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天职,“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这旬名言,说明从古代起,人们就已认识到教师是既当“经师”,又当“人师”。经师教学问,人师则要教行为,教道德,教学生怎样做人。高等学校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他们应当既是学术方面的专家,又是培养造就人才的行家。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应当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要的教育法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树立依法从教的观念和科学的教育观念,熟悉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懂得教育规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正是针对这些要求而进行的。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和水平,使他们能更好地履行教师岗位职责,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各项改革不
受教育权纠纷是公民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学习机会、学习条件、学业评价和学历/学位证书颁发等。与政府行政机关、教育机构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发生的争议。本书采纳“民事与行政法律关系兼有说”,将受教育权纠纷涉及的法律关系根据纠纷性质的不同,分别归结为教育行政法律关系、教育服务合同关系和教育的民事侵权关系。我国受教育权纠纷的处理,受教育者可利用的法律救济途径包括教育行政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借鉴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经验,完善我国受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制度,需要健全学生的行政申诉制度;明确行政申诉与行政复议的合理分工;通过立法来确立受教育权的司法保护制度。
2007年11月开始施行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构建了我国公共应急管理的制度框架,使应急活动有法可依,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围绕突发事件应对这一核心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如何实现应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