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汤显祖的 临川四梦 之一,明传奇的经典之作。杜丽娘游园惊梦,于梦中与书生柳梦梅一见钟情,梦醒后寻梦无着,继而一病夭亡,死而复生。该剧一诞生, 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清代学者吴吴山的未婚妻陈同、妻子谈则、续娶妻钱宜,对《牡丹亭》情有独钟,留下了一段评点佳话。吴吴山人三妇,从女性的角度赏玩评点,细致入微,或诠疏文义,品赏佳构,解说名理,抒发情怀,生动反映出当时闺阁女子的生活态度。此以康熙刻本三妇评本《牡丹亭》为底本,参校以清芬阁刻本。
如何引导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如何让孩子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定力? 棍棒底下真能出孝子? 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了真的对吗? 到底要不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中国人重家、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本质上是做人教育,重在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位列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之一的曾国藩不仅一生重视家庭教育,更善于智慧地开展这一教育。钱穆对他的评价是 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教育家 ,《曾国藩家训》也被誉为 千古家训 之典范。 郦波集多载之思,通过 十字法 全面剖析曾国藩教子的智慧,从教育孩子到教育自己,从目标建立到内驱力赋能、从习惯养成到趣味生活,郦波带你从曾国藩的教育智慧里汲取精华,从内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难题,启迪父母纠正平时教育中的不当举措,让你的孩子走上成功之路。
《诗酒桃源》一书探讨了遭遇 乌台诗案 并被远贬这一重大生命变迁的苏轼,为了安顿身心,而跨越时空、对话古人陶渊明的种种努力。这些努力包括为人、为诗以及为学三个方面。对话的途径为诵读陶诗与追和陶诗。借由对话,苏轼在为人方面进一步醇化了任真、自然与兀傲的性情,且始终保持内心的深情温暖。在为学方面,苏轼扩大了诗材,并在语言、用典、风景书写、情感表达以及结构衔接等方面努力贴近陶渊明的平淡自然之风;并在写诗自娱、著诗不朽层面,与陶渊明取得很深的默契。在为诗方面,苏轼则实现了为臣原则的新突破,归隐方式的概念性变通,以及以扎根现实为策略的对生死的超越。经此,苏轼得以在追古而即古的路径中,排遣内心的孤独,消解老境的艰难,觅得情感与智慧的光焰,以此温暖心灵,照亮当下,进而得以心舒神宁地在风雨
本书着眼于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新兴文艺和现代学术,着力搜集传本已稀而价值不减的文献,内容涵盖30多位有影响的潮籍人物如翁辉东、黄际遇的近100部论著,并综合了古代书目提要、版本著录和现代书话的形式。本书对每位作者的生平、每本书的版本源流和主要内容,都做了详实的记述,同时对散见于旧报刊的文章做了勾稽辑佚的工作。
李贺诗“如镂玉雕琼,无一字不经百炼,真呕心而出者也”(叶衍兰《李长吉集跋》),这本《李贺诗选评》则堪称同类书籍中的精品:①兼用编年系月与逻辑归类之法,全书分“乡恋、病态和贵公子的梦”、“两京之求仕与羁旅”、“客游潞州——临终前的漂泊”、“深叹恨古今未尝经道者”、“汉魏乐府与南朝宫体艳歌中的世界”、“仙姝、鬼魅和坟”六节,勾勒李贺生平,突出创作特色。②注释部分简明扼要,赏评部分“揭橥题意及阐介艺术特色,注意发掘作品寓藏的人生哲理与诗人特定的创作心态”,不虚美,不护短,不浅尝辄止,不穿凿过深,不孤立评价,善于联系李贺及他人作品以较长短、论源流,揭示“瑰丽卓异的精粹杰作”之奥秘与不足。③兼用王琦本、宋刊本、金刊本、日本内阁文库本等版本进行逐字校勘,时出校记以备参考,力图呈现贺诗原
本书是对佛典史传部文献异文进行考订的研究性著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宋元明清文献字用研究 阶段性成果。佛经流传的过程中,佛教界先后对大藏经进行了多次编纂,多个版本的佛经存在异文;近年来,我国陆续点校出版了一系列佛教典籍,整理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异文。不正确认识这些异文,就无法准确释读佛典文献。作者以大藏经史传部类文献(如《高僧传》《续高僧传》《弘明集》《北山录校注》《法苑珠林》《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宋高僧传》等)为语言材料,对相关文献中存在的异文进行了细致的考订工作。
《曾文正公家书》(《曾国藩家书》)十卷附《曾文正公家训》(《曾国藩家训》)二卷,刊于光绪五年(己卯,1879),晚于《曾文正公全集》三年。在曾国藩的所有著作中,影响优选、传播最为深广。 《曾国藩家训》基本上是一个五六十岁的父亲在十年间写给一个二十岁到三十岁、一个十岁到二十岁的儿子的书信汇编。 在《曾国藩家训》里,曾国藩对于他的两个儿子,是不同的人生角色。 《曾国藩家训》的核心内容则是学业教育和家风建设。对子女的教育涉及修身、治学、持家。《曾国藩家训》一书,语言醇厚,感情真挚。上至经邦纬国、济世救民之道的阐发,中及进德修业、读书求学的方法指导,下至人际琐事处理和家庭经济生计的经验建议,可谓事无巨细,纤悉无遗,可谓曾国藩一生主要活动及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蕴含了其处世应变的哲
