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本日知录校注》,清顾炎武原著,张京华校注。全书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顾炎武《日知录》三十二卷为底本,以张继所藏、徐文珊点校《原抄本顾亭林日知录》、潘氏遂初堂初刻本与黄氏西溪草庐集释本,及近年所出栾保群、吕宗力《日知录集释(全校本)》、陈垣《日知录校注》与《陈垣全集 日知录》、张京华《日知录校释》、严文儒、戴扬本《顾炎武全集 日知录》、栾保群《日知录集释(校注本)》等五家参校,整理出一种精善的《日知录》注释校勘本,是《日知录》整理的一个重要成果。全书三册,145万字。
王力《古代汉语》是海内外享有盛誉的优秀古代汉语教材,本书是对王力《古代汉语》所存在的错释、漏释等问题的纠错与讨论或增补。作者讲授古代汉语课程,使用王力《古代汉语》作为教材,在此过程中多有心得,汇集成书。书中既有作者对王力《古代汉语》注释的考索之独见,又兼引其他学者诸家之说,包罗丰富,共一千九百余条;附录部分有针对《古代汉语》中训诂问题讨论的考证十余篇。本书是教学《古代汉语》的资料,训诂与辞书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书。
《周易(线装一函)(套装共3册)》中国儒家典籍,六经之一。原名《易》、《周易》,汉代人通称为《易经》。 易 字,一说为 简易 之义;另一说为 变易 之义,意为以揲蓍数目之变,推求问事之变,借以释疑。 易 前 周 字,一说指周代人的筮法;一说指周遍之易,即探求普遍的变易法则。汉代人所说的《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传是对经的解释。
《启功论书绝句汇校本》是启功先生自一九三五年起至一九七四年所作,是启功先生系统研究中国书法、评点历朝历代名家墨迹与碑帖、论述对书学观点的再认识的经典荟萃,全诗以七言绝句的形式呈现,前20首是启功先生二十余岁时的创作,后80首为50岁后陆续所作。此书自一九八五年开始即有出版,历次均有修订。此次出版汇集了先前出版的和未出版的版本进行汇校,比较异同,洞悉启功先生措辞之妙,感受先生做学问的精益求精。附加先生七十年代不同稿本墨迹本,以飨读者,即是启功研究和书法研究的珍贵史料,又是书法学习者临摹小楷的精研范本。
古代礼学著作汇编点校。本书依照阮刻本《礼记注疏》,将139段经、注、疏、释文录入,每段之下,依次汇入宋卫湜《礼记集说》、元吴澄《礼记纂言》、陈澔《礼记集说》、明郝敬《礼记通解》、方苞《礼记析疑》等十三部研究著作的相关内容。所汇各书,既有通篇疏解之作,又有择疑难处析疑者,还有汇集众说者,基本涵盖了历代重要的解说。
明清镇江地区郡邑诗总集影印。全书共十三卷。京江本指长江下游,此处指镇江府。清镇江府包括丹徒、丹阳、金坛、溧阳四县和太平厅。此集初编于乾隆末,广搜博采,共得六百余家,严为采择,人各系以小传、或附诗话。集中所取多者不过四十首。作者小传及评论中多记遗闻轶事。对于前辈名流,有名望者即使不专事吟咏亦间录一二首,以人存诗;至于隐士布衣、闺秀方外,能写性情者,亦以诗存人。书中还辑录明末遗民作品,附于第一卷之后,所取自顺治初年起至乾隆六十年(1795)止。本书的影印出版对研究镇江地方文史文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珞琭子三命消息赋》是首开命理学先河且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极重要作品,行文简约,哲理深远,高屋建瓴,承上启下。《消息赋古注通疏》一书,对《消息赋》原文及徐子平、王廷光、李仝、释昙莹、东方明、万民英六家注文,逐句进行标点、校勘,并进行疏证。本书通过汇集并全面分析六家注文,深度阐释了原文,对于《珞琭子三命消息赋》的研究是具有开创性的。本次整理为二册出版,布面精装,适于研究者阅读和收藏。
目前出版的《红楼梦》版本虽多,优秀的校注本也有好几种,但大都不收脂评。《红楼梦脂评汇校本》是作者借助互联网集合广大红学爱好者之力,花费十余年时间精心打磨、北京曹雪芹学会聘请红学专家精心审定的优秀脂评汇校本。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系以系以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等早期脂本为底本,汇集了戚序本、蒙府本等其他脂批本的部分脂批,并参考、吸收若干新校点本及脂批辑本的校点成果整理而成。对前人意见有分歧的,略参己意而取舍,力求既不人云亦云,也不标新立异,整理成为一个方便阅读和检索的脂评红楼梦简明读本。
《古佚三书》全为忘佚之书,忘佚时间短的一千年,长的三千年。该书四本为:古佚三书之一,《上元本玉篇》,唐 孙强增订,宋末元初忘佚。 近年来,人们但闻其名,未见其书,一些评述说多属臆测之词。现从辽、金文文献发现并辑校成书,这对词典、语言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由杨正业,冯舒冉,魏现军辑校。 古佚三书之二:《韵》辽 佚名撰。词典学界,语言学界从未听说过《韵》这样一本书。现在依然有人持怀疑态度而提不出证据。此书记万条语言材料,辽人、宋人、金人、明人都叫《韵》,这根本无需辩驳。本书由杨正业,杨涛辑校。 古佚三书之三:《小学钩沉三篇》,清人有《小学钩沉》和《小学钩沉续编》。此《三编》辑录的全部是唐代以前的新材料。杨正业,杨涛辑校。 古佚三书附:《大广益会玉篇》,宋 陈彭年等
《论衡》是汉代哲学家王充的代表性著作,全书共有85篇组成,内容宏富,是研究秦汉哲学思想的重要典籍。黄晖先生积数年之力,撰作《论衡校释》,全面吸收了前人成果,对全书做了系统注释和校勘,深入掘发了其中的哲学奥义,很好方便读者研读使用。除了对《论衡》原文详加整理外,作者还于正文之后,附有《论衡佚文》、《王充年谱》、《论衡旧评》、《王充的论衡》、《论衡版本卷帙考》、《论衡旧序》、刘盼遂《论衡集解》等资料,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此次推出的精装本,是对《新编诸子集成》平装本的升级改型,版式清朗,读之赏心悦目。
