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求人人平等的美国如何面对种族歧视的历史?作为民主大国为何采用繁复耗时的总统选举制?美国女性如何争取曾经无缘的社会与政经权力?为何即便犯罪频仍枪枝管制依然受到层层阻碍? 想了解美国社会文化,必须先了解美国的法律。《美国法律史》是劳伦斯 弗里德曼教授于1973年出版的法律史巨著,多次增补、再版。内容涵盖美国殖民地时期、独立战争时期至19世纪中叶、19世纪下半叶与20世纪四大部分,更论及刑法、民法、商事法、海事法、婚姻法等各个领域,并深入探讨美国司法文化的变迁。本书是美国学术界公认的完整深入研究美国法律史的著作。本书影响力不仅局限于法学界,在历史学、社会学与文化研究等领域均受到高度重视,读者群遍及人文社科多个类别,书中的典故、案例也因作者引人入胜的生动文笔而突破学术阅读的界限,引起广大普通读者
本书以《清史稿 刑法二》对清代刑罚种类的总结为基础,将内容分成上下两篇。上篇为死刑,下篇为流、徒、笞杖、枷号、赎刑、锁带铁杆(石礅)等刑罚。本书在研究某种具体刑罚时,重点研究其执行(实施)等方面内容。对新出现的锁带铁杆、石礅刑和晚清被普遍使用的站笼刑,本书还会详细研究其产生(被推广实施)的原因。在研究死刑等刑罚时,还会涉及文学作品中的刑罚书写等问题。先行有关清代刑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某个具体刑罚(以死刑和流刑的研究为最多),缺少对清代刑罚的整体把握。本书不仅比较详细地研究了每个具体的刑罚,还力图从整体上把握清代刑罚的特点和演变趋势。本书通过对宋、元、明、清被处决人数的对比,认为清代总体上实施的是轻缓的刑事政策。
《重新认识中国法律史》是杨一凡研究员有关 颠覆旧成说 和 挖掘新史料 开拓法史研究新领域 重新认识中国法律史 方面重要研究成果的结集。书中新见迭出,内容由11篇专题研究成果和23篇著作、论文集、法律古籍整理成果的序、跋构成,涉及中华法系、法律形式和法律体系、古代律学和行政、经济、刑事、民事、军政、文化教育、司法、地方诸方面的法律制度,以及上千种稀见法律文献的版本。本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主持以创新法律史学为宗旨的 三大学术工程 的实施情况,记述了他开拓法史研究、重述法史的一些新见解,故题名《重新认识中国法律史》。本书不仅对法律史学研究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行政制度史、经济制度史、军事史、文化教育史和文献学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学界的普遍好评和高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产生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上,具有鲜明的特征。其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不仅注重监察体制的完善,而且致力于监察法的制定,以保证监察效能的发挥。本书论述了中国自夏商至清的历代监察法制建设,史料充实,分析精制,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一、本书汇编的范围,涵盖了1907~1911年间围绕着《大清新刑律》的制定而出现的上谕、奏折、草案等主要立法资料,这其中既包括立法沿革及立法理由,也包括资政院的审议。另外,为了更好地反映历史背景,礼法之争中的一些重要文章,也一并收录作为后一部分。按照冈田朝太郎的说法,大清新刑律历经六案的修订始完成立法程序,本书收录的l907年刑律草案、l910年修正刑律草案、l911年钦定大清刑律分别为案、第二案和第六案,而1910年宪政编查馆加以修正的第三案、资政院法典组加以修正的第四案以及经资政院审议通过后形成的第五案,因缺乏完整的版本,且根据相关文献记载,从第二案到第六案,修正变化情况相当有限,故今从略。 二、在编辑体例上,本书以时间为纬,按照《大清新刑律》的制定过程而把立法资料分为五个部分:l907年刑律草案、l
本书为《刑事法评论》第49卷。本卷主题是“比较刑法”,集中展现了刑法学者对于当下比较刑法研究中所面临的重点问题的理论贡献。既有对比较刑法研究的定义、目标、方法、类型、功能等一般性问题的集中讨论,也有与
合同管理作为企业法律事务的主要组成部分,涵盖合同启动、谈判、签约、交付、变更、收尾、关闭、后评价、诉讼等多个环节。本书从法律、商务、业务、审计、管理、裁判等多个维度和视角论述合同和合同管理。在述及具体
新颖:本书紧紧围绕施工方追索建设工程款问题展开,以工程款为核心,探讨建设工程领域的工程造价在法律层面应如何认识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施工方的工程款应怎么算、工程款已付多少、应付多少、工程款由谁来付等
40年发生了无数故事,40年产生了许多事物。为了纪念这难忘的40年,法律出版社组织编辑出版了一批“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图书。这些图书,将40年来颁布的重要法律及其释义甄选汇集,将法学领域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萃取精编,将有关政法机关的重建、法律院系的重生与发展进行展现,将一批被时代改变命运的人物再度唤起。我们希望从法律与法律人的视角,重新审视过去的40年,认真体会这不平凡的40年。
本书关注毕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着力开展司法部确定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试点情况,全面关注毕节市司法局等20余个市直执法部门和毕节市下辖8个县(市、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的探索与实践,深
股权是公司治理的基础要素,是公司及其股东关注的核心问题。本书紧紧围绕股权在实务中最为广泛运用的三种场景,即股权架构、股权激励和股权融资展开论述。编者把多年深耕实务的经验抽丝剥茧地进行提炼,并用典型的实
本书作为一本保险从业者身边的实务工具书,在编写上秉持了《全国金融审判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金融协同治理的理念,全面涵盖刑事、行政、民事三大领域,系统梳理三大领域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典型案例、权威解读,有
司法解释作为重要的法律适用依据,在保障法律的正确适用方面是法律专业人士所不可或缺的。司法解释与指导案例丛书具有以下特点:(1)收录全面权威。在全面吸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清理工作成果的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考察清末法律改革运动为起点,直至民国时期的近代刑法立法演变的历程,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深入把握中国刑法发展的历史规律,并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刑法立法的发展与进步,都具有重
对外劳务合作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一项利国利民的宏伟事业。《中国对外劳务合作》从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发展历程、法规政策与行业规范、主要国别(地区)市场和发展展望四个方面,全面回顾了对外劳务合作四十多
人工智能的兴起,将对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法律也不会置身事外。近年来,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的运用备受关注,法律人工智能的影响日益深广。《法律人工智能导论》一书充分运用第一手资料,通过外国的法律人
《人权法的司法适用——国内、区域和国际判例》的研究对象是国际、区域和国内机构适用国际人权条约和国内宪法的司法实践所产生的人权判例。《人权法的司法适用——国内、区域和国际判例》根据联合国人权条约机构等
本书关注国际文化财产的保护以及返还问题,从基础概念、价值理念着手,通过梳理分析国际法视域下有关文化财产保护的国际条约的制定沿革、具体条文,清晰地呈现了国际社会对于文化财产相关立场、观念的演化,展现了文
当下,中国医药企业正在逐渐融入国际化商业竞争,ESG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医药企业需要对全球市场的风云变幻有充分预见,在迈向全球化的进程中,基于ESG风险管理框架对企业依法经
本书共十一章,每一章为一个专题,每个专题开始均有一篇综述,对该专题所涉及类型纠纷案例的司法观点和司法处理原则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述。在综述之后为该专题所选取的案例,每个案例分为案例信息简介、案情简介、各
本书对民国期间(1912-1949)出台的各项航政法律法规进行收集和整理,按照不同历史时期分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及南方政府法规,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法规和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法规。为全面反映当时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