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晚期到美国内战前,正是美国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美国建国后的半个世纪里,弗吉尼亚州一直主导着美国的煤炭交易;然而到了19世纪,宾夕法尼亚州快速崛起,成为美国矿物燃料的主要供应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弗吉尼亚州煤炭产业的迅速衰退。为什么两个拥有类似资源的州会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 本书指出,作为一种资本密集型产业,煤炭产业的发展极其依赖政府的支持,因此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政策会对煤炭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煤田靠近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生产的煤炭品种也更符合人们的消费习惯,这使得弗吉尼亚州的煤炭产业从一开始就被寄予厚望。然而,弗吉尼亚州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让当地的种植园主成了煤炭产业的主导者,整体政治氛围也更偏保守。随意、短视的采矿计划使得弗吉尼亚州无法满
本书通过图解的形式展示了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念,并结合丰富的各行业营销实例为读者介绍将行为经济学知识运用到商务工作、解释营销现象的方法。本书总结了适合商务人士学习,紧贴实际工作的行为经济学基本原理、助推理论、常见问题、成功营销案例、实际工作应用等,将精简的知识介绍和生动的图解相结合,以通俗、生动的方式讲解了行为经济学知识。本书便于行为经济学基础薄弱的读者利用零散时间进行速学速记,并实际应用于工作中,也有利于对行为经济学知识感兴趣,或是想报考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学习参考。
本书初版《日本经济史:16002000》刊行于2009年。因其用比较史的视点所撰写,并在各章的前面设有 总论 ,从近代经济的各项数据中选出重要的东西加以解说。通俗且易懂曾多次增印。作者对内容进行了增补,不仅在各章中增加 从历史中读取现代 的小节,还在在*后一章增加了20002015年的内容,现以《日本经济史 16002015年》的书名重新出版。
这是一部古典经济学家的逸闻 故事集 : 讲述从路易十四的财政部长科尔贝到 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 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等经济学家的故事 采集传统书写之外的历史遗珍,丰满人物性格与形象: 约翰 穆勒的父亲也是望子成龙心切的 直升机家长 ? 以哲学家身份闻名的大卫 休谟是重商主义的批判者? 理查德 坎蒂隆伪造了自己的死亡? 大卫 李嘉图本可继承大笔遗产,却走上了自力更生之路? 这是 古典 经济学300年的思想发展史: 展示古典经济学理论是如何萌发 更迭、交锋 对立、延续 发展,以至其作为学科的正式确立。 大卫 休谟缘何举旗反抗科尔贝实践的重商主义? 西斯蒙第是与自由主义传统决裂的人? 谷物法 的废除究竟动了谁的奶酪? 马尔萨斯预言的粮食危机只是危言耸听吗? 采集古典经济学史的吉光片羽,回溯300年经济思想的赓续演进:既
本书是美国南加州大学哲学、历史学和会计学教授雅各布 索尔撰写的一部经济思想史。 早期理论家认为,国家在建立和维护自由市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到了18世纪,思想家们坚持维护摒除国家干预的自由市场观念。这一理念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逐渐被固化。然而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美国政府对美国经济施以两次救助。由此,自由市场思想理应重新被认真评估。 作者援引西塞罗、柯尔贝尔、亚当 斯密、边沁、马尔萨斯、李嘉图等人的观点,记述了从古罗马的自由商业交换体系到罗马帝国的神圣经济模式,从早期资本主义到自由市场理论,从中世纪市场经济到英荷等国家干预下的自由贸易,在爬梳史料的基础上,详细追溯了从古罗马到20世纪自由市场思想的悠久历史,用历史的眼光深入解读了自由市场思想的含义、源起与演变至今的发展脉络,阐释自
本书描述了经济学这个领域中科学分析的发展和命运,从希腊罗马时代直到现在,以社会和政治历史为背景进行描述。本书被 为迄今资产阶级经济学界关于经济学史的涉及范围 广泛、分析 详尽的一本巨著。 本书论述年代为1790-1870年。
李仲生编著的《西方劳动经济学说史》全书共分为33章,第1章概述了劳动经济学说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第2章至第5章分别阐述了前古典劳动经济学时代的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以及重商主义、重农主义的劳动经济思想。第6章至第14章分别阐述了古典劳动经济学时代的古典经济学派、庸俗经济学派、马克思主义、德国历史学派、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劳动经济学说,主要是按照各个不同的劳动经济思想流派来阐述各种劳动经济学理论。第15章至第20章分别阐述了新古典劳动经济学时代的边际效用学派、奥地利经济学派、数理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瑞典学派的形成与早期的发展以及美国边际学派的劳动经济思想。第21章至第25章分别阐述了现代劳动经济学时代的凯恩期学派、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瑞典学派中后期的发展以及马歇尔