本书著重从竹林七贤文集存佚及流传等方面,对竹林七贤文集进行系统的梳理,以期为人们全面了解竹林七贤文集的存佚和流传提供系统而全面的参考。
张友鹤辑校《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以蒲松龄手稿残本为底本,用铸雪斋本、青柯亭初刻本等十余种版本参校,并汇集清人注释、评点。为相关研究者案头推荐,也大有裨益于普通文言小说爱好者深入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入选2011 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 本书以中国*历史档案馆藏《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军机及宫中档》及台北 中央研究院 档案馆藏《外交档案》为底本,以《刘壮肃公奏议》《大潜山房诗钞》《上谕档》和《清实录》等史料为参校本,采用对校、理校、补证及考辨之法,对其文献进行整理与研究,并对相关人物、事件、地名、官职等进行注释。内容涉及晚清新疆、福建、台湾等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对刘铭传研究乃至晚清史、边疆史研究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的《白居易文集校注(共4册)(精)/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以一九五五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宋绍兴刻本《白氏文集》七十一卷(即绍兴本)为底本,收入该本除诗歌卷以外的卷三十八至卷七十一各卷作品,由清华大学谢思炜教授校勘注释,重编为卷一至卷三四,其绍兴本原作品编次不变。本书校勘部分以本集十六个版本、总集六个版本参校,注释部分则广泛吸收迄今为止海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另以诸家所辑佚文编入补遗,书末并附白居易年谱简编、篇目索引,以便读者。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撰、刘孝标注的笔记小说。是关于魏晋历史与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龚斌教授校释,历时六年,结合前人各家注本之解说,出以己意,可谓《世说新语》各注本中“后出转精”之作。2011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初次出版。此次本次修订,作者又加入了不少原来没有见到的新材料,如日人冈白驹的《世说新语补觹》、田中大壮的《世说新语讲义》等,并附录唐写本世说新语残卷、世说叙录、世说旧本叙录题跋等。
《梁书》五十六卷,包括帝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是唐朝姚思廉撰写的纪传体断代史,记述了南朝梁王朝自开国至灭亡五十六年的历史,是专享完整传世的梁代史籍。
萧旭先生去年岁未来函云:“我仿王念孙《读书杂志》、卢抱经《群书拾补》作《群书校补》,已逾300万字,近年整理出电子本29种约98万字,其中31万字已发表(目录附后)。近想联系出版社出版,以供学者讨论、批评。黄先生能否代为推荐,并赐序一篇。是所深望,不敢请耳。”同函便将全稿各篇一起随附而至。我浏览书稿之后,深感其人其书,商榷文史,考辨源流,务实求真,一丝不苟,深可赞叹。虽然犹有稍隔一间者,然而就其用功之勤,查证之细,实有令人肃然起敬者也。
本书为国家“十二五”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由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先生主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是以全面搜集从徽班进京以来与京剧的诞生以及发展相关的所有重要历史资料为目标的重大文献整理工程,下限迄于1949年。全书约1400万字,以时间为序,分清代卷和民国卷两部分。本书是京剧诞生以来两百余年里第一部较完整的历史文献汇编,它囊括了清代以来除少数自成一书的专著以外有关所有已知和可搜寻到的重要京剧历史文献。凤凰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了由傅谨先生主编的《京剧历史文献(清代卷)》,共计十册,650万字,2013年出版了清代卷续编共计四册,350万字。此次民国卷主要收录民国时期京剧类专著和报刊杂志文献,这些文献多为首次系统搜集和整理,为以往学界所忽视,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民国卷总体收录文献近百种,约870万字,并附有大量珍贵
《李贽全集注》为国家“九五”“十五”重点科研项目,全书共一千二百万字,每册五十万字,分二十册出版,出版后将成为我国古籍整理中个人专著为巨大的著作。李贽著作极为丰富,其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专著类,二是集评、批选类,三是小说戏曲批点类。类能代表李贽的学术思想,本书全部收入。第二类多为他人著述,李贽只是在序跋和“评”、“批”中阐发其思想,因此,可把序跋及较完整的“评”、“批”辑录。第三类由于小说戏曲著作本身篇幅过大,只辑录李贽有关的批语、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