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母的灵魂在雨中升腾》是拉美新生代作家帕特里西奥 普隆的代表作品,通过对回忆与真相的书写,找回直面恐惧的勇气。普隆被英国《格兰塔》杂志评选22位杰出西班牙语新生代作家之一,是阿根廷文学新一代领军人物,评价称其有博尔赫斯式文风。
本书集合了热拉尔·马瑟的两部散文集,分为上卷《前世之身》和下卷《量身定制的幻想》,书名取下卷卷名。 上卷以遐想的方式、切片式的叙述和诗意的笔触,介绍了一些人物生平和文化现象,选材遍及古埃及、希腊、波斯、中世纪、现当代西方乃至中国,时间跨度从远古直至当代。这些人物和现象有些还在影响着今天的人们,另一些却销声匿迹了。但此种状态并非消亡,而是蛰伏在人类文明的古老记忆之中,就像佛教中的生命轮回,前生的记忆总是要在得遇机缘之后才能显现,有了前世之“因”,方证得今生之 “果”。 下卷卷名《量身定制的幻想》亦是其中一篇文章的标题,文章批判的是自我膨胀的现代异端宗教。作者将这样一个标题用作其散文集的书名,表达出每个人的想象空间都与他的经历、思考,乃至欲求息息相关。作者在书中所书写的,有的是
奶牛和人类一样各不相同。有的聪明,有的反应慢,有的友善、体贴、好斗、温顺、有创造力,有的木讷、骄傲、羞涩。 奶牛虽然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吃东西,但也经常会找点时间来做些 课外活动 ,比如照看小牛、玩捉迷藏、摘黑莓,或者跟树打架。 这是一本关于奶牛的散文集,在当前全球重新思考人与动物关系的语境下,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话题,在英国成为一本现象级的畅销书。书中讲述作者和家人观察到的奶牛的日常生活,以及不为人知的奶牛的智慧与幽默。作者以拟人的语气书写奶牛的故事,温馨感人,字里行间中令人感觉她不仅对奶牛的生活非常了解,而且对动物充满了爱与尊敬。书中的奶牛不再是我们固定思维里的动物,而是有灵性的、拥有自己的世界与生活的生物。
莫里索,法国印象派一位女画家。出身高贵却以绘画为生。创作赢得一片赞誉,世人记住的却是马奈《阳台》中那位优雅端庄的女模特。经由马奈,她和马拉美相识。从此结下深厚情谊。莫里索临终前甚至殷殷嘱托马拉美做女儿的监护人。两人的书信往来始于1876年,终于1895年。十数年间,不曾断绝。透过书信集,我们可以读到交往的文人近况、画展的评论、出游的心得、晚宴的邀约……这里,马拉美卸下一贯晦涩、古奥的文风,平和、淡定,家长里短的小事信笔写来,别有一番风味。俯仰之间,尽是诗意。就连苦痛,也不过是淡淡的忧伤。十数年的生活,在他们笔下,恍如一场温情弥漫的散步。
在美国东部的科德角海滩上,曾经有那么一座孤零零的 水手舱 ,贝斯顿在这所房子里,与大海相伴生活了一年。在这里,他聆听涛声的节奏,感受海滩四季的变幻。他看到了大海的温柔和狂暴,沙丘的包容和冷峻,还有形形色色的生命之旅 那所遥远的房屋,在三十多年前的一场风暴中已经葬身大海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 戴维 梭罗的一部散文集。作者在书中详尽描述了他在瓦尔登湖畔林中度过的两年又两个月的生活以及期间他的许多思考。他把这次经历称为简朴隐居生活的一次尝试。作者根据自己的超验主义观点,在书中就自然界四季更迭和精神复苏作出了精彩的描述。作者在书中谈天说地,纵古揽今,赞颂自然美景,痛斥社会时弊。其行文之精妙,剖析之深刻,令几代读者叹为观止。
《西西弗神话》法国作者加缪的哲学论著,是其“荒诞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加缪的全部文学作品和哲学随笔当中,“荒诞”是他强调的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加缪认为,荒诞诞生于“人类的呼唤与世界非理性的沉默之间的对峙”。 在这本书中,他分析和探问了许多哲学家的思想,比如雅斯贝尔斯、克尔凯郭尔、胡塞尔、海德格尔、舍斯托夫,也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文学巨著加以评述,目的都是为了阐发他的“荒诞”概念,并进而指出:“活着,就是经历荒诞。而经历荒诞,首先就是直视它。”他指引我们像西西弗一样认识自己的命运,反抗自己的命运,义无反顾地生活。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是村上春树靠前的自传性作品,历时六年完成。 一个人,写作三十五年,十三部长篇小说,超过五十种语言译本。虽然拥有享誉世界的知名度,但关于村上春树,许多事情始终包裹在神秘的面纱中:他是怎样下定决心走上职业小说家之路?对他来说,人生中幸福的事是什么?究竟如何看待芥川奖与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家看似风光,却是份孤独的职业。三十五年来,村上春树在孤独中编织着美妙动人的故事。他以十二章肺腑之言,真挚诚恳又不失幽默地讲述自己写作道路上的故事,和追逐梦想与幸福的人生往事。 不论是作为声名显赫的作家,还是认真生活的普通人,他的故事都为人们带来信心和勇气。《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就是村上春树热爱生活、追求梦想的真实写照。
