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议制的公司:中国公司治理中的权力和责任》围绕着公司治理--董事会--董事义务展开。具体探讨了公司治理的模式。包括为什么需要董事会;董事会的中国模式;中国模式的公司治理;忠实义务;注意义务模式的领导责任;业务判断规则;中国公司理论的检讨等内容。本书关注对不同学说的体系化,是在对学术文献的综述基础上形成的。作者希望展开的是交响乐团的阵容,而并非是个人的独唱或串场。但同时,还是以独白的方式展开的,带着作者对各种观点的评价。奉献给偏好于简洁化理解问题的读者以及喜欢逻辑和辩难的读者的。_x000D_
......
《代议制的公司:中国公司治理中的权力和责任》围绕着公司治理--董事会--董事义务展开。具体探讨了公司治理的模式。包括为什么需要董事会;董事会的中国模式;中国模式的公司治理;忠实义务;注意义务模式的领导责任;业务判断规则;中国公司理论的检讨等内容。本书关注对不同学说的体系化,是在对学术文献的综述基础上形成的。作者希望展开的是交响乐团的阵容,而并非是个人的独唱或串场。但同时,还是以独白的方式展开的,带着作者对各种观点的评价。奉献给偏好于简洁化理解问题的读者以及喜欢逻辑和辩难的读者的。_x000D_
《代议制的公司:中国公司治理中的权力和责任》围绕着公司治理--董事会--董事义务展开。具体探讨了公司治理的模式。包括为什么需要董事会;董事会的中国模式;中国模式的公司治理;忠实义务;注意义务模式的领导责任;业务判断规则;中国公司理论的检讨等内容。本书关注对不同学说的体系化,是在对学术文献的综述基础上形成的。作者希望展开的是交响乐团的阵容,而并非是个人的独唱或串场。但同时,还是以独白的方式展开的,带着作者对各种观点的评价。奉献给偏好于简洁化理解问题的读者以及喜欢逻辑和辩难的读者的。_x000D_
“企业法律实务”是商学院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其目的在于培养商科专业学生处理有关企业法律实务的基本技能,培养商科专业学生应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的实际能力。本书主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展开并予以全面阐述,从法律事务处理和法律风险防控出发,全面解析企业设立、运营、破产,企业合同,企业担保,企业工业产权,企业人事劳动管理,企业竞争以及企业诉讼与仲裁等法律实务问题。通过典型案例引导,技能训练和实践活动,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掌握企业经营活动中常见的法律法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经营中常见的经济纠纷;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充分认识守法的重要性,树立以法律约束自己行为的世界观;增强经济法律意
本书对《商标法》(1982年)及1993年、2001年、2013年的历次修改条文,《商标法实施条例》(1983年)及1993年、2002年、2014年的历次修改条文分别进行了对照,并对修改之处通过黑体字和脚注进行提示和说明,以便读者学习、研究使用。
本书对《商标法》(1982年)及1993年、2001年、2013年的历次修改条文,《商标法实施条例》(1983年)及1993年、2002年、2014年的历次修改条文分别进行了对照,并对修改之处通过黑体字和脚注进行提示和说明,以便读者学习、研究使用。
......
