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与人类生活:社会问题解析(第11版)(全彩)》内容简介:在社会学中,社会问题往往是令人激动、诱人的话题之一。从国家和世界要面对的重要社会议题,到影响我们自己现在和未来的事件和形势;从犯罪和生育问题,到社会阶层、种族、族群和性别不平等问题;从詹姆士?因西亚迪探索迈阿密俱乐部文化中的处方药滥用,到露丝?霍洛维茨以参与者的视角观察奇卡诺帮派,《社会学与人类生活:社会问题解析(第11版)》将从多维视角帮助你清晰地分析社会问题,让你看到社会问题如何与人类生活相联系。
水资源协商管理是水资源合理高效利用、冲突解决的有效途径。本书从理论、方法和实践应用三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水资源协商管理与决策问题。本书沿着“现实需求—制度安排—行动决策—政策选择—智能监控—实践应用”逻辑框架,给出了水资源协商管理的现实路径,即将决策科学与制度经济学相结合,通过宏观协商制度安排与微观主体行为决策的互馈行为促进协商,提升了水资源协商效率;构建水资源协商管理的政策选择程序和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监控系统体系,加强协商效果。*后,结合我国不同区域的水资源特点和突出问题,开展西北缺水地区、华北水冲突严重地区、华中丰水地区和西南干旱地区水资源协商管理实践应用研究,为政府、管理部门应对水资源短缺或冲突等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1月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总数达6.49亿,网民构成中,青少年已经成为主体,总人数占到网民总人数的54.3%。而学生占比23.8%,中国真正开始了青少年网民数以亿计,学生网民数以亿计的网络生活时代。 而目前的网络研究较多聚焦于网瘾、网络人际互动、网络依赖等问题之上,对青少年网络生活缺乏整体的描述,尤其缺乏系统理论引导,使人们难于获得青少年网络生活对心理影响的全貌概念,对互联网进入青少年生活的作用和方式也缺乏清晰应有的基于科学的了解。本书基于全国性大规模调查,调查人数超过10000人,采用突破性的系统研究方法,首次以宏观的视角、立体描述当代青少年网络生活的真实全貌,以及网络生活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各个层面带来的影响。 本书不仅在理
本书是对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课题组研究成果《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系列》之《阡陌独舞》《静寞夕阳》《别样童年》的再版。书中对农村“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世界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展示和研究。这三本书曾于2013年获得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社会学类一等奖,有着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的关注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