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了人民日报重要评论专栏 人民论坛 人民时评 人民观点 评论员观察 2023年度全部文章,包括《实实在在抓好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多措并举扩大有效投资》《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等,并附有电子版。文章针对社会现象和热点事件,不避尖锐、及时发言,促进政府和民众的意见沟通,增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广受读者好评。
本书完整记述了美国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在崛起过程中的黑暗面。 好莱坞知名导演奥利弗 斯通与历史学家彼得 库茨尼克携手,全面整理、分析了美国从威尔逊到特朗普这18任总统任内对外军事干涉的历史,展示了美国自踏上帝国与征服之路所犯下的种种错误。 从血腥镇压菲律宾独立斗争开始,跨越两次世界大战,到持续多年的反恐战争,美国以保卫国家安全、消除潜在威胁、传播民主与自由等借口,在拉美、亚洲和中东等地区反复卷入冲突。 借助解密档案、新闻报导、学界研究等各种资料,本书精心记录了帝国缔造过程中的种种残酷画面,充分展现了在20世纪里,美国如何在资本家和野心家的裹挟下做出种种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决定,也很好地解释了它为何能从欧洲老牌帝国的跟班一跃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
湘军 是晚清时期对湖南地方武装的称呼,初称 湘勇 ,后称 湘军 ,中国近代史上令中外侧目的一支武装力量。而本书就是一部全面而深入的湘军通史。 晚清,以太平天国为首的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朝廷维稳不力。在紧迫的情势下,咸丰皇帝破格从草根阶层中提拔文臣武将,于是一代湖湘读书人从乡野间崛起,左宗棠、江忠源、刘长佑、罗泽南等人投入了保卫朝廷的战斗,而曾国藩、左宗棠、骆秉章、郭嵩焘等一班前朝的文武官员,也将经受战火的洗礼。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从史实出发描述了湘军将帅百战百胜的传奇人生,全景再现了湘军金戈铁马的壮阔历史,同时也展示了一场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去向的重大变局。 自1851年起,湘军转战大半个中国,战太平、镇捻军、平西北、兴军屯、办洋务、抗法国、拒日寇,直到1894年的牛庄之役,湘军全军覆没,一段历
《时评中国》系列因其着眼于对时事的关注,以及对评论写作思维的启发,有助于养成中学生对时事的兴趣,拓展他们的时政视野,激发他们对时评写作的热情,契合高考语文时政类阅读与评论写作的命题方向,受到中学生读者群体及中学语文教师、学生家长的广泛关注,曾被列入中学生假期阅读参考书,入选多地高中语文考试时政类阅读材料,并被语文特级教师推荐。本书分为“思维方法”“时代记录”“冰点暖评”“不同观点”“媒介素养”“写作精要”六辑,将延续《时评中国》系列对于社会议题、民生热点的理性评论,同时在内容体例上,将进行升级调整,增加对评论写作的实践性指导,对近年高考作文题进行专业分析,提炼评论的写作方法,以满足广大中学语文老师和学生对于评论写作方法的关注与需求。
本书由两位政治学者精心设计、共同编撰,采访了声望卓著的十五位当代比较政治研究大家:阿尔蒙德、摩尔、达尔、林茨、亨廷顿、李帕特、奥唐纳尔、施密特、斯科特、斯捷潘、普沃斯基、贝茨、科利尔、莱廷、斯考切波。 全书共十七章,由两篇作者概述和十五篇访谈组成。在作者概述中,两位作者对十五位访谈对象的共通特质进行了总结,对比较政治学术流变进行了详细梳理,可以让读者从若干关键问题入手,更好地领略当代比较政治研究的发展历程。在十五篇访谈录中,两位作者围绕 知识构建与学术训练、主要研究和理论思想、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学术合作者与学生、对比较政治研究领域的基本看法 等主题,与访谈对象进行了深入交流,展现了这些政治学大家的学思历程与研究心得。对于立志从事学术研究的读者来说,如何更好地认识学科现状、调
《的七年知青岁月》 《的七年知青岁月》 《的七年知青岁月》 《的七年知青岁月》 《的七年知青岁月》 《的七年知青岁月》 《的七年知青岁月》 ……
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是一项大规模的基础性调查,是工会组织的一大品牌。自1982年中央书记处研究室会同全国总工会组织开展系统调查开始,基本上每5年进行一次。2022年1月至9月,全国总工会组织开展了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本书选编了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的相关成果,包括1篇调查总报告、13篇专题调查报告、15篇地方调查报告、9篇产业工会调查报告和1篇网络专项调查报告。旨在全面了解自2017年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以来我国职工队伍和劳动关系新情况新变化,准确把握新时代工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及时反映基层和职工愿望心声,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工会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历史倾向于用几场重要的交锋来衡量战争的赢家和输家,而在这些交锋中,会战的结果总是清晰明了,因此它们可以被认为是 决定性的 。马拉松、坎尼、图尔、阿金库尔、奥斯特利茨、色当、斯大林格勒 作为扭转局势的转折之战,它们在战争文学和我们的想象中回响。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正如卡塔尔 诺兰在这部巨著中所展示的那样,重大战争的胜利通常是由其他方式决定的。即使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边倒的会战,也不一定能决定战争的结果。诺兰还对军事 天才 这一古老的概念提出挑战 即便这一称号的主人是亚历山大、腓特烈、拿破仑这样的伟大将领 描述了人类社会走入全面战争的过程。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资本论》哲学思想的当代阐释 的终成果。本书以《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互释 为出发点,以阐释《资本论》的哲学思想和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要目的,全书的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一是 导论 ,系统地阐述了本课题组对《资本论》哲学思想的总体性理解;二是 上篇 ,集中地研究了关于《资本论》哲学思想的各种解读模式;三是 中篇 ,具体地、深入地探讨了《资本论》的理论性质、理论思维及其所揭示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阐述了《资本论》的历史的内涵逻辑;四是 下篇 ,从人类文明形态变革的高度深切地阐述了《资本论》的当代意义。
《否定的辩证法》是阿多诺最重要的哲学著作,是把握阿多诺其他著作的关键。本书对原著进行了逐句、逐段的解释,尤其是对于一些难懂的地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正如阿多诺把艺术作品比作单子一样,书中的各个不同段落都是阿多诺思想中的一个单子。这些单子的核心都是一样的,让读者获得一种形而上学经验,从而领会非同一的东西。因此,这本书试图通过解释阿多诺所说出的东西,引导读者去领会无法被说出的东西。阅读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不仅仅是要把握阿多诺的基本思想,而且更重要的是学会哲学思考。只有学会了这种哲学思考, 哲学 才是动词,才是 爱 智慧。这是本书所致力于达到的核心目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陆军的军事创新和战术革新,不仅 改变了现代战争的格局, 给欧洲以及全世界带来无尽灾难。通过丰富的图片和通俗的文字,本书从不同时期的战场表现切入,生动讲述了德国陆军从一战后的 境重生。 全书涵盖7大发展阶段、10张作战态势图、近40场战斗场景彩绘插图、超50幅单兵装备细节手绘图、300余张珍贵历史图片……集文献研究与故事渲染于一体,既是一张希特勒地面力量的全景式演变图谱,也是一部纳粹德国陆军的兴亡史!
