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超大模型为基石的人工智能如ChatGPT的出现的今天,各类知识不仅唾手可得、且其专业性可与一般专家比肩。在人类历史上,恐怕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急迫地需要重新定义学习。 《精准学习》打破了神经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边界,为我们揭示了人脑的自然学习法则,阐释了人脑的学习能力相较现行人工智能的优势,提出了高xiao学习的4大核心支柱。迪昂用丰富且富有创新性的实验及示例,将深奥难懂的认知与脑科学知识,以大众看得懂的方式娓娓道来。为人工智能、教育、医学领域带来关键应用指导,提供了一个再次激发人类潜力的学习方式。 如果你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这本书让你直达顺应孩子学习天性的本源,掌握指导孩子学习的根本法则;如果你是终身学习者,这本书能让你明白学习的底层逻辑,重新认识学习,从而更好地学习、
如何应对焦虑障碍的身体症状? 如何自助式稳定情绪? 如何缓解思维反刍? 如何恢复睡眠? 为什么康复那么难? 为何正念练习有效? 你关于焦虑障碍的所有疑问,都将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艾瑞克 伯恩,美国心理学家,上个世纪50年代创立了沟通分析心理治疗流派,他所提出的沟通分析治疗体系在后世心理治疗、人际交往和教育等多个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人生脚本》既是一本专业的心理学书籍,也是一本关于成长和自我发现的人生指南。艾瑞克 伯恩在本书中提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遵循预先设定好的脚本进行,而这个脚本在人们幼年时便已成形。 本书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用的建议,引导我们学会如何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找到那些被遗忘的梦想和发掘自我的潜能。审视自己的人生脚本,理解那些看似偶然的决策和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发现那些被忽视的潜能和可能,去探索自我,去理解他人,与他人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去接纳多样的生活,这正是阅读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亲密关系与泛泛之交有什么区别;大丈夫与小女子真的般配吗;吸引力的秘密是什么;男人与女人真的是不同的动物吗;同性恋真的是由基因决定的吗;单亲家庭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离婚吗……什么是爱情?它由什么构成?能持续多久?两性在发生一夜情及选择终身伴侣上有什么差异?爱情和性欲是由不同的脑区控制吗?亲密关系满足的秘诀是什么?有什么方法能让婚姻持续一生?米勒教授在《亲密关系》中回答了这些问题,尤其澄清了通俗心理学所宣扬的经验之谈,甚至错误观点。 《亲密关系》汲取了社会心理学、沟通研究、家庭研究、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演化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及家政学等学科的近期新成果,研究实践和理论建构并重,学术标准与大众兴趣兼备。全书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语言生动、启发思考,既通俗易懂,读来轻松愉快,又科学
从嗷嗷待哺到垂垂暮老,如何料理好桩桩烦心事,越活越有意思? 从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到购物瘾、传统节日综合征、空巢综合征,这些正统或不正统的心理问题又该如何应对? 有没有可能将这些问题的答案汇集成一份触手可及的资料,供人们随用随取? 10位韩国一线心理精神科专家接下挑战,将多年来患者常见的问题整合筛选,以人的一生成长为线索,采择出近200条对东亚家庭*价值的条目,运用自身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技巧作出解答,*终完成这一 家家的心理急救医药箱 。书中既有言简意深的宽慰,又有条理清晰、步骤明确的应对方案,能帮助读者走出心理误区,科学解决自身问题,拥有更健康、更美好的人生。
本书介绍了如何将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应用于7—18岁儿童和青少年来访者,从而为应对各类焦虑障碍和心境障碍日益凸显的年轻化趋势,以及多种情绪障碍普遍存在共病的现象,提供了高效、灵活的认知行为取向视角。 本书以及配套的《儿童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自助手册》和《青少年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自助手册》,针对这两个年龄段来访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开发了不同于成人的治疗模块,且为治疗师应该如何与家长开展工作提供了细致的指导。不但让来访者 在治疗过程中受益良多,更能让治疗效果延续到治疗之外的日常生活中。
