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如何让孩子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定力? 棍棒底下真能出孝子? 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了真的对吗? 到底要不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中国人重家、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本质上是做人教育,重在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位列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之一的曾国藩不仅一生重视家庭教育,更善于智慧地开展这一教育。钱穆对他的评价是 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教育家 ,《曾国藩家训》也被誉为 千古家训 之典范。 郦波集多载之思,通过 十字法 全面剖析曾国藩教子的智慧,从教育孩子到教育自己,从目标建立到内驱力赋能、从习惯养成到趣味生活,郦波带你从曾国藩的教育智慧里汲取精华,从内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难题,启迪父母纠正平时教育中的不当举措,让你的孩子走上成功之路。
《诗酒桃源》一书探讨了遭遇 乌台诗案 并被远贬这一重大生命变迁的苏轼,为了安顿身心,而跨越时空、对话古人陶渊明的种种努力。这些努力包括为人、为诗以及为学三个方面。对话的途径为诵读陶诗与追和陶诗。借由对话,苏轼在为人方面进一步醇化了任真、自然与兀傲的性情,且始终保持内心的深情温暖。在为学方面,苏轼扩大了诗材,并在语言、用典、风景书写、情感表达以及结构衔接等方面努力贴近陶渊明的平淡自然之风;并在写诗自娱、著诗不朽层面,与陶渊明取得很深的默契。在为诗方面,苏轼则实现了为臣原则的新突破,归隐方式的概念性变通,以及以扎根现实为策略的对生死的超越。经此,苏轼得以在追古而即古的路径中,排遣内心的孤独,消解老境的艰难,觅得情感与智慧的光焰,以此温暖心灵,照亮当下,进而得以心舒神宁地在风雨
本书着眼于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新兴文艺和现代学术,着力搜集传本已稀而价值不减的文献,内容涵盖30多位有影响的潮籍人物如翁辉东、黄际遇的近100部论著,并综合了古代书目提要、版本著录和现代书话的形式。本书对每位作者的生平、每本书的版本源流和主要内容,都做了详实的记述,同时对散见于旧报刊的文章做了勾稽辑佚的工作。
《中华经典诗词(汉壮对照)》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精选能够反映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伟大祖国的历史进程、展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生动事实的100首中华经典诗词,分为 瑰丽奇伟大中华 友好往来齐开发 各族文化相辉映 拳拳爱国传佳话 悦穆相处多融洽 5辑,按汉壮双语对照编排,配全书汉壮双语音频。中华经典诗词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价值共识。本书的出版,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李贺诗“如镂玉雕琼,无一字不经百炼,真呕心而出者也”(叶衍兰《李长吉集跋》),这本《李贺诗选评》则堪称同类书籍中的精品:①兼用编年系月与逻辑归类之法,全书分“乡恋、病态和贵公子的梦”、“两京之求仕与羁旅”、“客游潞州——临终前的漂泊”、“深叹恨古今未尝经道者”、“汉魏乐府与南朝宫体艳歌中的世界”、“仙姝、鬼魅和坟”六节,勾勒李贺生平,突出创作特色。②注释部分简明扼要,赏评部分“揭橥题意及阐介艺术特色,注意发掘作品寓藏的人生哲理与诗人特定的创作心态”,不虚美,不护短,不浅尝辄止,不穿凿过深,不孤立评价,善于联系李贺及他人作品以较长短、论源流,揭示“瑰丽卓异的精粹杰作”之奥秘与不足。③兼用王琦本、宋刊本、金刊本、日本内阁文库本等版本进行逐字校勘,时出校记以备参考,力图呈现贺诗原
本书是对佛典史传部文献异文进行考订的研究性著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宋元明清文献字用研究 阶段性成果。佛经流传的过程中,佛教界先后对大藏经进行了多次编纂,多个版本的佛经存在异文;近年来,我国陆续点校出版了一系列佛教典籍,整理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异文。不正确认识这些异文,就无法准确释读佛典文献。作者以大藏经史传部类文献(如《高僧传》《续高僧传》《弘明集》《北山录校注》《法苑珠林》《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宋高僧传》等)为语言材料,对相关文献中存在的异文进行了细致的考订工作。
文史普及读物。本书介绍了京杭大运河中,扬州境内的里运河一段沿岸的地名历史,包括瓜洲、三湾、钞关、大水湾及河下街、东关古渡、黄金坝、茱萸湾、邵伯、露筋、车逻、南门大街、镇国寺、耿庙、万家塘、杨家坞等三十余个地名。作者搜集《尔雅》、《广韵》、二十四史、地方志等相关文献资料,考释各个地名的来源、变迁,讲述各个地名在史学界、文学界的意义。全书篇幅不长,但资料丰富,有理有据,脉络清晰,语言流畅,内容精要,具有可读性及文史研究参考价值。
