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编纂的艺术与技巧》这部词典学专著,大家并不陌生,因为该书的版于1984年分别由美国和英国出版社出版,想必不少辞书爱好者都读过这本书。第二版在2001年出版,笔者于次年看到此书,觉得它在版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改进,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于是,便让博士研究生田兵撰写了此书的概要,于2002年10月把概要交给商务印书馆周洪波先生,并提出翻译出版的意向;商务印书馆很快便立项并谈好了版权。周先生的工作效率之高,令人吃惊。但由于本人事务繁多,加之其他种种原因,直到2003年11月才着手翻译,这里我们谨向读者和出版社表示歉意。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词典编纂艺术与技巧》翻译、校对工作,以中文版的形式奉献给广大辞书工作者和爱好者。 《词典编纂的艺术与技巧》第二版是Sydney l Landau几十年词典编纂实践的总结,他
本书作者根据多年的编辑工作经验,将在报刊、电视媒体以及社会上常见的容易用错的字和词以及语法修辞上的毛病,汇集起来,进行系统整理,按首字母顺序分类编排,逐一加以详细的查考和辨析,有利于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和规范。
《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第二版),以专题理论和个案研究为主体框架,框架保持了版的面貌,第二版在内容上作了适当修改和增添,例如,对版出版之后,十五年来的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作了总结,对错误的地方进行了修正,增补了参考文献,个案研究部分也新增了内容。《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第二版),作为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领域的部专著,版的内容代表了当时大陆学者对有关理论问题和个案研究的看法和水平,第二版延续了这一著述特色。
本书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结合,注重多种理论方法的综合运用,注重典型与非典型的对照,重视常规与变异的共现,以受事成分的句法投射机制为线索来打通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之间的联系,是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一方面,这对句子的分析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也有助于我们对汉语语法的全面认识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投射》的有关研究成果也可以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汉语的句子结构和语义解释之间的映射关系,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有直接的应用价值。此外,句法和语义对应规律的研究,对于自然语言的计算机理解和生成,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否定和否定辖域在语义系统和语法系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两条脉络贯穿论文的理论研究和习得研究:在语法系统内部,体现为“否定一否定辖域”;从语言使用者角度,体现为“成人语法一儿童语法”。本书以否定辖域问题作为切人点,在成人语法和儿童语法的研究中实现了两个“统一”: 个“统一”:就否定辖域问题,实现了对汉语成人语法和儿童语法的统一描写。 本书提出了对汉语儿童辖域知识初始状态的假设,建立了早期儿童和成人进行辖域判断的原则系统,揭示了儿童辖域知识发展的过程。 个“统一”的实现为以下建立在普遍语法基础上的重大理论假设提供了有力支 持: ,儿童和成人对语言的假设都受到普遍语法的制约;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是一个在普遍原则指导下的参数设置过程; 第三,语言发展过程具有连续性的特点
《扬雄集》是西汉著名学者扬雄的别集,所收的作品体裁多样,内容丰富,以《扬雄集》为词汇研究对象,可以为全面认识扬雄撰述中的词汇面貌提供参考。扬雄处于两汉之交,两汉之交正是词汇复音化加剧的时期,《扬雄集》是这一时期典雅书面语(即文言)词汇系统的代表作品,尽管对现实语言的反映较为滞后,但汉代的新兴成分却时有所见。本书对《扬雄集》复音词进行了详尽的描写和分析,对新词新义作了积极的挖掘和分析,同时对成语和疑难词语进行了考释,从而据此揭示出两汉之交文人书面语词汇的基本面貌以及《扬雄集》词汇在汉语复音化进程中的地位。本书还从增补词条、修正释义、补充义项、提前书证等几个方面说明了《扬雄集》词汇研究对修订大型语文辞书的作用。本书为汉语词汇史研究、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修订及《扬雄集》的进一步
本书是世界范围内的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经过字处理、词处理阶段之后进入句处理阶段。句处理的核心问题是让计算机理解并生成自然语言的句子。词汇-句法语义的衔接,是句法结构生成和理解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