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国医大师张灿珅教授《中医古籍文献学》的修订版,包括中医古籍文献的源流与流别、书名与篇名、书体结构、文体、文字、标记符号、载体、著录、校勘、注释、类书与丛书、聚散与辑佚、辨伪等有关内容。旨在结合一般文献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内容介绍中医文献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及基本的研究方法等。历史地、客观地反映中医古代文献的基本情况与基本面貌,系统地、科学地总结与概括中医古代文献研究与古籍整理方法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及基本的研究方法。
《安徽文献总目(1911年以前)》是旨在全面著录历代皖人各类著述及版本情况的目录类工具书。全书总字数在一百二十万字左右,用繁体竖排,有传统专名号,附书名、著者索引。其主要内容及体例如下:著录自先秦至1911年间安徽历代学者、文人所撰述、辑录的相关文献以及其他安徽地方文献。为系统反映皖人著述全貌,历史上曾出现过的文献,不论存佚,全数收入。以朝代为顺序辑录,同一时代者则以姓氏笔划为序排列。每一作者,著录其所有著述名称,注明出处。同书异名、卷篇有异均单独列出,加 又 别之。凡现存著述,罗列其各种版本及收入丛书等状况,如遇珍稀善本、稿本、抄本、精校本等,则尽可能则注明现收藏单位。附有 书名索引 、 著者索引 ,用文史工具书通用的四角号码检字法,字头之拼音与笔画也转化为四角号码附入,以方便使用者。
因日常工作之需,我们为《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制了书名索引。为使其发挥更大作用,我们愿将其公诸于世,为古籍界同仁提供便利,以免躬亲翻检之劳。 考虑到利用书名索引的实际需要,我们将稿本的全文作为书名索引的附录附其后,并对稿本的类目顺序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为节约篇幅缩印成上下栏版式。
敦煌吐鲁番中医药文献,是指敦煌藏经洞与吐鲁番周边地区出土文书中的中医药文书及相关内容文书。这些文书形成约一千年前或稍晚时期,总数约有二百多件。本书选取了其中保存较好的一百多件进行研究。书稿内容分总论和分论两大部分。总论是对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研究作全景式的描述,举例揭示本研究范围的主要难点与存在问题。分论主体为各卷子(部分为缀合后的卷子组合)逐件录写、校勘、注释,并在每个卷子开头处列表记载该卷子的基本信息[内容属性、文件数、占有行数、形制、大小、缺损情况、避讳字、不避讳字、拟抄成年代等内容,并列入马继兴《敦煌中医药文献辑校》各卷号拟名和酌情举出其他已出版著作中同卷异名的情况]。
本书以“同人性”为主要标准确定七月派各类出版物,从理论主张,讨论与批评,发刊词、前言与后记等,明信片与座谈会记录,七月派刊物与丛书目录,《七月丛书》,七月派回忆录选辑和七月派研究资料目录等八方面系统整理了文献,真实地反映了七月派发生、流变的历史面貌,是国内较为全面的七月派研究资料著作。 本书所收材料主要取自初发表或出版的报刊或书籍,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编者以这些原始资料为依据,对此前七月派相关文献中的错漏进行了仔细考订与校正。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教师、学生研究、了解七月派的重要工具书。
《廣州圖書館藏可居室文獻圖録》为广州图书馆所藏中国当代学界通才式学者王贵忱先生文献的一种展示方式。“可居室”为王贵忱先生书斋名。王贵忱先生学问淹贯,富于收藏,。其学术研究博涉文献、古泉、金石、历史、考古、书画艺术等多个领域,所藏图籍、钱币、金石、书画等蔚为可观。是书就广州图书馆所藏其文献资料来具体展示其在文献版本学方面的收藏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