亲密关系与泛泛之交有什么区别;大丈夫与小女子真的般配吗;吸引力的秘密是什么;男人与女人真的是不同的动物吗;同性恋真的是由基因决定的吗;单亲家庭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离婚吗……什么是爱情?它由什么构成?能持续多久?两性在发生一夜情及选择终身伴侣上有什么差异?爱情和性欲是由不同的脑区控制吗?亲密关系满足的秘诀是什么?有什么方法能让婚姻持续一生?米勒教授在《亲密关系》中回答了这些问题,尤其澄清了通俗心理学所宣扬的经验之谈,甚至错误观点。 《亲密关系》汲取了社会心理学、沟通研究、家庭研究、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演化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及家政学等学科的近期新成果,研究实践和理论建构并重,学术标准与大众兴趣兼备。全书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语言生动、启发思考,既通俗易懂,读来轻松愉快,又科学
本书是一本揭示人类潜在种种心理效应的心理学通俗读物,其中*有代表性的即 墨菲定律 。与此同时,从自我认知、经济管理等方面入手,作者引出了数十条对现代人工作和生活有诸多影响的心理学、管理学定律、法则,比如沉锚效应、瓦伦达效应、霍桑效应、洛克定律、凡勃伦效应等。将一个个看似艰深、晦涩的定律、法则阐释得透彻明了,对人们正确理解人性、理解社会有着十分有益的启示。本书语言流畅,案例丰富,对于读者拓展认知心理,改善思维方法,提升生活、工作格局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约翰·鲍尔比著的《依恋三部曲(第1卷依恋)》是作者依恋理论系列的第一卷。本书详细探讨了母婴关系的本质,从对本能行为的讨论开始,结合许多其他研究者的文献,列举了很多非人类哺乳动物母亲和幼崽的依恋关系,进而推及人类的依恋模型。研究表明,婴儿与抚养者(主要是母亲)的依恋关系对其一生的情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人父母者应充分了解如何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进而拥有幸福的人生。
马克思称之为“黑格尔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的《精神现象学》出版于1807年。其内容有三部分:①意识、自我意识、理性:考察个人意识发展的历程,相当于精神哲学中的主观精神。②精神:考察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和与之紧密相连的社会意识形态,相当于客观精神。③ 和 知识:考察对无限本身的认识,相当于 精神。在这个阶段,意识回顾已经走过的阶段,扬弃它们,使之成为自己的构成环节,经过艺术、 而在哲学中达到 知识。 译本由邓晓芒教授依据德文考证版翻译,书后附录了“德汉术语索引”和“汉德词汇对照表”。
约翰·鲍尔比著的《依恋三部曲(第2卷分离)》是作者依恋理论系列的第二卷。本书主要探讨了婴幼儿与抚养者(主要是母亲)分离的种种情况对其造成的影响。亲子之间的分离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分离的时间长短、分离期间是否有稳定的替代照顾者以及母亲的态度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鲍尔比认为,某些形式的神经官能症和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要么是由于剥夺了母亲的照顾,要么是由于幼儿与母亲人物的关系存在断裂点。母亲人物的存在或者缺失本身对于决定幼儿的情绪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译版序言 致中国读者 作者来信 前言 第一编社会思维 第1章社会心理学导论2 第2章社会中的自我32 第3章社会信念和判断76 第4章态度和行为118 第二编社会影响 第5章基因、文化与性别150 第6章从众和服从184 第7章说服222 第8章群体影响262 第三编社会关系 第9章偏见:不喜欢他人302 第10章攻击:伤害他人348 第11章吸引与亲密:喜欢他人与爱他人386 第12章帮助行为432 第13章冲突与和解474 第四编应用社会心理学 第14章社会心理学在临床领域中的应用516 第15章社会心理学在司法领域中的应用550 第16章社会心理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580 结语605 参考文献606 [美]戴维 迈尔斯(DavidMyers)自从获得爱荷华大学的博士学位之后,就在密歇根的霍普学院工作,成为心理学教授,并且开设
经常觉得压力山大,发愁事情永远没完没了? 想事情总是先想到消极的一面,每天负能量满满? 一遇大场面,就习惯性焦虑、失眠、不安? 凡事思虑过重,想太多,愁太甚,永远处在焦虑状态? 在这本具有可操作性的书中,两位心理学博士基于30多年的执业经验,为我们提供了8种焦虑自救良方,从理解自身的状态到学会控制思绪,从心流到超级思维,这些方法层层递进,抽丝剥茧般为我们破解无处不在的焦虑,帮助我们重获安全、自控、自在的生活。
.
