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讨论的是*早从英国移民到北美殖民地的清教徒团体在美利坚合众国建立之前的一段历史。着重研究新英国清教社会的初建、发展和世俗化的过程。新英格兰清教社会之于美国,正如胚胎中的基因之于成熟个体,见微知著,该时期的研究对于理解美国性格多有助益。
早就应该告别方术。只是为了弥补《中国方术考》留下的各种遗憾,只是为了追论层出不穷的考古发现,在等待再版的同时,作者又写了这本《中国方术续考》。本书怀它的前身一样,也是以考古材料为主,也是讨论早期方术,但不同点是,结构比较松散,思路比较开阔。作者自己的感觉是,它比前书更接近作者想讨论的“绝地天通”(作者在《中国方术考》再版前言中计划要写的三个题目之一)。 在本书中,作者想贯穿作者对“现代化”的古代思考,一个可能会被视为荒诞的念头。首先,读者不难发现,在本书中,作者的“时间观念”很差,差到常常淆乱古今,竟把考古学家才关心的时段和我们正在要“走向富强”的时代相担并论。作者并不相信历史学家告诉他的基本常识:“现代”和“古代”绝不可同日而语。作者不但怀疑“现代化”的高贵出身,也怀疑
本书是对《八曲仙人之歌》的翻译和注释。《八曲仙人之歌》是印度*重要的哲学传统 吠檀多 中*重要的经典之一。全书共20章,以八曲仙人和国王贾纳卡之间的对话之方式,对自吠陀经典以来印度宗教和哲学所探讨的几乎所有重要问题作出了其彻底的吠檀多不二论的论说:本体论中的存在与非存在、原质与原人、一元与二元、至上自我与吉瓦、梵与现象世界、时间和空间、数论哲学谈论的诸如五大元素、身体、心意与灵性等25谛,认识论中的知识-知者-可知者三元组、意识的四种状态,修行论中如仪式、祭祀、专注、冥想、三摩地等各个环节,价值论中的善恶、苦乐、悲喜,解脱论中的束缚与解脱,师徒传承中的经典训谕和古鲁教导,以及印度传统生活的四大目标,等等。由此提出,消除无明消除私我,立足和安住于至上自我,就可以直抵瑜伽圣境即自由或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