唐释道宣的《续高僧传》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著作,搜集了萧梁至唐初期间的僧传,并对其进行了加工。语料明显有中古后期与唐交织的特点,处于中古末期与近代汉语相结合的历史点上,弄清楚这一历史时期的语言面貌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该著以《大正藏》为底本,并参照其他版本大藏经中的《续高僧传》部分,对《续高僧传》中的字词作了研究,分析了《续高僧传》当中的字词校勘、训释,对其中比较难理解的词语作出解释,对其中的讹误作出校对、勘误。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字而农,学者称船山先生。他对心性之学剖析精微,有极浓厚的宇宙论兴趣,建构了集宋明思想大成的哲学体系;他不仅博览四部,还涉猎佛道二藏,工于诗文词曲。船山之学博涉多方,若要对其思想有一个鸟瞰式的把握,《思问录》可作优选。此书分为内外二篇,内篇是对自家基本哲学观点的陈述,外篇则是申说对具体问题的看法。《思问录》是船山学说主要观点的浓缩,可与《张子正蒙注》互相发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严寿澂教授为本书撰写了导读。
南宋陆九渊,世称象山先生,他提出“心即理”之说,认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心是专享的实在。《语录》二卷集中反映了他的思想特征。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杨国荣教授为本书撰写了导读。
《人间词话》一书乃是王国维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向来极受学术界重视。本书约请当今著名专家黄霖为之导读,不仅梳理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要眇,更着重揭橥其学术源流、历史文化背景,及撰作者当时特定的情境与心态,从而在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的同时,凸现词学大师王国维的学术个性。
周敦颐的学说对以后理学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他的代表著作《通书》不仅蕴涵丰富的义理,而且浑沦简洁,为后人提供了广阔的想象与阐释空间,被后世奉为宋明理学首出之经典。 复旦大学哲学系徐洪兴教授为本书撰写了导读。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指南录》四卷,以时间为序,用五言七言律诗、绝句、古诗的形式真实记录了作者从率兵赴临安勤王,出使北营据理力争而遭扣留,到京口逃脱魔掌,历尽千难万险后到达南宋行都福州的整个过程。途径十余城,行程逾千里,时长百余日,一路上风餐露宿、忍饥挨寒、担惊受怕,多次陷入绝境,又都侥幸免死,可谓惊心动魄、历尽磨难,反映了文天祥英勇不屈、心系南方宋廷,欲继续抗元的爱国主义精神。《指南录》是一组浩气长存的英雄史诗,一直以来没有注释本。整理者花费了大半生的心血,对其作了详尽注释,同时纠正了某些教
《白香词谱》是一本浅易、简明的词学入门书。选常见词调100种(实为99调),每调录词一首。谱以词长短为序编次,字数从少到多。词旁用黑白圈标注平仄,并有表示句逗的符号。每首词调下,加了简明题目。此书最早刊印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一般读者喜其简便,既可当作词谱用,又可当词选读,颇为流行。此版《白香词谱》,增加了“注释”、“评析”、“说明”三部分内容。“注释”与“评析”相辅相成,意在疏解词意,便于读者理解;“说明”是指对词的格律说明,如词调得名由来,适于写哪一类题材,关于词的平仄、四声、用韵、句式等方面的补充说明。同词调名下,又补充了少量的常用格式。书中正文用上海古籍书店影印的振始堂本《白香词谱》,并用其他总集、别集校勘。书后并附《词林正韵》、《词人简介》。
《梦溪笔谈》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共计收录记述609条,其中自然科学类189条,人文科学类420条。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理、物理、化学、水利、建筑、医药、历史、文学、艺术、军事、法律等诸多领域。《梦溪笔谈》以大篇幅记述自然科学,为其他笔记类著述所少有,北宋的重大科技发明和科技人物,均赖之记载传世。
翁同龢诗文集的点校整理。全书主要收录了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至道光二十八年(1848)间翁同龢所写的试帖诗四百余首、赋文五篇,另有翁曾文、翁曾源诗赋数篇。此书为翁同龢少年时期所写诗作,从中可见翁同龢少年才情,对于全面研究翁同龢的文学成就具有一定的价值。
“王孟”并称,他们是山水田园诗派的双峰、盛唐兴象风神的代表。王维有“诗佛”之誉,诗圣杜甫赞美他“秀句寰区满”。孟浩然是脱俗隐士,诗仙李白赞美他“风流天下闻”。本书将王维一生分为“声华早著”、“贬官与隐居”、“出塞与知南选”、“半官半隐”、“余生晚景”五段,将孟浩然一生分为“待仕乡园”、“长安求仕不利”、“漫游与入幕”三段,精选各期名作(末附未编年诗),加以简明的注释、精细的赏析,由诠释文本而述论生平,宛如两篇微型评传。加之撰者善于纵横比较,广徵陶渊明、谢灵运、李白、杜甫、岑参、裴迪、贾至等人之作以见王孟特色,为本书笼上一层厚重的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