本书以工业革命为线索,从 与地区角度,以时间为序,将欧洲经济与同时期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国的发展相比较,为读者提供了自1700年起欧洲经济、政治、社会历史的整体框架和发展脉络。本书源自作者于博洛尼亚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狄金森学院教授多年、广受 学生欢迎的同名课程。不同于其他研究该主题书籍的鸿篇巨制,作者从数百篇文献资料中提取重要的部分,浓缩成这本精简、透彻、易读的《欧洲经济史》。书中很多观点另辟蹊径,无论是经济史专业师生还是对欧洲经济感兴趣的读者都将获得启发。
本书主要记载了世界经济在过去两个世纪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以及与之相关的各国是如何经历经济增长各阶段的史实,力求还原18世纪后期所发生的重要史实,并做出有条理的、连贯的观察,希望对将来会遇到的问题做以瞻望。从为什么传统社会未能产生自我维持的增长入手,分析了商业革命和科学革新中的利弊,对整个18-19世纪的现代经济起源进行了完整的综述,值得经济学爱好者们学习。
不同于已有的大多数以国别分类的现代欧洲经济史教材,斯蒂芬·布劳德伯利、凯文·H·奥罗克编著的《剑桥现代欧洲经济史》从一个统一的、泛欧洲的角度来重新思考1700年以后的欧洲经济史。本书是按主题而非国别来组织内容的。《剑桥现代欧洲经济史》 卷的主要内容是向现代经济增长转型。现代经济增长首先发生在英国,到1870年扩散至西欧其他地区。每一章均由一个 专家团队撰写,团队成员覆盖了北欧、南欧和中东欧三大主要区域。本卷涵盖了现代经济史的以下主题:贸易,城市化,总的经济增长,农业、工业与服务业的主要部门,生活水平的发展(包括收入分配)。《剑桥现代欧洲经济史——1700-1870( 卷)》采用易于让学生理解的现代数量经济分析方法。
本书侧重于欧洲国家金融组织发展演化历程的介绍,重点描绘并比较了英德两国的具体情况,将中欧金融组织的发展过程进行对比研究,对我国金融组织的完善、金融市场的健全具有一定意义。全书分为两篇,靠前篇主要介绍了欧洲金融组织的发展情况;第二篇主要介绍了英国和德国两个国家金融组织的发展情况;结语部分重点比较了中欧金融组织的演化历程。
本书在"问题一治理"的研究视角下,以唐代折变问题、逃税问题、漕政弊病、运河管理、军粮供给和贫富分化为中心,着重考察唐代财政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政府治理之策,分析唐代财政经济领域的政府监管政策及其得失。同时,挖掘中国古代政府管理财政经济的规律性内涵,为当代财经管理和政府改革提供经验教训,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本书是一部反映韶关工矿发展历史进程的稿本。全书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古代韶州工矿业的源起,本部分内容综合记叙了自先秦到秦统一岭南后,伴随中原农耕文明进入岭南,韶关的工矿手工业的发展;到唐宋时期,韶关古代的手工业文明发展至高潮;以及明清时期,韶关传统手工业再向近代工业转变过程。第二部分,是韶关地方新型工业化体系建设,本部分内容主要记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韶关工业化发展先后经历了建国初期工矿本书为“岭南文化书系·韶文化研究丛书”之一,是一部反映韶关工矿发展历史进程的稿本,叙述了韶关工矿业自古代到现今各历史时期,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轨迹。全书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古代韶州工矿业的源起,记叙了从先秦到唐宋、明清时期韶关工矿手工业的发展;第二章,记叙中华人民共和
本书初版《日本经济史:1600-2000》刊行于2009年。因其用比较史的视点所撰写,并在各章的前面设有“总论”,从近代经济的各项数据中选出重要的东西加以解说。通俗且易懂曾多次增印。作者对内容进行了增补,不仅在各章中增加“从历史中读取现代”的小节,还在在很后一章增加了2000-2015年的内容,现以《日本经济史—1600-2015年》的书名重新出版。
中国40年的改革和经济发展改变了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近14亿中国人的命运,也因此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宏大的事件,非常值得详细记录和进行深入研究。中国为什么走上了改革之路?改革经历了什么样的具体过程?有哪些因素导致了中国过去4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这40年间改革解决了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哪些问题?遇到了哪些新问题?未来改革将向何处去?在这本书中,作者试图从自己的视角,对过去40年的改革历程,分不同时期做一个总体回顾,梳理不同时期改革的主要进展,以及不同阶段的改革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从而尝试对上述这些问题作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