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萧云从原图,乾隆四十七年奉敕补绘。云从字尺木,当涂贡生。《楚辞》之兴,本由图画而作。后世读其书者,见所征引,自天文、地理、虫鱼、草木与凡可喜、可愕之物,无不毕备,咸足以扩耳目而穷幽渺,往往就其兴趣所至,绘之为图。云从始因其章句,广为此图。当时咸推其工妙,为之镌刻流传。原本所有,只以三间大夫、郑詹尹、渔父合绘一图,冠子卷端。及《九歌》为九图,《天问》为五十四图。而《目录》《凡例》所称《离骚经》《远游》诸图,并已阙佚。《香草》一图,则自称有志未逮。核之《楚辞》篇什,挂漏良多。皇上特命肉廷诸臣,参考厘订,各为补绘。于是体物摹神,粲然大备。不独原始要终,篇无剩义;而灵均旨趣,亦藉以考见其比兴之原。仰见大圣人游艺观文,意存深速;而云从以绘事之微,荷蒙宸鉴,得为大辖之椎轮,实永被荣施
《中国四库学》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大学中国四库学研究中心、湖南省中国四库学研究基地、湖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的辑刊,每年两辑,旨在为四库学研究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阵地。每辑文章按照四库经史子集分栏,常设栏目有四库学综合研究、四库提要研究、经部研究、史部研究、子部研究、集部研究、文献整理等。 本书为第五辑,收录了無四庫館臣删改之“四庫底本”的認定一一《四庫提要著錄叢書》編纂割記之十一、《于文襄手札》的史料價值與整理說明、南京圖書館藏《四庫全書總目》殘稿编纂時間初探、論《四庫總目》编修過程中利用翁方綱提要稿的特殊現象、董康影印八行本《周禮疏》及其利用、清游智開與朝鮮使臣的交游作品考等。
《中国四库学》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大学中国四库学研究中心、湖南省中国四库学研究基地、湖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的辑刊,每年两辑,旨在为四库学研究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阵地。每辑文章按照四库经史子集分栏,常设栏目有四库学综合研究、四库提要研究、经部研究、史部研究、子部研究、集部研究、文献整理等。 本书为第五辑,收录了無四庫館臣删改之“四庫底本”的認定一一《四庫提要著錄叢書》編纂割記之十一、《于文襄手札》的史料價值與整理說明、南京圖書館藏《四庫全書總目》殘稿编纂時間初探、論《四庫總目》编修過程中利用翁方綱提要稿的特殊現象、董康影印八行本《周禮疏》及其利用、清游智開與朝鮮使臣的交游作品考等。
清厉鹗撰。南宋自和议既成以后,湖山歌舞,务在粉饰太平,于是仍仿宣和故事,置御前画院,有待诏、祗候诸官品,其所作即名为《院画》。当时如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等,有家之称。说者或谓其工巧太遇,视北宋门径有殊,然其初尚多宣和旧人,流派相传,各臻工妙,专门之艺,寅非后人所及。故虽断素残缣,收藏者尚以为宝。鹗臀撰《宋诗纪事》《南宋杂事诗》,于宋事为博洽。因胪考院画本末,作为《四库全书:南宋院画录》。首总述一卷。次自李唐以下凡九十六人,每人详其事迹,而以诸书所藏真迹题咏之类附于其下,叙次颇为赅瞻。其间如杨妹子题趟清献琴鹤图绝句,一以为马和之蠢,一以为刘松年画,诸书参错不同,此类亦未悉加考证。然其征引渊博,于遗阖佚事殆已采摭无遗矣。
《中国四库学》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大学中国四库学研究中心、湖南省中国四库学研究基地、湖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的辑刊,每年两辑,旨在为四库学研究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阵地。每辑文章按照四库经史子集分栏,常设栏目有四库学综合研究、四库提要研究、经部研究、史部研究、子部研究、集部研究、文献整理等。 本书为第五辑,收录了無四庫館臣删改之“四庫底本”的認定一一《四庫提要著錄叢書》編纂割記之十一、《于文襄手札》的史料價值與整理說明、南京圖書館藏《四庫全書總目》殘稿编纂時間初探、論《四庫總目》编修過程中利用翁方綱提要稿的特殊現象、董康影印八行本《周禮疏》及其利用、清游智開與朝鮮使臣的交游作品考等。
