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持虔诚的清净之心抄写佛经,称为 抄经 或 写经 。本书以清代书画家金农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字帖为底本,经过处理做抄经描红用。此字帖为金农于乾隆八年(1743)受其好友汪庭坚所托而书写的楷书作品,字体竖长、笔画稍粗、落笔严谨,颇有初唐风骨。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或《金刚般若经》,根据不同译本全称略有不同,是佛经中流行广的一部,得居佛藏之显要,以鸠摩罗什译本通行,全文五千几百字。金刚即坚不可摧、锐不可当之物,佛经中常用它来作比喻,如 金刚定 金刚慧 金刚句 等。这里用来修饰般若波罗蜜以示赞誉,指它能摧伏一切烦恼魔障。
柳公权(公元778-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是晚唐继颜真卿之后的书法大家。柳公权早学王羲之,又师欧阳询,颜真卿及随唐各家笔法,后形成了“体势劲媚”的独物风格,世称“柳体”柳体用笔方圆兼备、轻重有致、变化多端;结体中宫紧密、四周疏朗,严谨中显开阔超逸之态。《玄秘塔碑》是柳公权的代表作,是其60岁后所书,碑文书体端正俊丽,用笔干净利落,引筋入骨,寓圆厚于清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