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欧阳询、日本无名氏、傅山三家小楷《心经》作品。其中第一种《心经》,署「唐欧阳询书」,笔画穿插,安排妥帖,骨气劲峭,法度谨严,平正中见险絶,规矩中见飘逸,虽系托名之作,但可视为欧体风格的小楷代表作。第二种《心经》,系日本奈良时期的抄本,严谨端整,点画精熟,神采秀俊,态势若飞,属于典型的「经生体」书风。第三种《心经》,为傅山所书,通篇格调古朴醇厚,用笔扎实含蓄,结构大巧若拙,诚如邓散木《临池偶得》中所说,傅山的「小楷最精,极为古拙」。
怀素的墨迹在唐代已为世人所宝爱,这在《自叙帖》中可见一斑。据《宣和书谱》记载,宋御府藏其草书有一百零一帖。而至清代,据孙星衍、邢澍所著《寰宇访碑录》仅列《圣母》、《藏真》、《律公》、《自叙》、《千文》等数帖。民国至今,又于内宫、民间发现《论书》、《客合》、《冬熟》、《苦笋》、《过钟》、《醉僧》、《高坐》、《玉露》、《食鱼》、《四十二章经》诸帖计十余种。在这些遗迹中,笔者曾在《狂草探微》一书里明确指出,《自叙帖》、《四十二章经》当是其代表作,也是临摹学习的好范本。之所以这样讲,一,这两部帖都是墨迹本;第二,字数都比较多。仅这两个条件就给学习狂草的人们带来许多方便。《自叙帖》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怀素学习和写作狂草的经历及一些封建士大夫们对其书法的赞扬和评论的诗文。从该帖的字里行间可
吴樵六著的《瘦金体入门》是瘦金体书法入门的技法书。瘦金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因其笔画相对瘦硬,故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通过瘦金体的分类,瘦金体的基本笔画,瘦金体的间架结构,瘦金体的章法与布局,瘦金体诗帖解说等来阐述瘦金体书法的书写方法。
本书对篆书笔法要诀、墨法、章法等进行了扼要的讲解。同时在范字中配画了毛笔走势的轨迹,运用笔势图解的方法,使书法技法讲解更为直观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