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全集》共收张居正著述6种,附录署名为张居正的疑著2种,并附录张居正资料选编。本次出版进行了新式标点和校勘,并按经史子集分类,首次实现对张居正现存几乎全部文字的整理结集,于张居正本人和明史乃至中国史的研究,皆有重大价值。
孙映逵校注的《唐才子传校注》以珍贵善本遵义黎庶昌珂罗版影印元刊《唐才子传》十卷本为底本,用台湾地区影印的《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等七种版本作本校,参考其他史籍作他校,校勘精审。以笺注结合的方式,对原书所援的史实出处作了考辨补正,较难较僻的词(字)、典实均有简要注释。还汇辑了较重要的历代对书中诗人的评述和原书未及的史料,供读者参考。《唐才子传校注》末附有人名索引及传主的别集著录情况简表,检索方便。
《海山仙馆丛书》是潘仕成辑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旧书。 潘仕成,字德畬,广东番禹人,清道光年间官至兵部郎中,藏书盛名誉满天下,曾以其私人别墅海山仙馆为名,从丰富的家藏中辑选前贤遗编,汇刊成广世名著《海仙馆旧书》。 该丛书所收录之书或前人未曾汇选,或流传甚少,或难以购求。除经史、集著作外,还酌选西洋数学、医学、地理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专着,以介绍西方科学知识。其中有关数学等书,尤为罕见,其它如讲武谋略、四夷记录等,人弃他取,亦加以记载,价值颇高。全书于原文不加删节,雕刻校勘俱精,以善本着名南中,为学者所重。
《抄本日知录校注》,清顾炎武原著,张京华校注。全书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顾炎武《日知录》三十二卷为底本,以张继所藏、徐文珊点校《原抄本顾亭林日知录》、潘氏遂初堂初刻本与黄氏西溪草庐集释本,及近年所出栾保群、吕宗力《日知录集释(全校本)》、陈垣《日知录校注》与《陈垣全集 日知录》、张京华《日知录校释》、严文儒、戴扬本《顾炎武全集 日知录》、栾保群《日知录集释(校注本)》等五家参校,整理出一种精善的《日知录》注释校勘本,是《日知录》整理的一个重要成果。全书三册,145万字。
中国词目前靠前部词总集《花间集》,对后世词坛有着巨大深远的影响。《花间集》成书于五代后蜀广政三年(940),在此后千年的传播目前,出现了较多版本,但迄无一个较为完善的的校注本行世,这对《花间集》的阅读,尤其是对于《花间集》的深入研究,造成了很大的不便。《花间集校注》包括校勘、笺注、疏解、集评、附录等内容,弥补了词学研究领域的这一欠缺。
。。。
《梁书》五十六卷,包括帝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是唐朝姚思廉撰写的纪传体断代史,记述了南朝梁王朝自开国至灭亡五十六年的历史,是专享完整传世的梁代史籍。
《诸子锦言录》是一部汇编诸子名言的著作。所谓“诸子”即以先秦汉魏诸子为代表的子学著作,“锦言”即体现诸子思想精华的佳言妙语。全书收录先秦至隋代的诸子类著作近百种,对每种著作都有简要介绍,选文近八千条,均依据权威版本选录原文,并加以注释翻译,末附主题分类索引。由于本书收录的诸子类著作基本是隋代以前的著作,故大体依《隋书·经籍志》的分类和顺序排列,分为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兵家、医家、道教等十二类。选文原文多依据中华书局的古籍整理本(如三全本、新编诸子集成本等)为底本,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负责注释翻译,准确可靠。为方便读者查找相关主题内容的选文,我们编制了《主题分类索引》,根据选文内容将其分到八十多个主题之下,括注出处,标明册数页码。我们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