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灯会元》共20卷,是中国佛教禅宗史书,系增删“五灯”而合成。“五灯”系指先后于北宋景德元年(1004)至南宋嘉泰二年(1202)近二百年间分别成书的五部禅宗灯录:《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和《嘉泰普灯录》。全书依禅宗五家七宗之派别分卷叙述,收录过去七佛、西天二十七祖、东土六祖、青原下十六世及南岳下十七世等诸付法禅师共两千余人之列传,是研究禅宗史的重要资料。 本书由苏渊雷教授整理,以影宋宝祐本为底本,以清龙藏本、日本续藏本为参校本进行分段标点,增补总目。
本书属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国内学术界对奥义书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专著,也是国际学术界对奥义书进行研究的部头优选的一部作品,包括第一卷“奥义书精神的历史·自然的精神”、第二卷“奥义书精神的历史·自由的精神”、第三卷“奥义书精神的历史·本真的精神”、第四卷“奥义书的观念与实践”、第五卷“奥义书思想的影响”。不仅对主要的奥义书参照梵本进行了重译,尽量根据学界这些年的研究成果弥补旧译的不足;而且对奥义书思想与吠陀、梵书思想的源流关系,及其对印度各教、各派思想(尤其是数论、瑜伽派和佛教)的影响进行了充分、详尽的分析;并根据思想发展的自身逻辑,对本来十分含混暧昧的奥义书思想进行了细致、准确的疏理、阐释,使其呈现出清晰的发展轮廓,呈现为一个历史的整体;还力图阐明推动奥义书精神进展的最终动
中国佛教哲学反映了中国佛教学者对宇宙人生和修持实践的看法与主张。本书是对中国佛教哲学思想系统、整体研究的成果。作者从中国人的佛教著作出发,力图从中梳理出中国佛教的重要哲学问题,勾画中国佛教哲学体系。全书通过总论、人生论、心性论、宇宙论和实践论五编的专题论述,阐明中国佛教哲学问题的滥觞、论辩、演变与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与印度佛教哲学以及中国固有的儒、道哲学思想加以比较,以显示其间不同观点之间的互动进程,进而总结中国佛教哲学思维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
广告语:全面反映原始佛教思想,巴利三藏·经藏中篇经典集合的首次汉译.《汉译巴利三藏·经藏·中部》属于“汉译巴利三藏”丛书,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段晴教授主持翻译,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萨尔吉副教授、范晶晶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李灿副教授、周利群副教授、李颖博士等参与翻译。《经藏·中部》为原始佛教/上座部佛教经典之一种,包含一百五十二篇中篇经典,涵盖了原始佛教/上座部佛教教义对生命和世间万物的理解。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所宣说的一切基本理论,均体现于《中部》。作为研究早期佛教思想的重要材料,《中部》的此次翻译是中国学者首次将巴利三藏《中部》完整译为现代汉语,学术价值不言而喻。《汉译巴利三藏·经藏·中部》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并于2017年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享誉世界的 社会人类学家贝拉教授《人类进化中的 :从旧石器时代到轴心时代》,这是他30多年孜孜矻矻的研究结晶,也是他的人生收官之作。 罗伯特·贝拉吸收海量的生物学、人类学和历史学文献,继承自黑格尔、涂尔干和马克斯·韦伯以来的 研究传统,系统而博学地重构了历史中的 。 以距今一万年为上限,公元前 个千年为下限,书中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人类早期文明至轴心时代的 演变,渐次讨论部落 ,上古时代的 ,以及轴心时代的以色列、古希腊、中国和古印度的 。 --------------------------------------------------------杜维明:“这本书受到了哈贝马斯、查尔斯?泰勒、汉斯?约亚斯和贝拉学生萧阳的高度赞扬。我们一致认为,这本书可能是自马克斯?韦伯以来,对 的历史和哲学的研究至为重要的原创性著作之一。” 思想家哈贝马斯评论道:“这部巨著是一位领
忽滑谷快天(1867—1934)是日本曹洞宗学僧、文学博士,曾任驹泽大学校长。他在禅宗史、禅学思想史方面的研究有独到之处,著有《禅学思想史》《禅学批判论》《禅学新论》《达摩与阳明》等。 本书是日本禅学和禅宗研究领域划时代的巨著,被誉为禅学思想史研究的杰作。作者根据汉译佛教经典和中国佛教著述资料,从准备时代、纯禅时代、禅机时代、禅道烂熟时代之前期、禅道烂熟时代之后期和禅道衰落时代六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禅学从南北朝至清初逐渐形成、盛行和衰落的演变历史,指出了禅宗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禅法特点。
在西方文明中,信仰作为人生根基,也是社会生活、历史发展、文化创造的基础。两千年来,无数贤哲关于信仰的诸多论述,构成了人类思想领域丽动人、最有益身心的一座大花园!这本小书从中采摘的二十几朵永不凋谢的珍品,能让你领略几分那座花园景象的壮美、花朵的明丽,呼吸几口草木的芬芳、空气的清新……
......