《曾文正公家书》(《曾国藩家书》)十卷附《曾文正公家训》(《曾国藩家训》)二卷,刊于光绪五年(己卯,1879),晚于《曾文正公全集》三年。在曾国藩的所有著作中,影响优选、传播最为深广。 《曾国藩家训》基本上是一个五六十岁的父亲在十年间写给一个二十岁到三十岁、一个十岁到二十岁的儿子的书信汇编。 在《曾国藩家训》里,曾国藩对于他的两个儿子,是不同的人生角色。 《曾国藩家训》的核心内容则是学业教育和家风建设。对子女的教育涉及修身、治学、持家。《曾国藩家训》一书,语言醇厚,感情真挚。上至经邦纬国、济世救民之道的阐发,中及进德修业、读书求学的方法指导,下至人际琐事处理和家庭经济生计的经验建议,可谓事无巨细,纤悉无遗,可谓曾国藩一生主要活动及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蕴含了其处世应变的哲
北朝 代北七姓 文学研究专著。 代北七姓 是指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七个姓氏,是从北魏延续至唐的贵族集团,其文学独具特色。目前,学界早有北朝文学研究看少数民族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看鲜卑文学、鲜卑文学看拓跋、宇文等氏文学的共识,本文拟在前人基础上,通过对北魏、东西魏、北齐周 代北七姓 文人、作品的全面搜罗、系统梳理、演进观照,全面彰显 代北七姓 政治、儒化、武文等北朝民族文学特性,进一步揭示胡汉文学、南北文学融合的过程与结果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唐释道宣的《续高僧传》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著作,搜集了萧梁至唐初期间的僧传,并对其进行了加工。语料明显有中古后期与唐交织的特点,处于中古末期与近代汉语相结合的历史点上,弄清楚这一历史时期的语言面貌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该著以《大正藏》为底本,并参照其他版本大藏经中的《续高僧传》部分,对《续高僧传》中的字词作了研究,分析了《续高僧传》当中的字词校勘、训释,对其中比较难理解的词语作出解释,对其中的讹误作出校对、勘误。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字而农,学者称船山先生。他对心性之学剖析精微,有极浓厚的宇宙论兴趣,建构了集宋明思想大成的哲学体系;他不仅博览四部,还涉猎佛道二藏,工于诗文词曲。船山之学博涉多方,若要对其思想有一个鸟瞰式的把握,《思问录》可作优选。此书分为内外二篇,内篇是对自家基本哲学观点的陈述,外篇则是申说对具体问题的看法。《思问录》是船山学说主要观点的浓缩,可与《张子正蒙注》互相发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严寿澂教授为本书撰写了导读。
南宋陆九渊,世称象山先生,他提出“心即理”之说,认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心是专享的实在。《语录》二卷集中反映了他的思想特征。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杨国荣教授为本书撰写了导读。
《人间词话》一书乃是王国维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向来极受学术界重视。本书约请当今著名专家黄霖为之导读,不仅梳理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要眇,更着重揭橥其学术源流、历史文化背景,及撰作者当时特定的情境与心态,从而在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的同时,凸现词学大师王国维的学术个性。
周敦颐的学说对以后理学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他的代表著作《通书》不仅蕴涵丰富的义理,而且浑沦简洁,为后人提供了广阔的想象与阐释空间,被后世奉为宋明理学首出之经典。 复旦大学哲学系徐洪兴教授为本书撰写了导读。
《汉籍与汉学》是为配合推进国家重点项目 全球汉籍合璧工程 而创办的,由山东大学国际汉学研究中心主办,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王承略教授任主编,聂济冬教授任副主编。《汉籍与汉学》主要刊发内容包括海内外关于中国古典学术研究的成果、关于中国古典文献和域外汉籍的研究成果、为海外各藏书机构所藏汉籍善本所写的书志、推介优秀的汉学研究著作等,其以国际的视野,对全球汉籍与汉学进行介绍、研究,旨在建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海内外中国古典学研究与交流的学术平台。本书为2020年第1辑,总第6辑。
《汉籍与汉学》是为配合推进国家重点项目 全球汉籍合璧工程 而创办的,其以国际的视野,对全球汉籍与汉学进行介绍、研究,旨在建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海内外中国古典学研究与交流的学术平台。本期为2019年第1期,总第4期。
翁同龢诗文集的点校整理。全书主要收录了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至道光二十八年(1848)间翁同龢所写的试帖诗四百余首、赋文五篇,另有翁曾文、翁曾源诗赋数篇。此书为翁同龢少年时期所写诗作,从中可见翁同龢少年才情,对于全面研究翁同龢的文学成就具有一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