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光绪四年,赵之谦为在江西任职的李文敏篆书《群书治要·三略》,冀望其为官一任,造福于一方。李文敏,字少俯,又字捷峰,陕西西乡人,时年擢升江西巡抚。这件篆书八屏,气度恢弘。每屏纵一百七十四点四厘米,横四十三厘米,八屏总计篆字三百零六个,字高近半尺。赵氏五十岁书写的这件精品力作,可谓人书俱老,亦是其晚年代表作。本系列图书属于高端产品,资料好,市场创意新,大开本,内文用纸为特种纸,采用高质量的印刷技术。
本书收录了欧阳询、日本无名氏、傅山三家小楷《心经》作品。其中第一种《心经》,署「唐欧阳询书」,笔画穿插,安排妥帖,骨气劲峭,法度谨严,平正中见险絶,规矩中见飘逸,虽系托名之作,但可视为欧体风格的小楷代表作。第二种《心经》,系日本奈良时期的抄本,严谨端整,点画精熟,神采秀俊,态势若飞,属于典型的「经生体」书风。第三种《心经》,为傅山所书,通篇格调古朴醇厚,用笔扎实含蓄,结构大巧若拙,诚如邓散木《临池偶得》中所说,傅山的「小楷最精,极为古拙」。
“萧华书法大教室精品教材系列”是萧华在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修改、完善教学讲义后的成果。其中,基本笔画行笔示意图便于学生观察、了解、明白笔锋在点画的起、行、收运笔过程中各自不同的形状;“临帖的三部曲”——看、比、改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临习时克服写自由体的习惯;“手指调峰法”可以确保中锋行笔,改正行笔中笔毛绞、拧、变形,笔锋不入纸的毛病;掌握一个笔画运笔中的两个关键点——起笔调锋,收笔聚锋,可以使点画更细腻,圆润,神采焕发。书中采用临写示范与原帖字相对照,使学生在临习原帖时有了参照、拐杖,避免走弯路,引导学生过渡到碑帖中。硬笔临写示范可以使学生按照毛笔字的书写方法提高硬笔字的书写水平。
吴樵六著的《瘦金体入门》是瘦金体书法入门的技法书。瘦金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因其笔画相对瘦硬,故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通过瘦金体的分类,瘦金体的基本笔画,瘦金体的间架结构,瘦金体的章法与布局,瘦金体诗帖解说等来阐述瘦金体书法的书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