宋周去非撰:是书即作于桂林代归之后,自序谓本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而益以耳目所见闻,录存二百九十四条。盖因有问岭外事者倦于应酬,书此示之,故曰“代答”。本分二十门。今有标题者凡十九。一门存其子日,而佚其总纲,所言则军制户籍之事也。其书条分缕析,视嵇含、刘恂、段公路诸书叙述为详。所纪西南诸夷,多据当时译者之词,音字未免舛讹。而《边帅》《法制》《财计》诸门,实足补正史所未备,不但纪土风、物产,徒为谈助已也。
《史部研究/四库研究丛书》从图书整理的传统与四库馆的开设、四库馆人员的遴选及其特点、四库馆管理制度研究、四库馆内人数与人员设置比例、政治引导与学术影响乾隆、朱筠与四库馆和四库馆臣的学术共性等方面,论述了有关四库全书馆的流程、制度、人员等特点。总结了编纂《四库全书》的有利因素:乾隆皇帝的支持;四库馆充分发挥了总裁的作用;四库馆总纂官拥有很大的裁决权;库馆内有大批人才,分工明确合理;馆内资料丰富,馆臣重视实际调查。也指出了四库馆本身所固有的弊端:四库馆作为一个官方修书机构,始终都在考虑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以维护皇权为中心;急于成书;作为一个大型修书机构,要重视制度建设;四库馆臣间矛盾分争,给《四库全书》的纂修带来不良影响;馆臣在修书过程中,有大量的抄录官书现象。这些教训值得我们进一
《四库全书·艺术类:香谱·陈氏香谱》是书凡集沈立、洪刍以下十一家之《香谱》,汇为一书。征引既繁,不免以浩博为长,稍逾。若香名、香品、历代凝和制造之方,载之宜也。至于经传中字句偶涉,而实非龙涎迷迭之比,如卷首引《左傅》黍稷馨香等语寥寥数则,以为溯源经传,殊为无谓。此盖仿《齐民要术》首援经典之例,而失之者也。然十一家之谱,今不尽传,敬能蕾稗群言,为之总汇。佚文遗事,多赖以传,要于考证不为无益也。
《孔子家语》由(三国魏)王肃注
周密所编《南宋歌词》,始于张孝祥,终于仇远,凡一百三十二家。去取谨严,犹在曾慥《乐府雅词》、黄升《花庵词选》之上。又,宋人词集今多不传,并作者姓名亦不尽见于世。零玑碎玉,皆赖此以存,于词选中很为善本。初,为仁采摭诸书以为之笺,各详其里居出处。或因词而考证其本事,或因人而附载其佚闻,以及诸家评论之语与其人之名篇秀句不见于此集者,咸附录之。会鹗亦方笺此集,尚未脱稿,适游天津,见为仁所笺,遂举以付之,删复补漏,合为一书。今简端并题二人之名,不没其助成之力也。 所笺多泛滥旁涉,不尽切于本词,未免有嗜博之弊。然宋词多不标题,读者每不详其事,如陆淞之「瑞鹤仙」,韩元吉之「水龙吟」,辛弃疾之「祝英台近」,尹焕之「唐多令」,杨恢之「二郎神」,非参以他书,得其原委,有不解为何语者。其疏通证明之
乾隆三十四年春,取内府旧藏宋毕士安所得赐本命内直诸臣详加订正。于标名编卷悉忠于史法而进退之。又参考黄伯思、姜夔、刘次庄、施宿、顾从义、王澍诸家之说,辅以《大观》《太清》诸刻,别其异同,析疑辨似,捨短从长,于篆籀行草诸体各加释文,于行间每卷复加以御笔诊断及释文订异,镌石中,而四方承学之士多未得仰窥崖略,侍郎金简乃请以武英殿聚珍版印行,其正书诸帖释文所不及者亦附录之,而是帖之全文展卷可悉矣。
《中国四库学》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大学中国四库学研究中心、湖南省中国四库学研究基地、湖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的辑刊,每年两辑,旨在为四库学研究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阵地。每辑文章按照四库经史子集分栏,常设栏目有四库学综合研究、四库提要研究、经部研究、史部研究、子部研究、集部研究、文献整理等。 本书为第五辑,收录了無四庫館臣删改之“四庫底本”的認定一一《四庫提要著錄叢書》編纂割記之十一、《于文襄手札》的史料價值與整理說明、南京圖書館藏《四庫全書總目》殘稿编纂時間初探、論《四庫總目》编修過程中利用翁方綱提要稿的特殊現象、董康影印八行本《周禮疏》及其利用、清游智開與朝鮮使臣的交游作品考等。
旧本题宋武胜军节度使掌书记范垌、巡官林禹撰。载钱谬以下累世事迹,依年纪事,可补《五代史,吴越世家》之缺。后附《补遗》一卷,不载作者姓氏。前四卷讫太祖戊辰,《补遗》讫太宗丁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