这本有关堂吉诃德思考的小书实际上是作者以对塞万提斯的批判性回顾为出发点,来深入探究和阐释塞万提斯建构的“书本的吉诃德主义”。作者在本书中以这位拉曼恰骑士作为“塞万提斯风格”的典型,探讨架构西班牙生活与文化的决定性问题。本书也是理解奥尔特加哲学思想的入门书,书中闪耀着他的世界观以及统领他所有作品的独特的哲学观,譬如“我是,我与我所处的环境”,这些都是理解奥尔特加哲学思想精髓的根基。
一部自然文学精美之作,美国版“万物有灵且美”。 约翰·巴勒斯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杰出的自然文学作家,他被称为“一个带着双筒望远镜的诗人”“一位熟读了自然之书的人”。本书是其在山间生活时,与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记录。全书搭配精美彩色插图,生动诠释自然之美。社恐的花栗鼠独来独往,不会离开巢穴超过一跳的距离;野兔是无法被驯服的精灵,一边温顺地寻求抚慰,一边在田野拼命奔跑;雪夜的红狐美到不可方物,叫“猎人”都为它深深震撼,直到它风一般飞奔上山……巴勒斯的文字读来十分治愈,兼具博物知识与文学诗意。让我们借由他的笔墨,一起逃到森林中吧!
新井一二三写文章,历来要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小故事去打开展望世界文明的视角。这本书收录的文章,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日本名词来解读日本文化,谈及日本人的饮食生活、日本人的世界观、日本的人物、日本的男女关系、日本的社会风气等。每篇文章谈的都是也许别人以为不足为道的小事情,却能给读者提供事先想象不到的视角,看完整本书时,一定会有一个跟原先稍微不一样的日本观。
本书是 德语诗人里尔克的书信集,创作于1903至1908年间。这是里尔克写给一个青年诗人的信,此时的里尔克正值三十岁左右,在这些书信中,里尔克回答了一个青年诗人的困惑与思考,问题与彷徨。他谈到诗和艺术,谈到两性的爱,谈到生活和职业的艰难。这是每一代青年人都会面对的问题。《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给迷茫中的青年诸多开解与鼓励,不仅启发了冯至等杰出诗人, 成为了一代代文学青年心中的经典之作,是里尔克作品中被阅读 多的一部。
“汉译世界文学名著丛书”选取世界各国各语种 经典性和代表性的文学名著(如《简?爱》《双城记》《老人与海》等),同时选择翻译质量 且获得社会各界和学术界共同认可的译者译本(如朱生豪、张谷若、吴钧燮、郑振铎、曹明伦等),兼顾学术的系统性、文学史的全面均衡和适应当代读者的可读性。本丛书为开放丛书,此后积累延续出版。 英国银行家、自由政治家、慈善家、科学家和博学家卢伯克爵士说:“人生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充分利用自己的生命”,并问:“我们如何才能充分利用生命这笔财富?本书就是卢伯克回答“如何使用生命”的答案之书,从“论机智”“论钱财”“谈休闲养心”“论健康”“谈国民教育”“谈自我教育”等角度回答了生命的用途这一重大问题,与《培根随笔集》很像,是一本充满智慧的散文集,但是语言 加简明,内容 贴
本书是日本著名女作家、诗人伊藤比吕美的新作。讲述与共同生活了14年的爱犬小竹(一只德国牧羊犬)共渡的最后的时光。一开始因为四肢无力从楼梯上滚落的小竹,睡着的样子越来越像长眠不醒,最后在睡梦中不知不觉失禁。步入生命最后阶段的小竹让作者联想到了需要看护的父亲。作者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14年间与小竹在一起的许多幽默的小故事,时而生动,时而温暖。也正是这些相伴14年的美好时光,在最后时刻转化成临别的悲痛。
次在水族馆看到鲨鱼,尤金妮亚·克拉克就爱上了它们。她想不出比研究这些美妙的生物 令人兴奋的事了。但尤金妮亚很快发现,许多人认为鲨鱼丑陋又吓人,他们还认为女人成不了科学家。尤金妮亚下定决心要证明他们的想法是错误的。 她获得了好几个学位,并有了无数的新发现,她为研究鲨鱼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终于尤金妮亚被写进了科学史,人们昵称她为“鲨鱼女士”。她的成就让全世界都认识到,人类应该尊重而不是害怕鲨鱼,女人只要下定决心就会无所不能。书后附有尤金妮亚·克拉克的生平简介,还有许多鲨鱼的奇特真相!尤金妮亚·克拉克博士是一位了不起的女科学家,她敢于潜水,无畏挑战,勇于发现,善于激励。没错!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真实故事!一本给孩子 的关于鲨鱼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