“企业法律实务”是商学院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其目的在于培养商科专业学生处理有关企业法律实务的基本技能,培养商科专业学生应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的实际能力。本书主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展开并予以全面阐述,从法律事务处理和法律风险防控出发,全面解析企业设立、运营、破产,企业合同,企业担保,企业工业产权,企业人事劳动管理,企业竞争以及企业诉讼与仲裁等法律实务问题。通过典型案例引导,技能训练和实践活动,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掌握企业经营活动中常见的法律法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经营中常见的经济纠纷;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充分认识守法的重要性,树立以法律约束自己行为的世界观;增强经济法律意
2005年12月18日,国务院第451号令公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对1994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进行了修改。新条例对公司注册酱的最低限额和首次资额、股东(发起人)的出资方式、公司改制、公司年检时间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修改。参与了本法起草工作的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工交商事司有关同志特意组织编写了本书,以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新的《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及《公司法》,为公司实务工作者提供更权威、全面、实用的指导。
赵江编著的《公司法理论与实务(现代法学教材)》体现了公司法内容与 公司管理创新性制度的结合。本书在阐述公司治理时,针对公司法在公司组织机构的原则性规定,引入了中国证监会关于公司治理的 指引性规定,引导学生理解公司法关于公司治理的立法意图和公司治理实践中的做法,拓宽了公司法实践应用教学空间。本书结合了2016年7月刚刚通过的《资产评估法》相关法律规范撰写了公司设立中的公司资产评估法律制度。本书采用深入浅出的方法,对公司人格等基本理论进行了阐述,较好地的服务于学生对公司法内容的学习、理解、应用。
赵江编著的《公司法理论与实务(现代法学教材)》体现了公司法内容与 公司管理创新性制度的结合。本书在阐述公司治理时,针对公司法在公司组织机构的原则性规定,引入了中国证监会关于公司治理的 指引性规定,引导学生理解公司法关于公司治理的立法意图和公司治理实践中的做法,拓宽了公司法实践应用教学空间。本书结合了2016年7月刚刚通过的《资产评估法》相关法律规范撰写了公司设立中的公司资产评估法律制度。本书采用深入浅出的方法,对公司人格等基本理论进行了阐述,较好地的服务于学生对公司法内容的学习、理解、应用。
赵江编著的《公司法理论与实务(现代法学教材)》体现了公司法内容与 公司管理创新性制度的结合。本书在阐述公司治理时,针对公司法在公司组织机构的原则性规定,引入了中国证监会关于公司治理的 指引性规定,引导学生理解公司法关于公司治理的立法意图和公司治理实践中的做法,拓宽了公司法实践应用教学空间。本书结合了2016年7月刚刚通过的《资产评估法》相关法律规范撰写了公司设立中的公司资产评估法律制度。本书采用深入浅出的方法,对公司人格等基本理论进行了阐述,较好地的服务于学生对公司法内容的学习、理解、应用。
赵江编著的《公司法理论与实务(现代法学教材)》体现了公司法内容与 公司管理创新性制度的结合。本书在阐述公司治理时,针对公司法在公司组织机构的原则性规定,引入了中国证监会关于公司治理的 指引性规定,引导学生理解公司法关于公司治理的立法意图和公司治理实践中的做法,拓宽了公司法实践应用教学空间。本书结合了2016年7月刚刚通过的《资产评估法》相关法律规范撰写了公司设立中的公司资产评估法律制度。本书采用深入浅出的方法,对公司人格等基本理论进行了阐述,较好地的服务于学生对公司法内容的学习、理解、应用。
本书突出公司法理解与应用,抓住四个结合。1.体现了公司法内容与*公司管理创新性制度的结合。2013年《公司法》第三次修正后,国务院为推进公司登记改革发布和修订了一系列规定,本书及时吸纳了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2014年和2016年国务院先后两次对《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修订内容,以及2015年至2016年6月前国家工商总局单独或者与其他部位联合发布实施的关于公司登记审批、公司营业*制度改革创新的*内容。还结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蓬勃发展的现实和相关法律法规,对我国公司分类做了符合实际的解析阐述。2.体现了公司法内容与上市公司监管相关指引性规定的结合。本书在阐述公司治理时,针对公司法在公司组织机构的原则性规定,引入了中国证监会关于公司治理的*指引性规定,引导学生理解公司法关于公司治
利益衡量是法律规制建构的理性路径。宏观的利益衡量制度设计需要微观的规制支撑,没有微观的规制,宏观的制度设计难以具有实际操作的价值。在利益冲突剧烈的场域,尤其如此。本文选取了两个利益冲突最为剧烈的两个场域:上市公司收购及关联交易最为规制解构的样本,详细分析微观的利益衡量的价值。独辟蹊径,观点新颖独特,是对利益衡量理论的一种全新的分析解构路径。
《代议制的公司:中国公司治理中的权力和责任》围绕着公司治理--董事会--董事义务展开。具体探讨了公司治理的模式。包括为什么需要董事会;董事会的中国模式;中国模式的公司治理;忠实义务;注意义务模式的领导责任;业务判断规则;中国公司理论的检讨等内容。本书关注对不同学说的体系化,是在对学术文献的综述基础上形成的。作者希望展开的是交响乐团的阵容,而并非是个人的独唱或串场。但同时,还是以独白的方式展开的,带着作者对各种观点的评价。奉献给偏好于简洁化理解问题的读者以及喜欢逻辑和辩难的读者的。_x000D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