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译文纪实系列·陌生的中国)
    •   ( 17932 条评论 )
    • 杨素秋 /2024-01-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我是陕西科技大学的一名文学老师,有时会想:除了教书,我能不能走出校园,为社会做点什么?一次机会,我到西安市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挂职,任副局长。碑林区是西安市的中心城区,却没有一家图书馆,让我错愕。更让我错愕的是,我即将接手的这个 西安市碑林区图书馆建设项目 要建在地下!墙皮破损,电线裸露,没个好模样,人手就我和馆长小宁两个人。 小宁说买书的事情全听我的。书商纷纷发来书目,但我发现得自己动手编一个更适合本区读者的书目出来。我们的馆小,书少,这恰恰困难 稍微买偏了,就会大量被闲置。 碑林区是市中心商业繁华区,周末常有家长带小孩子来附近逛街,应该加大文学书和少儿书的占比。附近有全国最大的石碑博物馆,展出的不是绘画或者器皿珠宝,而是 字 。这个地方离我们图书馆步行只有几分钟,应该设立一

    • ¥34.8 ¥58 折扣:6折
    • 小镇做题家:出身、心态与象牙塔(当当独家签名本;他们拼尽所有,只为换得普通的剧本;教育社会学学者10年追踪研究2000人
    •   ( 2517 条评论 )
    • 谢爱磊 著,北贝 出品 /2024-05-01/ 上海三联书店
    • 在今天,我们还可以相信 知识改变命运 吗? 在主流话语中,励志故事是唯一的答案,而本书要讲述的,则是另一个。 自2013年起,学者谢爱磊对中国四所精英大学的近2000名学生开展追踪研究,其中近28%的学生来自农村和小镇。他们从千万人的分数搏杀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口中的 小镇做题家 。 迈入校门的刹那,出身的差异一并涌现。城市与乡村、贫穷与富有、丰饶与贫瘠 在陌生的文化世界里,他们进退维谷,饱受匮乏、隔阂、分裂、迷茫与孤独的煎熬。想要摆脱过往的烙印,要经历撕裂般的成长与重塑。而这,不过是漫长的社会阶梯攀爬的第一步。 作者结合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对 小镇做题家 的家庭背景、学业表现、社会适应、就业出路等情况作出客观全面的分析。本书以通俗的语言、翔实的数据、生动的案例,结合受访者口述,呈现农村与

    • ¥46.2 ¥68 折扣:6.8折
    • 中国在梁庄(新版)
    •   ( 16205 条评论 )
    • 梁鸿 著,理想国 出品 /2020-10-01/ 台海出版社
    • 作家梁鸿在其生命困顿匮乏之时,重返故乡,探访梁庄生活内部的驳杂与丰沛,叙述梁庄生命个体的迁徙与流转。前后历时五年,铸就《中国在梁庄》与《出梁庄记》,关于每个人都在沦陷的故乡,关于每个流落在外的异乡人,关于早已隐没在时间长河中的温柔与哀痛。《中国在梁庄》,经过五个月的调查采访,还原了梁庄近四十年来的变迁史,记录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真实的生活场景和他们面对的现实困境:比如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 性福 的危机 记录了中国的转型之痛、乡村之伤。

    • ¥39.4 ¥58 折扣:6.8折
    • 一个人最后的旅程(著名学者上野千鹤子新作,挑战老龄化社会无解困境)
    •   ( 9376 条评论 )
    • [日]上野千鹤子 著,任佳韫魏金美 译 /2021-10-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继女性问题之后,上野千鹤子关注的又一个重要的社会领域。与女性一样,作为庞大的弱势群体,老年人的生活在经历了长期的被忽视之后,终于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这个超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的晚年是否可以在家中安度?他们与子女的关系究竟如何?社会医疗和保障机构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上野千鹤子通过深入的社会调查和思考,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养老规划方案。她在分析了老后居家看护医疗状况以及多位临终者的实际案例后,主张即使没有亲友,或是身患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也能选择一个人居家养老临终,有尊严并安心地走完人生后的旅程。 本书详细解答了老年人应该如何实现居家养老,是一本相当实用的晚年居家养老规划书。本书是写过希望临终前能有完善规划的人的,同时也写给那些想要让家人走

