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书联集锦》一书由西安于右任故居纪念馆馆长、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副会长、于右任先生侄孙女于媛主编,霍松林教授撰序,收集了于右任先生精品书联150余幅,其中有65幅在国内刊物上从未发表过,还有10幅作品于本书中首次披露。该书还收集了于右任先生撰写的著名爱国诗作《望大陆》原作影印件,以及于右任先生于1961年书写的标准草书《千字文》和至今专享发现的篆书、隶书对联,还有于右任先生的人物和兰草等绘画作品。
本书围绕东方艺术进行叙述,分为三个部分——“远古的绝响”“古代的辉煌”“近世的繁华”,以时间和国别为经纬,结合大量的作品图片,对中国、印度、日本、柬埔寨等国重要的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的社会背景、形式风格、艺术内容以及历史地位进行解读,进而探讨东方艺术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和高潮迭起的演进历程。这既是一场领略传统东方文化璀璨光芒的艺术之旅,也是一场跨越千年、辗转多地的文明对话。
既是了解15世纪意大利绘画的手册,同时也是从图像风格中解读社会历史的样本。 书中将意大利绘画纳入15世纪意大利的经济和商业体系中,通过梳理合同、书信、账目材料,考证了文艺复兴早期的绘画贸易,解释了当时的各种日常活动和生活习惯,例如祷告、舞蹈、测量、战争等对绘画风格的塑造。从社会史的角度叙说一幅伟大的作品是如何诞生的。从构图、设色、线绘等方面解说画家是如何作画的,提供了评价和鉴赏画作的专业话语体系,并且列举了诸多名家作品告诉读者如何解读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该书显示出了艺术史对社会史所具有的重要洞察,是本世纪西方艺术史的重要著作。作者巴克森德尔是英国文化史家、艺术史家、艺术批评家,英国伦敦大学瓦尔堡研究院古典传统史教授,被誉为20世纪的伟大艺术史家之一,《15世纪意大利的绘画与经验》
艺术史界的“捣蛋鬼”徐小虎,写给大家的日本艺术史
传统的纸雕艺术,即在把纸剪成镂空之后,又与折纸融为一体的立体感艺术。1925 年,在包豪斯建筑与应用艺术学院,约瑟夫 阿伯斯将纸雕引入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从 此,它便以新的面貌存在于人们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拼装沙发、服装雕饰、舞台布景、 玩具模型 本书以500幅高清实拍图,呈现了当今全球代表性的250部纸雕作品。作者汇集 了工艺品、书籍、家具、建筑设计等领域的100位艺术家,深度解析了30种纸雕典型样 式和制作过程,探讨了 纸雕 这一艺术形式为当今设计师带来的灵感和挑战,以及在 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朱良志著的《生命清供(国画背后的世界)(精)》这是一本有关中国画的品味之作。通过对国画历目前的代表性人物及其画作的介绍,本书将诸位画家的人生经历、境界和追求揭示出来,同时也将作者自己对人生和生命的感悟流于笔端,走到绘画的背后,去揣摩那里深藏的画家心灵隐微,那些曾经感动过画家的幽深生命体验,读来颇具启发意义。全书文字优美,意境高远,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横溢的才气及深刻的人文情怀。
2015年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成立100周年,为庆祝其亚洲艺术部建立100周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将在整个2015年度举办多场次展览活动以展示其丰富的亚洲艺术馆藏精品。过去四十年中,大都会博物馆逐渐发展成世上最重要的中国书画收藏机构之一。馆藏囊括唐朝(618–907) 到当今的历代笔墨精华,从祥和的佛经,到浮夸的宫廷肖像,再到遣兴的文人画。 《如何读中国画》原色精印此次展览的众多难得一见的中国书画。
1863年,法兰西美术学院主持的官方画展拒 了大部分报名参展的作品,引起被拒 艺术家们的强烈不满。拿破仑三世为安抚民众举办了“落选者沙龙”,马奈《草地上的午餐》横空出世,引发19世纪西方艺术 大争议,“现代绘画”由此粉墨登场,“印象派”这个影响了一个世纪美学思想的绘画流派也由此诞生。“落选者沙龙”因此成为世界艺术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在此之后,官方艺术的影响逐渐变小,艺术家们开始不拘流派技法,进行自由的创作,巴黎市也在自由创作的氛围中逐渐成为世界艺术之都。 本书正是对“落选者沙龙”事件的一次历史性还原,兼论它的源流与影响。作者灵动的散文笔法赋予历史书写强烈的故事性,近百幅彩色世界名画插图 令人仿佛置身一座纸上美术馆。
《历代名画记校笺》,唐人张彦远撰,许逸民校笺。《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绘画通史的鼻祖,全书共分十卷,前三卷为画史画论,后七卷为各时代画家小传,共汇载历代画家三百七十二人之逸闻佚事,引据浩博。本次校笺取明毛晋刻《津逮秘书》本为底本,参校其他版本及类书引文进行校订,并对书中涉及的典故进行笺释,旨在为当今读者利用《历代名画记》一书提供更好的帮助。书末还附有张彦远《法书要录序》,以及历代书目著录、版本序跋等相关资料,以便读者使用。
