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为所有痴迷古建筑的人打造的 中国古建解剖书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筑学者李乾朗追随梁思成的足迹,踏访考察中国各地古建筑,并用X光一样的透视眼凝视古建筑,用神乎其技的手绘功夫将建筑一一解剖,把每座建筑甚为精妙的部分展露出来。本书汇集了作者30余年的研究精华,以 190幅建筑解剖图 900余幅实景照片 ,重点解读72座著名建筑,涵盖从唐代至明清各个时期的典型样式,包括中国现存蕞古老的佛塔 北魏嵩岳寺塔,现存蕞早的木构建筑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东大殿,五代遗构 平遥镇国寺万佛殿,长江以南现存蕞古老的木造佛殿 福州华林寺大殿,北宋 五花大殿 隆兴寺摩尼殿, 八大辽构 中的四座 应县木塔、蓟州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到福建泉州开元寺,从天津到青海塔尔寺,从晋祠到苏公塔,从嘉峪关到孔
本书从圆明园、长春园、长春园西洋楼景区、绮春园四大部分对圆明园内的建筑景群做了全景式解读。书中配以上百幅精美细腻的图画,带领读者沉浸式了解圆明园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再现了这座万园之园的宏阔壮美。本书内容图文并茂,语言简洁流畅,是国内首本完整系统解读圆明园建筑及其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式读物。
全书按历史时间进程和艺术?格发展划分为12章,从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家具讲起,细述17、18、19世纪欧洲古典家具,一直讲至20世纪末的后现代?格家具。涉及欧洲、斯堪的 纳维亚、中国、日本、南非和美国等地区,每一个时期的具体家具样式和内涵。 书写结构 : 全书按历史时间进程和艺术?格发展划分为12章,从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家具讲起,细述17、18、19世纪欧洲古典家具,一直讲至20世纪末的后现代?格家具。涉及欧洲、斯堪的纳维亚、中国、日本、南非和美国等地区,每一个时期的具体家具样式和内涵。 具体内容架构 : 时间轴 :概述此时期重大历史事件及有关家具发展相关的人、事、物。 时代 背景总结 及 时代家具 ? 格 :涵盖22种时代?格展现 文艺复兴、巴洛克、中国 ?、哥特、乔治亚、洛可可、路易十五、安妮女王、新古典、古
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中以其鲜明的特点自成体系,而建筑装饰在这些特点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艺匠运用丰富的装饰手段创造了中国古代建筑富有特徵的外观形象,赋予了中国古代建筑强大的思想内涵表现力。建筑装饰是中国古代建筑。本书精关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起源,特徵、内容、表现手法以及它的传统与风格,并精选了二百四十多个中国古代建筑的典型装饰实例,详尽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装修与装饰艺术的杰出成就。
《品私家庭院》2012年问世以来,受到了庭院景观设计师和别墅业主的热烈欢迎,重印三次仍热度不减。为了给大家奉上的庭院设计,《品私家庭院》主编单位上海溢柯园艺有限公司再推力作,精心拍摄庭院案例,编写成此书。 相比原来的《品私家庭院》,本书案例更适应当下庭院潮流,图片和文字更详尽,参考性更强。 42个精品庭院展示优雅庭院生活,奢华大气的欧式庭院、舒适典雅的中式庭院、禅韵悠长的日式庭院都有详尽的展示和介绍,为您的私家庭院奉上最精美的设计参考。
本书汇集了全球范围内的中式园林景观案例,以高品质的实景照片为主,对中式古典园林、中式水景、现代造园进行了详细的图文解说,配以平面图和设计说明文字。全书内容全面,信息量大,是开发商和设计师不可多得的案头手册。
如果历史会说话,她应该会通过建筑来表达;如果城市会打扮,建筑无疑是她别具一格的美丽妆颜。在近代走向辉煌的上海,建筑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她们包罗万象、星罗棋布,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徐汇的近代建筑则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本画册展示了徐汇衡复风貌区的138座老洋房,既有史实性信息记载,又有人文故事,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为中英对照。不仅重新为这些“万国居住建筑博览群”写影留档,更深度解析老建筑的前世今生、传承其中的名人轶事和文化风流,就像为公众提供了一把钥匙,打开徐汇的人文历史、上海的城市记忆,也大大增添了老洋房的可读性。每篇文章还配了,利用高科技手段,搭配了中英文音频和VR成像,让建筑会说话,营造更为立体的身临其境的街区漫步体验。 这本书告诉你: 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
2017年和2018年两年间,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现并入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和北京化工大学合作勘查研究明长城(北京段)边墙建筑形制、构造及材料性能。通过选取北京平谷、密云、怀柔、昌平、延庆、门头沟等六区18处长城边墙段落,实地勘测和实验室分析,基本掌握了北京明长城形制、结构、材料等相关信息,主要包括边墙外观尺寸、构筑、砌筑工艺,以及砌筑材料尺寸、性能、材质等相关内容,同时对勘查地点明长城保存状况和砌筑材料病害予以评估。本次北京明长城勘测工作汇总整理了勘查地段相关图片、文字及勘测、实验检验数据,从而为明长城保护修缮工作提供较为科学的指导依据,以切实保护长城,助力北京长城文化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