    • ¥39.4 ¥58 折扣:6.8折
    • 奇石:来自东西方的报道(译文纪实系列·陌生的中国)
    •   ( 1039 条评论 )
    • [美]彼得·海斯勒李雪顺译 /2014-04-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本书是《纽约客》专栏作家海斯勒的新作,也是他在《纽约客》上的 中国来信 专栏的文集。本书精选了何伟十年来在《纽约客》发表的十几篇侧写当代中国的报道,从*早写广东的《老鼠汤》,到*近他回到美国后的《西行记》,充分表现了何伟这十年来对当代中国观察的独特视角和认识,其中有些篇目国内读者十分熟悉,比如《遍走长城》、《胡同姻缘》等等。 如果你不认识何伟,就请从这本《译文纪实 奇石:来自东西方的报道》开始。 如果你已经读过《江城》、《寻路中国》,甚至是《甲骨文》,那么,更不应该错过何伟的这颗 奇石 。 一个作家的笔,要如何赶上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从2000到2012,3个国家,12个家,24个故事。 终于,在何伟的笔下,你不仅能读到奇形怪状的中国。 徒步长城,甲骨冰冷。从江城到新城,当年的艾米莉,已然成了大姑娘。

    • ¥33 ¥55 折扣:6折
    • 出梁庄记(2023新版)
    •   ( 318 条评论 )
    • 梁鸿 著,理想国 出品 /2023-03-01/ 台海出版社
    • 作家梁鸿在其生命困顿匮乏之时,重返故乡,探访梁庄生活内部的驳杂与丰沛,叙述梁庄生命个体的迁徙与流转。前后历时五年,铸就《中国在梁庄》与《出梁庄记》,关于每个人都在沦陷的故乡,关于每个流落在外的异乡人,关于早已隐没在时间长河中的温柔与哀痛。本次率先出发的是《出梁庄记》,《出梁庄记》是作家梁鸿继《中国在梁庄》之后集中书写离开梁庄去外地打工的父老乡亲生存状态的非虚构作品。此书由梁鸿探访10余座省市、400余位打工者,以200万字图文资料整理撰写而成,是 梁庄 范本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细节的观察。

    • ¥49 ¥72 折扣:6.8折
    • 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
    •   ( 2990 条评论 )
    • 李培林 /2019-11-05/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非常独特的社会现象,从一个窗口透视了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坎坷、神奇和多样性。一个由血缘、地缘、民间信仰、乡规民约等深层社会网络联结而成的村落乡土社会,其终结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其间必然伴随着产权的变动、社会网络的重组以及利益和价值的冲突。村落的终结是社会巨变的缩影,对于整个中国来说,这种巨变可能要持续很长时间。本书的写作以2003年在广州城中村的调查为基础,梳理城中村变迁与改造的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城中村改造的制度建设路径,力图使城中村去 污名 化并成功转型为现代城市社区,参与塑造城市的未来。

    • ¥36.7 ¥54 折扣:6.8折
    • 理想国纪实13:谁住进了养老院: 当代中国的“银发海啸”与照护难题
    •   ( 941 条评论 )
    • [美] 葛玫 /2023-04-01/ 上海三联书店
    • 生育率的降低、预期寿命的提高和家庭结构的改变,让养老成为当下中国老年人和中年人必须应对的一大难题,一场 银发海啸 呼啸而来。 这是一部针对中国养老机构的民族志调查报告。作者将中国传统的养老观念与照护理论相结合,从时间维度描述中国经历的养老形势变化,从空间维度展示不同形式的养老机构,分析当下养老困境,剖析老年人、家属及照护人员面对的衰老、死亡和照护难题。 基于在云南昆明历时13个月的实地调查和采访,作者从老年人视角呈现了衰老和照护的日常。以对老年人过往和当下经历的记述,揭示视自身为 累赘 的住进养老院老人的身体和心理感受;以在养老机构所见的人际交往,展现复杂的关系网络,探讨影响照护的多重关系视角。

    • ¥32.6 ¥48 折扣:6.8折
    • 她力量:独立女性的婚恋成长课
    •   ( 278 条评论 )
    • 晏凌羊 /2023-12-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从小,我们会接受这样的一些规则:女人不如男人,也永远不要幻想跑到男人前面。男尊女卑了那么多年,这种意识像是废弃房间中的霉味一样,每个人的衣服上、头发上甚至灵魂里,或多或少都被沾染到。可是,社会发展到今天,女人们不是必须 靠男人 才能赢得自己想要的一切。我们可以不当 讨要者 ,我们也可以成为 创造者 。 作为女性,有幸生活在这个比以前更平等的时代,我们更该自立、自强、自尊、自爱,刷新大众对我们女性的认知。我们永远不要迎合 以弱为美 和 以攀附为荣 的审美体系和价值观, 要抢占各领域的社会资源和话语权,阔步迈向独立自强的新征程。

    • ¥32.6 ¥48 折扣:6.8折
    • 乡村的视角: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若干问题解读
    •   ( 714 条评论 )
    • 贺雪峰 /2024-01-20/ 大有书局
    • 《乡村的视角》分为五章,总论,讨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关系。重点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讨论了二者的条件性和过程性,尤其区分了战略目标和阶段目标之间的本质差异。第一章,阐释城乡差距与城乡差异的问题。城乡之间存在差异,但并非所有差异都是差距。第二章,讨论了中国区域差异问题,避免当前理论和实践部门常常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混淆的问题。第三章,聚焦构成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战略支点的县域经济问题。第四章,关于乡村养老,是关于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具体实践建议。 该书主要站在乡村的视角,这样的角度与主流视角有所差异,构成了主流的、自上而下视角的重要补充。