本书以南京国民政府县政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效果为研究主线和问题意识,将县政府、县党部、县参议会之现代地方政权结构与县域社会阶层、社会背景网络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系统探讨了县政的权力结构、制度运作、社会管理与控制、县域公务员群体、相关利益群体、社会背景等历史实况;突破了传统单纯以县行政制度为主的县政研究体系和框架,将制度史和社会史、知识舆论史等研究视角及其内容相结合融会,并从大历史的视域将中国古代县政发展脉络及其古今之变贯通映衬对照,从整体与具体中把握与总结南京国民政府县政发展的内涵、演进的轨迹、具有的特点、得失成败及其经验教训。
本年度《俄罗斯发展报告(2023)》仍由总报告、分报告、政治、经济、外交、中俄关系六部分组成,共有24篇文章,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入论述和分析了2022年俄罗斯各方面的概况,尤其是热点和焦点问题以及其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主编,俄东所研究人员及这一领域的专家分篇撰写。所有作者不仅对俄罗斯的情况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而且对我国的外交政策和立场有明晰的领悟。书中不仅对俄罗斯2022年发生的重要事件做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而且对俄罗斯的未来走向做出可信赖的预判。本报告观点科学、权威,对俄罗斯有兴趣和研究的读者必会开卷有益。
本书主要选取中国工会运动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上海、广州、武汉、瑞金、延安、哈尔滨、北京等地历史图片,以图说史,以史证图,图文并茂,以丰富的图片,全面、系统、简洁的文字叙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1921年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到1948年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恢复中华全国总工会再到1949年3月中华全国总工会迁入北京,也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迁徙足迹和奋斗历程,同时展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工人阶级诞生至今一百多年波澜壮阔的中国工人运动历史。本书为2020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95周年而创作,并为迎接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献礼,是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了解中国工会和工人阶级运动历史,学习党史、国史和开展相关主题教育的辅导读物。
本书以文物为体,以党史为魂。革命文物,不仅记载着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传递着深刻的革命道理,还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传承着伟大的革命精神。本书根据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遵选出中国百家博物馆、纪念馆一百多件馆藏文物。这些文物,既有文件手稿、书信报刊,也有实物照片、艺术作品,还有建筑遗址、场景展陈等。这些文物串联起来,构成了一条鲜活多彩、生动具体的时代人物群像和革命历史长廊,从决胜千里的战场风云,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再到日新月异的时代华章,于无声处诉说着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风华。通过这一件件厚重的文物,辅之以精当的党史解读,让我们在回顾、触摸历史的同时,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
本书主要探讨明代文官考察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有关问题,包括京察与大计制度的历史渊源、设计特点、决策过程、运行实况以及明代文官考察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与意义,是一部典型的明代政治制度史专著,其聚焦的职官制度史是传统制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对官员考核的研究则又是职官制度研究的重中之重。全书分上篇和下篇,分别探讨中央文官京察制度、地方文官大计制度及其运行机制问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的视角及方法、充分挖掘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料,动态揭示了明代中央文官京察与地方文官大计制度的决策过程及运作实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书讲述了作者阎明复的少年时代、大学岁月的成长经历,本书的重要部分是作者作为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翻译,在全国总工会工作和就任中办翻译组组长期间,亲身经历的中苏两国关系、苏共与中共两党关系的发展变化,见证了中苏关系由蜜月期到出现裂痕,再到急剧恶化,中苏论战乃至断交的历史过程,以及作者“”期间的遭遇、在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工作的一些经历。全书历史时间跨度长,内容涉及人物、事件众多,而且语言文字亲切通俗,有很强的可读性。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至10月22日在北京召开,举国关注,世界瞩目。许多国家政党、政府、议会及其领导人,驻华使节,国际组织、外国民间团体及其负责人和国际友人,向大会、向中共中央、向习近平总书记以及其他中央领导人发来贺电贺函。为反映这一情况,我们收录了其中来自195个国家、地区与国际组织的1126封贺电(函),结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