本书收录了40多篇观画感言,从西方美术史早期的古埃及、古希腊,一直谈到20世纪的现当代艺术,记文如同宽广的河水一般缓缓流过,记述了所提及画家的生平、作品、时代背景以及所属流派的风格特点,并坦率倾诉了作者观画的见解、心得与dute感受,读后使人的心灵得到升华。本书的写作特点是片段截取式,将漫长的西方艺术史定格在作者偏爱的作品和艺术家本身,对一段段截取的片段做较深入的观察分析,并基于这段截面,剖析解读名作传世的秘密。文章常常仅就一个画家或一幅画展开讨论,却常常带来新思想、新观念的启发,40多个艺术大师及作品簇拥一处,使这本书如同一座群芳摇曳的花坛,绚丽芳菲。
《红云》是法国 诗人、艺术史家伊夫·博纳富瓦撰写的一部有关绘画及画家研究、诗歌及诗人研究的评论集。书中共收录十九篇文章,评论了西方绘画和诗歌艺术发展 几位重要的画家和诗人。从贝里尼、埃尔斯海默到莫兰迪、蒙德里安,从马拉美、兰波到皮埃尔·让·茹夫、保罗·策兰,《红云》既描绘出艺术家们的日常生活细节,又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肯定了他们的艺术成就,也明白地揭示出其问题症结和前进方向。博纳富瓦站在诗学理论的高度上评论画家和诗人的作品,目光如炬,切中要害,在探寻现代性的种种表现的同时,也深入表述了自己的诗学主张。
敦煌石窟保存了4-14世纪内容丰富的壁画,石窟壁画中大量的佛教故事画、经变画往往都以山水景物为背景,从而留下了各时期极为丰富的山水画资料,较为系统地反映了一千年间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历史。本书按时代顺序,分四个阶段全面阐述敦煌壁画的山水画发展的历程:1.北朝至隋朝、2.唐代前期、3.唐代后期、4.晚期(五代、北宋、西夏、元代)。并对各时期山水画的风格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照各时期画史的记载,以敦煌壁画来印证魏晋南北朝至唐宋各时期画家作品,呈现各时期的山水画风,对于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山水画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中国画学“术语”,即传统画学里的“关键词”,是描述中国传统绘画内容、形式、技法、风格、意蕴及观念等方面的专门词语。理解把握这些“术语”,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欣赏、研究中国传统绘画,及其相关创作、相关理论。 本书在梳理大量古代文献和绘画作品,广泛吸收今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证分析了丹青、水墨、设色、赋彩、笔墨、泼墨、破墨、白描、没骨、界画、写意、写生、院画、文人画等近三十个传统画学术语,从概念的生成、内涵的衍变等方面进行细致梳理,纲举目张地勾勒出了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轮廓,为中国美术史论研究和艺术创作提供了思想资源和理论借鉴。
“伟大的艺术都有令人不悦的地方,”西蒙·沙玛在他史诗般对艺术之力量的探索中不无挖苦地说,“美术馆中的安静肃穆可以欺骗你,令你相信接触的艺术作品都是礼貌友好的事物,是抚慰人心、令人陶醉、引人入胜的图景,但是它们其实都是暴徒。无情,狡诈,伟大的绘画作品简直是要一把按住你的脑袋,将你的沉着镇定击碎,然后立刻开始重组你对真实世界的感知……”伴随着同样的解构之力,《艺术的力量》带领我们踏上大开眼界、扣人心弦的奥德赛之旅,聚焦八件无与伦比的大师之作,从卡拉瓦乔的大卫和歌利亚,到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沙玛让我们从安静的美术馆舒适区抽离出来,他的叙述逐渐迫近陷于巨大压力之下的八位艺术家孤注一掷的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之后,他们创造出了某些空前的,甚至永远改变了艺术发展进程的杰作。被围困的英雄——
五代张彦远撰,全书共十卷,前三卷为画史画论,即《四库提要》所言“一叙画之源流,二叙画之兴废,三叙自古画人姓名,四论画六法,五论画山水树石,六论传授南北时代,七论顾陆张吴用笔,八论画体工用搨写,九论名价品第,十论鉴识收藏阅玩,十一序自古跋尾押署,十二叙自古公私印记,十三论装禙褾轴,十四记两京外州寺观画壁,十五论古之秘画珍图”。第四卷至第十卷为各时代画家小传,汇载历代画家三百七十二人之逸闻佚事,引据浩博,书末附录张彦远《法书要录序》,以及历代书目著录、版本序跋,以及有关传记资料。本次校笺取明毛晋刻《津逮秘书》本为底本,参校其他版本及类书引文进行校订,并对书中涉及的典故进行笺释,旨在为当今读者利用《历代名画记》一书提供 好的帮助。
本书稿是依据2013年国务院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所列汉字,编写的五体书法字典。用篆隶草行楷五体书写这8105个汉字,是书法向大众普及的一次尝试。由于推广规范汉字,所以最基本的字体楷体选择规范字体,其他字体则体现传统,展现历史形态。因为规范汉字和繁体字异体字存在一对多的现象,本书只择其常见一体加以呈现。虽然本书以普通书法爱好者为目标对象,但是依然强调笔法和出处,因为有很多汉字属新字,历史很短,所以从整体上来说,只能尽量做到“无一字无来处”。小篆还属于上古文字,有文字学上的意义承载,所以本书选择“无篆从阙”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