夫妻“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米盐之琐屑”,写出了夫妻间至诚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