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国际军事法庭法律新论》(The Tokyo International Military Tribunal:A Reappraisal,下称《新论》)原著出版至今逾十年,仍首推为西方学界对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者为纠正 西方中心主义 而改称 东京国际军事法庭 )具有代表性、前沿性、全面性的法学研究专著。它从法庭的性质和管辖权、审判运作、各组诉因、责任原则、辩护理由、量刑依据等诸方面论述了法庭的理论和实践,并进一步探讨法哲学及法庭在历史上的作用和留给后世的遗产。 概言之,《新论》的突出学术贡献有三点:其一,充分利用档案文献,尽可能地呈现东京审判的各种法律面相;其二,把东京审判置于国际法发展的 坐标轴 之中,在国际法(及相关的刑法)理论 尤其是审判当时和之前的国际司法通行惯例 的经纬中,追溯审判的法律来源,缕析审判的法律精神在后世的衍化,从而解释
本书是在《梁著 组织法(第六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此次修订,仍然奉行第六版的修订原则,主要是补充 新相关的资料,重点涉及“中国与 组织””联合国的组织结构”“联合国的经费问题”“安理会的活动程序”“集体安全制度”等内容,此外,根据梁西先生的遗愿,《梁著 组织法》从第七版开始定名为《梁西 组织法》.本书分为六个方面,即绪论、 组织的法理分析、区域性 组织的法律制度、专门性 组织及其法律制度、人类的组织化趋势等。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法律发展进程经历了一场深刻转向:从被动接受西方法律文明的冲击与移植,转向将人民大众凝聚为政治主体,进行自我立法,进而构建自主法律体系。这一转向奠定了新中国的政法法学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治建设进一步创造性地融合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成功实现了法律体系与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制度衔接。在此背景下,政法法学亟需因应时代变化进行理论创新,形成政法法学的新视野。
本书所收录的外国 私法立法译文,覆盖范围较广,既有奥地利、爱沙尼亚、阿塞拜疆、波兰、巴拉圭、新西兰等六个 的单行法规式立法,又包括瑞士、斯洛伐克、格鲁吉亚、委内瑞拉、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阿尔巴尼亚、捷克共和国、黑山、匈牙利、克罗地亚、摩纳哥、北马其顿等十四个 的法典式立法,还涉及欧盟在合同之债、扶养义务、婚姻财产制、注册伴侣财产效力事项、婚姻事项及父母责任事项等领域制定的统一 私法立法,有助于读者较为深入全面地把握外国 私法立法的发展态势,不仅可以作为 私法教学、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参考资料,而且对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完善和 私法典的起草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知识产权法与竞争法都具有专业性高、技术性强等特点,两者的交叉部分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本书通过介绍相关法规和判例,系统性地研究了欧盟竞争法如何对知识产权相关问题进行规制。本书 章介绍了知识产权与欧盟竞争法交叉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基本原则和一些基本概念;第二章到第四章从欧盟竞争法的视角出发,分别分析了涉及知识产权的限制竞争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及经营者集中三种受到竞争法规制的行为;第五章到第七章则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出发,分别介绍了欧盟竞争法在专利、著作权和商标三大知识产权领域如何适用的问题。
《中国 法年刊》(2020)开辟有特载、论文、书评、机构综述、文件资料等栏目,登载海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学界动态,代表了中国 法学的研究水平和学术动向。