    • ¥34.7 ¥56 折扣:6.2折
    • 脑科学前沿译丛:老化认知与社会神经科学
    •   ( 95 条评论 )
    • 安吉拉·古切斯 /2023-12-01/ 浙江教育出版社
    • 本书是脑科学前沿译丛中的一册,是一本介绍衰老如何影响大脑的前沿著作,面向具有一定心理学或神经科学知识的读者。这本书采用了一个综合的视角,涵盖了记忆、认知、认知训练、情感和社会过程等主题。这些主题包括考虑个体差异和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症)对大脑功能随年龄的影响。尽管许多衰退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但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显示,大脑的可塑性和适应性是正常衰老的一种功能。这本书就是本着这样的观点写的,强调神经科学方法丰富及其如何改变人们对衰老的思考。

    • ¥49 ¥79 折扣:6.2折
    • 脑科学前沿译丛:成瘾神经科学
    •   ( 155 条评论 )
    • 弗朗西斯卡?马普亚?费尔贝 /2023-06-09/ 浙江教育出版社
    • 脑科学前沿译丛引进翻译国际脑科学前沿研究成果,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脑科学事业的发展,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译丛由我国脑科学领域著名学者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李红、北京大学麦戈文大脑研究所教授周晓林、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部长罗跃嘉领衔翻译。本书为译丛的一册,作者弗朗西斯卡?马普亚?费尔贝介绍了成瘾研究的概况,包括经典理论和当前的神经科学研究,并且深入探讨了该领域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在过去的十年里,神经科学研究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成瘾的大脑机制的理解。本书的出版让读者可以了解成瘾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该学科的最新研究技术和实验范式。

    • ¥49 ¥79 折扣:6.2折
    • 后真相
    •   ( 352 条评论 )
    • [美]李·麦金太尔/著 张美华相欣奕/译 /2023-10-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究竟何为后真相?是自说自话的观点、多数民众的错觉,还是政治操纵的工具、明目张胆的谎言?这个世界存在真相吗?我们还能相信什么? 从否认关于吸烟、疫苗、进化论和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到认知偏差的心理根源,从社交媒体塑造的信息孤岛,到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观点,本书追溯了后真相现象的形成根源,揭示出后真相的本质:它是一种信念至上的断言,其危险之处在于,制造者迫使他人接受观点而无视证据,使人们陷入脱离现实的风险。因而,真相重要,一如既往。当有人试图蒙骗众人,我们仍可以决定如何应对,能否及时明察真相,也取决于我们自己。

    • ¥30.9 ¥49.8 折扣:6.2折
    • 发明男性气概(“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对女性的严酷命运进行了剖析,“发明男性气概”则对男性的天赋使命做出了判断)
    •   ( 2006 条评论 )
    • [英]大卫·D. 吉尔默 /2021-01-12/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性别是天生的,但性别特质也是人生来就具备的吗?男性生来就是大胆、勇猛而好斗的吗?男性天生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什么?为什么说男人真的不容易? 本书正是解开谜团的颠覆性作品。作者通过充分的人类学证据证明了男人并不是天生不同于女性的,后天的环境因素和文化影响是塑造男性气概的关键所在。在本书中,作者带领我们前往世界各地探寻男性气概的源头和肇因。我们可以看到,环境和文化对男性气概造成的压力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为了群体的生存,为了个人受到认同,男人必须拥有一些气概特质,其中包括了坚强勇敢、富有侵略性、禁欲以及追求性快乐。 既然社会的存续需要男性气概的出现和存在,那我们可以合理地推导出的结论是:没有这些男性气概,社会将会失范,进而在环境和外界的压力下崩溃。所以,具有男性气概的男人是必不可

    • ¥42.2 ¥62 折扣:6.8折
    • 泡沫时代:日本迷失的原点
    •   ( 381 条评论 )
    • [日]永野健二 /2023-08-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泡沫经济鼎盛之时,日本以2200亿日元在纽约的黄金地段轻松买下洛克菲勒中心;这一辉煌如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陷入大萧条,萎靡不振整整20年。 是谁将日本经济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日本传奇记者永野健二,回顾在泡沫时代一线采访的亲身经历,从泡沫经济 胎动 之时下笔,纵览全局,梳理日本政界、商界,甚至黑社会势力盘根错节的因果;他手握独家资料,近距离揭露企业家、政治家们的野心抱负与内幕交易。 利欲熏心为泡沫经济推波助澜之人、在一本万利面前迷失自我之人、于席卷全民的狂热中坚守良心之人 他以搅动时代风云的弄潮儿们为线索,深入撼动历史进程的大事件内部,再现日本经济十年的跌宕起伏。 比小说更精彩的泡沫经济诡谲现实,看破资本主义背后的繁荣陷阱,深刻反思日本泡沫时代的警世之作!