【内容简介】:《历史的观念》一书是科伦伍德死后由其学生根据其讲稿、演说整理而成,该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历史观的发展和他本人的历史哲学观,阐述“一切历史都是思想的历史”的观点,他认为历史不是抄袭史料,而是做出自己的结论;重要的不是它的真伪,而是它的意义。作为代表作,其历史哲学观是对传统思辨历史哲学的反叛。他所强调的史学研究中的主动性和批判精神在 仍具有借鉴意义。
郑贤章著的《汉文佛典疑难俗字汇释与研究(精)》为学术类图书。汉文佛典疑难俗字指历代用汉字书写的佛教典籍中存在的俗字,未被大型字典收录,音义不易知晓,给人们的阅读造成困难。《汉文佛典疑难俗字汇释与研究》考释了1300多个疑难俗字,从理论上对疑难俗字的产生原因、历史与现状等做了系统论述。对于汉文佛典的校释传承、汉字发展史以及汉字工具书的编纂修订具有学术意义。
\\\"【内容简介】: 《上帝之城》是奥古斯丁花费整整十四年心血完成的经典巨作,被誉为神学百科全书。全书共22卷,分成两大部。 部由 -10卷构成,内容主要批判罗马人对他们信奉的诸神的崇拜,同时对反对 教的两种论点进行辩驳。奥古斯丁在前五卷里反驳了罗马的沦陷是因为 转信 教而导致的观点,后五卷反驳了人世间的灾难需要通过敬拜神祇才能消除的说法。第二部由 1-22卷组成,内容主要是论述“上帝之城”和“尘世之城”不同的起源、发展和结局。奥古斯丁认为人类历史就是这两城作殊死战斗的纪录,双方互有胜负,但 上帝将在此战争中获胜,而衷心信仰上帝的 徒若能忍受充斥邪恶的俗世,则将得到福报,可以享受 的安宁。\\\"
《续嘉兴藏》即是接续《嘉兴藏》的古籍整理项目,把近三百年来,没有收入《嘉兴藏》的高僧大德的著作、语录以及高僧大德的传记,按照时代顺序,以一位高僧的语录、传记为主体作单行本发行的形式,陆续出版。现已商定先出清康熙年间的禅师、同时也是净土宗祖师的《省庵大师集》(省庵大师出生于清朝康熙二十五年(1686),逝世于雍正十二年(1734)。
郑贤章著的《汉文佛典疑难俗字汇释与研究(精)》为学术类图书。汉文佛典疑难俗字指历代用汉字书写的佛教典籍中存在的俗字,未被大型字典收录,音义不易知晓,给人们的阅读造成困难。《汉文佛典疑难俗字汇释与研究》考释了1300多个疑难俗字,从理论上对疑难俗字的产生原因、历史与现状等做了系统论述。对于汉文佛典的校释传承、汉字发展史以及汉字工具书的编纂修订具有学术意义。
......
本书把汉传 历代禅师语录都视为 文学作品,既对禅宗语录的文学特色有总体描述,又分别从历代禅师对词、小说、戏剧、辞赋等文体的运用情况进行类型学检讨,并结合禅师创作中的典范选择和相关语录在教内外的传播接受之个案分析,深刻地揭示了禅宗文学作品的生成场域、区域互动及禅僧文士化对禅宗文学发展、禅宗文学特色之形成的深刻影响。全书材料翔实,论述精到,体现了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历史的观念》一书是科伦伍德死后由其学生根据其讲稿、演说整理而成,该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历史观的发展和他本人的历史哲学观,阐述“一切历史都是思想的历史”的观点,他认为历史不是抄袭史料,而是做出自己的结论;重要的不是它的真伪,而是它的意义。作为代表作,其历史哲学观是对传统思辨历史哲学的反叛。他所强调的史学研究中的主动性和批判精神在 仍具有借鉴意义。
《续嘉兴藏》即是接续《嘉兴藏》的古籍整理项目,把近三百年来,没有收入《嘉兴藏》的高僧大德的著作、语录以及高僧大德的传记,按照时代顺序,以一位高僧的语录、传记为主体作单行本发行的形式,陆续出版。现已商定先出清康熙年间的禅师、同时也是净土宗祖师的《省庵大师集》(省庵大师出生于清朝康熙二十五年(1686),逝世于雍正十二年(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