民事保全制度作为 程序法中传统的救济制度,长期“蛰伏”在芸芸的 程序制度之中。然而,在解决 民商事纠纷时,各国法律制度的互异诱使潜在的输家使出浑身解数挫败对手的本能反应,使潜在的赢家在漫漫的涉外程序历程中承受远比在 民事程序中 多的风险和变数。民事保全制度为此担负起消弭该等风险和变数的重任。如何确保民事保全措施在 民商事纠纷解决中发挥其应有功能,则成为一些 性和区域性 组织长期孜孜探求的问题,并取得一定程度的协调和统一。为此,本书立足于我国民事保全立法现状和修法契机,从 民商事纠纷解决程序视角,在梳理民事保全措施于各国 法项下的功能与类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民事保全措施的 裁判管辖权归属,以及渐趋完善的民事保全措施跨区域实施司法合作机制的基本内容。就前者而言,民事保全措施管辖权独立于民商
《中国海洋法年刊》旨在选收中国海洋法学会年会和其他学术报告会上发表和提交的部分 论文,其目的是将海洋法学者在海洋法领域内辛勤耕耘的结果付梓面世,以推动和促进 海洋法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争取在 上发出中国海洋法学者的声音。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分别为海洋法的形势与发展、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和“ ”建设与争端解决。
。。。
科学水平的全面提升,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融合发展。数据跨境流动作为数字时代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要支柱,已成为广泛共识,并受到全球各国的深切关注。本书尝试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在治理上
民事保全制度作为 程序法中传统的救济制度,长期“蛰伏”在芸芸的 程序制度之中。然而,在解决 民商事纠纷时,各国法律制度的互异诱使潜在的输家使出浑身解数挫败对手的本能反应,使潜在的赢家在漫漫的涉外程序历程中承受远比在 民事程序中 多的风险和变数。民事保全制度为此担负起消弭该等风险和变数的重任。如何确保民事保全措施在 民商事纠纷解决中发挥其应有功能,则成为一些 性和区域性 组织长期孜孜探求的问题,并取得一定程度的协调和统一。为此,本书立足于我国民事保全立法现状和修法契机,从 民商事纠纷解决程序视角,在梳理民事保全措施于各国 法项下的功能与类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民事保全措施的 裁判管辖权归属,以及渐趋完善的民事保全措施跨区域实施司法合作机制的基本内容。就前者而言,民事保全措施管辖权独立于民商
为帮助了解国外网络立法,借鉴国外网络立法有关经验,作者组织编译了美国、俄罗斯、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新加坡、印度、泰国、越南等 和欧盟的网络立法50多部共100余万字,分六辑出版。内容按照国别分类,按法律法规的公布时间顺序排列。与 现有的同类出版物相比,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政策法规局编著的《外国网络法选编(青少年专辑)》收录 全、内容 新、实用性 强,是了解国外网络立法的 工具书。
本书为“绿典之路”之子系列“各国环境法典译丛”之一,由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倾力打造,吕忠梅教授总主编。旨在借鉴他国立法经验,为中国立法规划和起草提供对策,为我国学者及立法机关等提供资料,推动中国环境法典的研究与编撰工作。 《意大利环境法典》由精通意大利语并具有环境法学背景的团队翻译及审校,并与意大利环境法专家进行过深入交流,翻译准确、表达精炼。内容主要包括一般规定和基本原则,战略环境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综合许可的程序,土壤保护、抗沙漠化、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管理的规定,废弃物管理和污染场所改造的规定,空气保护和大气减排的规定,特殊设备的规定,环境损害赔偿的规定,涉环境保护的行政和刑事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等。
本书正文共七章,围绕着确定管辖权、法律适用以及判决的承认与执行这三个核心问题而展开。具体而言,各章主要包含以下研究内容: 章奠定研究陆空联运合同 私法问题的基础理论。第二章研究如何确定陆空联运合同案件管辖权。第三章研究运输公约,主要是《蒙特利尔公约》,适用于陆空联运合同所包含的 航空货物运输区段之条件,以及前述公约扩张适用于陆空联运合同本身的条件。第四章研究陆空联运合同法律适用的核心问题,即如何在陆空联运合同中运用法律选择方法确定合同准据法。第五章探讨陆空联运合同准据法适用中的问题。第六章考察陆空联运合同判决的承认与执行。本章首先考察陆空联运判决如何适用《公路公约》规定的判决承认与执行机制。而后,本章遵循承认外国判决的一般程序,首先分析承认陆空联运合同的条件。而后考察陆空联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