    • ¥37.1 ¥59.8 折扣:6.2折
    • 给年轻女性主义者的二十二封信
    •   ( 722 条评论 )
    • [美]菲利斯·切斯勒/著 汪丽/译 /2023-10-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什么是女性主义? 在 后 女性主义时代如何培养强大的自我? 需要为此做出改变的爱就不是真爱? 本书是美国第二波女性主义浪潮领军人物菲利斯 切斯勒,向下一代女性主义者传达的富有远见的信息。 切斯勒采用书信的形式,将自己对女性主义的源起、发展及未来的思考,向年轻的、刚刚觉醒的女性主义者娓娓道来。叙述口吻亲切自然,简明直白,分析探讨了性别、家庭、婚姻、成为母亲的选择、女性独立、权力经济学等问题,为初步觉醒的女性主义者答疑解惑,指明方向。

    • ¥42.2 ¥68 折扣:6.2折
    • 行走的社工:专业·爱·成长
    •   ( 462 条评论 )
    • 任敏 /2021-1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专业如何服务于生活?本书以 专业认知 生活实践 自助成长 助人建议 的逻辑呈现生活中的专业行动案例。其中,行动涉及三类议题: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如何应用于实践并从中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技术如何帮助我们改善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如亲密关系、朋友关系、室友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亲子关系,乃至与自己的关系;如何以专业思维对待儿童,助其成长。这既是一本行动教学案例集,可辅助社会工作教学,也是一本故事性的生活导引书,可启发公众依专业行动,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 ¥46.9 ¥69 折扣:6.8折
    • 阁楼生活:城市变迁中的文化与资本·城市研究系列
    •   ( 229 条评论 )
    • [美]莎伦?佐京 (Sharon Zukin) /2020-10-14/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 在19世纪阁楼建筑肮脏的铸铁立面背后,一种优雅的生活风格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纽约苏荷区发展起来。这种将城市作为消费模式的生活风格与艺术家的存在联系在一起,他们的 偶发艺术 、表演和工作室空间形塑了对城市中心美好生活的感知。本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即纽约市下城如何变成一个 场景 ,阁楼公寓如何变成热销商品,投资者、公司和贵族精英如何从去工业化的曼哈顿中获利并以 生产的艺术模式 填满它。

    • ¥32.6 ¥48 折扣:6.8折
    • 新时代调查研究之道
    •   ( 191 条评论 )
    • 中共中央党校科研部 著 /2023-09-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紧密结合正在全党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吃透中央下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精神的基础上,针对调查研究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因应解决之道。其中,既讲到了调查研究的方法论、辩证法,又讲到了调查研究的“六类型”“四实经”,既讲到了调查研究的“问题单”,又讲到了调查研究的“十禁忌”,既讲到了调查研究的“群众尺”,又讲到了调查研究的“任务书”,本书提出的这些方法和原则都极具指导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取得有实际意义的成果具有一定指导作用,是一部应用性强的不可多得的关于调查研究的通俗理论读物。

    • ¥44.2 ¥65 折扣:6.8折
    • 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
    •   ( 1942 条评论 )
    • [美] 乔纳森·克拉里 著,许多 沈河西 译 /2021-05-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随着资本主义扩张而兴起的24/7体制,并非一个空洞的流行语,事实上,它正在消弭白天与黑夜、现实与梦境、工作与休息、公共与私人、机械与人类之间的界限。在24/7体制下,既没有暂停键,也没有关机键,我们被裹挟其中,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停运转。它*终侵蚀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导致注意力涣散、感知力受损、记忆和做梦的能力丧失。睡眠是人类不可削减的需求,是抵抗24/7体制仅存的一道屏障,也是资本主义*无法消灭的 自然条件 。如果睡眠不再,人类将何去何从?

    • ¥31.2 ¥48 折扣:6.5折
    • 西方旅行者的中国书写:1840-1940 A Century of Travels in China
    •   ( 359 条评论 )
    • 顾德诺 /2023-03-01/ 上海教育出版社
    • 西方旅行者的书写塑造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形象,而他们对中国的先入之见也影响了自己看待中国的方式。本书探讨了从鸦片战争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多位知名的旅华游记作者在不同主题上对中国的印象,从书写中国的城市和风景,到欧洲人身处中国时所写的作品。通过研究不同的旅行者从各自的视角所描绘的这个古老传统大国,展示了西方人眼中的近现代中国是怎样的,以及当时的中国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做出各种适应现代化的努力。研究者通过对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游记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使读者得以更透彻地了解这些游记的背景、角度和思想。

    • ¥42.2 ¥68 折扣:6.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