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诏令集》130卷,宋代宋敏求编录。按主题分为 帝王 嫔妃 追谥 皇太子 诸王 公主 郡县主 大臣 典礼 政事 蕃夷 等十数门。内容包括唐政府关于帝王、大臣、政治、法令、科举、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外交等等方面的众多诏令,是今人研究唐代上述方面问题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文献。本项目以唐人相关文集,典籍文献资料,现存《唐大诏令集》的各种明清抄本、刻本,对《唐大诏令集》进行全面校勘、系年、笺注与辑佚,尽可能还原唐代诏令的原貌,使之成为史学、文献学和古代文学等门类研究的重要基本文献与参考书。上述所做的这些工作,均是拓荒性的创新之举,极具文献价值与出版价值。
武英殿修书处是清朝的中央刻书机构,于康熙十九年(1680)十一月设立,后随清王朝覆亡而消失,延续了二百三十二年。武英殿修书处隶属内务府,专门为皇室服务,人员众多,除了技术高超的刻工,不乏诸多翰林和位高权重的大臣。这保证了武英殿所刻书在内容与装帧上都堪称精品。乾隆四年刊刻的《十三经注疏》便是其代表作之一。清乾隆皇帝有感于《十三经注疏》 岁月经久,梨枣日就漫漶 ,敕其弟弘昼为监理,鄂尔泰、张廷玉为总阅,张照、方苞等为总裁,以明北监本《十三经注疏》为底本,重加校勘、雕版。后世称为武英殿《十三经注疏》。 武英殿《十三经注疏》计三百四十七卷,其中《周易注疏》十四卷、《尚书注疏》十九卷、《毛诗注疏》三十卷、《周礼注疏》四十二卷、《仪礼注疏》十七卷、《礼记注疏》六十三卷、《春秋左传注疏》六十卷、
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入选2011 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 本书以中国*历史档案馆藏《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军机及宫中档》及台北 中央研究院 档案馆藏《外交档案》为底本,以《刘壮肃公奏议》《大潜山房诗钞》《上谕档》和《清实录》等史料为参校本,采用对校、理校、补证及考辨之法,对其文献进行整理与研究,并对相关人物、事件、地名、官职等进行注释。内容涉及晚清新疆、福建、台湾等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对刘铭传研究乃至晚清史、边疆史研究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
。。。
《抄本日知录校注》,清顾炎武原著,张京华校注。全书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顾炎武《日知录》三十二卷为底本,以张继所藏、徐文珊点校《原抄本顾亭林日知录》、潘氏遂初堂初刻本与黄氏西溪草庐集释本,及近年所出栾保群、吕宗力《日知录集释(全校本)》、陈垣《日知录校注》与《陈垣全集 日知录》、张京华《日知录校释》、严文儒、戴扬本《顾炎武全集 日知录》、栾保群《日知录集释(校注本)》等五家参校,整理出一种精善的《日知录》注释校勘本,是《日知录》整理的一个重要成果。全书三册,145万字。
本书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作品全集,包括《范文正公文集》二十卷、《别集》四卷、《政府奏议》二卷、《尺牍》三卷,以宋本和康熙岁寒堂刊本为底本,通校各本。另有根据宋代其他文献资料辑录的补编和续补三卷。书后附录范仲淹相关传记和年谱资料,便于读者利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