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文章,值得读、需要读。 毛泽东的为文表达,包括措词、断语、修饰、口吻、文风,早已是中国当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文章中的才思、智识和卓见,也早已是弥足珍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本书作者多年来悉心研究毛泽东的写作之道,倾力探究毛泽东的文章密码和语言魅力,用功甚勤而有心得,且能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向毛泽东学习写文章,学立意,学章法,学变通,学才情,学言之有物又放诸四海,学超拔高迈又实事求是,所学必有裨益。 毛泽东文章之道,诚为为文者所必习。
暂无内容简介。。。。。。
《汉语史学报》是我国中古、近代汉语研究领域的一套重要的学术研究丛书。出版以来,已经在语言学界、汉语史界形成了较大的影响。收入的文章内容包括汉语词汇史研究、汉语音韵史研究、古籍校勘、专书研究等,反映了汉语史研究领域的 新成果。
《近代汉语研究.第3辑》由河北大学传世字书与出土文字研究中心编
《匡谬正俗》是《四库全书总目》小学类训诂之属所收的唐代著作独篇,是颜师古《汉书注》外的又一代表作,全书八卷,182条,前四卷论诸经训诂音释,后四卷论诸书字义、字音及俗语相承之异,考证极为精密。古人考辨小学之书,大多失传,除颜师古祖父颜之推《颜氏家训》的《音辞》《书证》两篇外,时间之早当属本书,唐人已 重之,后世 是训诂家 之书。 严旭博士对传世《匡谬正俗》9种主要版本作了详细的校勘,以《雅雨堂丛书》本为底本,罗列异同,判别是非优劣,对相关之序跋亦并蒐罗,附录于后。 《匡谬正俗疏证》对全书182条逐条作了校勘注释,疏通考证,阐明颜氏之学,也考辨了语言文字学的许多重要问题。疏证者综合百年来六朝三唐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中字音、字义、俗语的研究成果,对颜师古所谓之谬之俗的缘由,作了爬梳;并
《汉字字源入门》(修订版)一书系利用汉字起源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辅助资料的 部著作。该书英汉双语,图文并茂,通过讲解近千个可以构成汉字组建和偏旁部首的象形文字,使外国人学汉字 加有趣、高效。该书出版25年来畅销 ,长销不衰。 此次修订系该书面世以来 修订。作者采用了现代统一码(Unicode)技术制作,读者根据编码即可方便快速将字头汉字录入电子设备,便利没有任何汉字基础的读者录入汉字。
邢福义先生是我国语言与语言教育界的知名学者,其出版的著作、发表的文章众多,其许多观点对我国语言学研究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余瑾等著的《广西平话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及广西区社科规划办项目资助成果。广西“平话” 的系属历来是方言学界的热点课题,焦点就是平话与 粤方言的关系。本书是部全面系统研究广西平话 的专著,学术价值可以归纳为四点:一是高度重视语 言事实。面上的广泛调查与重点扎实深入调查相结合 ,涉及的语言材料丰富;二是高度重视比较研究。本 书在获取大量、深刻的语言事实的基础上,从语音、 词汇、语法三方面对平话和粤方言进行深入的比较研 究,重视运用先进理论对语言现象的阐释,为平话的 定性提供了坚实的证据基础;三是重视从文献资料钩 稽语言和人文历史证据;四是平话问题的研究与其系 属的定性对粤方言史研究意义重大。
本书是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师范大学语言资源开发研究中心”主办的、定期出版的语言学学术集刊,主编为“长江学者”邢向东教授。《中国语言》刊发的学术成果内容主要涉及汉语方言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国境内语言现状的调查和保护研究、语言文化研究、语言政策研究等。本书以促进语言资源的研究开发和保护为宗旨,通过编辑、刊发语言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时、全面地追踪中国语言资源的使用现状,探讨语言研究的发展前沿,展现语言资源的保护价值和学术成果,向政府和社会建言献策。
南朝梁顾野王的《玉篇》,是中国传统小学的重要著作。唐孙强增字减注,成“唐玉篇”,宋真宗年间,陈彭年在孙强本基础上修成《大广益会玉篇》,此后繁衍滋生,形成“玉篇书系”,在汉语史、辞书史、汉字传播 发挥了重要作用。
《《贤愚经》词汇研究》以北魏平城时期汉译佛经代表性典籍《贤愚经》词汇为研究对象,穷尽描写了其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张忠堂,男,1968年2月出生,山西长治人,教授,文学博士,民革党员。
本论文集涉及文字发生与早期文字、文字性质与构造、文字关系与传播、东巴文研究、文字研究与文化。文字发生与早期文字方面,重新思考了早期文字的定义、分期,指出了以后还可以进一步做的工作,提出了初始早期文字阶段。通过坡芽文字、他留文等材料的研究,呈现了早期文字研究的意义。文字性质与构造方面,提出了“拼盘文字”术语,分析了一些传统术语的分别。东巴文研究方面既有对东巴文研究的宏观思考、也有对文字演变规律的探讨及具体文字考释。还收集了反映王元鹿先生治学历程与治学经验的访谈,以及王先生为近些年出版的普通文字学与比较文字学论著所作序跋及其他学者为王先生著作所写书评。
本书上编运用田野调查法、描写语言学和语言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全面描写湖南赣语的语音面貌,探讨各个音韵现象的演变,并根据差异性的音韵特点,把湖南赣语分为四片:岳醴片、攸炎片、耒洞片和永资片。依据湖南赣语与周边方言共有成分的性质,讨论湖南赣语的形成,认为,来自不同时期和地区的江西移民方言奠定了湖南赣语的基础,而方言或语言之间的接触是湖南赣语形成的另一主因。根据交界地带方言的特点——混合性和过渡性,探讨目前归入赣语的部分方言的归属,认为,华容方言、永兴方言和资兴方言可以归入混合型方言;岳阳县方言和安仁方言可以归入过渡型方言;攸县方言、茶陵方言和炎陵方言宜归入客家话。附录提供了39幅湖南赣语音韵特点分布图。下编排列了湖南赣语16个方言点2 630字的读音。结语部分简要概括了全书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