《行为心理学1-3》(修订版)是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约翰 华生的传世名作。分为《行为心理学》《行为心理学2》和《行为心理学3》。本丛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整合了华生行为心理学作品中的思想理论和知识,将完整的行为心理学思想体系呈现在大家面前。 《行为心理学.修订版》一书详细介绍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约翰 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作者将心理学看做是一门纯粹客观的自然科学来研究,由人体、情绪和语言入手,进行精妙的分析和叙述。 《行为心理学2》从 行为心理学的起源 说到 行为心理学的现代发展 ,或是 行为心理的各种表达方式 ,做到了面面俱到、通俗易懂。该书以大量调研、实验数据为素材,对行为心理学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阐述,无论对于初学者还是内行人士都有着不小的裨益。 《行为心理学 3 》是关于儿童心理学分析的传世名作。
主题统觉测试(TAT)的独特魅力是帮助咨询师在心理服务领域中自由地往来于人的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洞悉人性,带人走出迷思和困惑,无限接近心灵的真实世界。TAT测试的用途主要表现在一是作为诊断工具,帮助咨询师理解来访者的人格特质并确定咨询计划和方向;二是作为理论原理和媒介,进行治疗心理;三是作为鉴别工具,帮助进行人才选拔。 《图片物语:主题统觉测试(TAT)心理案例分析》全面介绍了TAT测试,将TAT的所有图版都做了介绍,包括相关的主题故事,常见的故事分析方法,特异现象,作者把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和结论进行罗列比较,这对于学习TAT测试技术具有极大的帮助,该书不仅是学习TAT投射测试的良好教材和参考资料,也可以成为咨询师进行TAT测试的重要的工具书,帮助咨询师在使用TAT测试时更准确地进行解读来访者的故事。这既有利于推广
《小集团思维(决策及其失败的心理学研究)》研究内聚团队在决策过程中的小集团思维(groupthink),即人数不巨、成员相互熟悉、参与共同决策过程的团体在决策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方式。作者欧文·L.贾尼斯通过美国历 五个惨败的决策案例和两个成功的决策过程,分析、总结了这种思维方式的八个主要特征、产生的原因、后果以及避免的方法。作者认为小集团思维的症状包括:对小组实力、道德的高估,对外界相反信息的忽视,对对方 的负面刻板印象,对团队一致意见的维护、成员抑制自己和其他成员不同声音的出现,等等。从而造成对于备选方案和目标的不全面调查、对所偏好的选择会带来的风险缺少充分分析、缺少对一开始排除的备选方案进行再评估等集体的缺陷,导致决策失败。作者进而将“小集团思维”这种由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学交叉的研究方
E.布鲁斯·戈尔茨坦、詹姆斯·R.布洛克摩尔著的《感觉与知觉( 0版)》自1980年的 版出版以来,帮助莘莘学子走进了感知觉研究的大门,被誉为感知觉教材的“黄金标准”。如今,跨越近40年,本书已出到第十版,而作者始终以为学生打造一本易读、有趣、可视化的教材为宗旨,力求帮助学生理解丰富而前沿的知觉研究结果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系,用极富吸引力的研究故事揭露潜藏于感知能力深层的机制。 本书将带领你踏上一段有趣的感官之旅,去了解感知觉活动背后的迷人之处。它从知觉加工、知觉的神经加工以及知觉的皮层组织等心理生理基础开始,对客体与场景知觉、视觉注意、动作执行、运动知觉、颜色知觉、深度和大小知觉、听觉、听觉组织和定位、言语知觉、肤觉以及化学感觉进行了全面阐述,向读者展示了这些看似简单的感知经验背后那极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