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亚明亮的风景背后,潜藏着大约十六万流犯,他们 哐当哐当 地拖着脚镣,在半明半暗中走动 1787年,国王乔治三世统治的第二十八个年头,英国政府派遣了一支舰队,前去殖民澳大利亚。对大多数英国人来说,这是另一个星球 一个流放的世界。无数男人、女人和儿童被逐出英国,进入一种令人发指的刑罚制度。这段血淋淋的流放史在《致命的海滩》这部史诗般的巨著中徐徐展开。 流放制度留下的官方文件堆山叠海,但很长时间以来,有关流放制度的叙述中基本上都缺乏一个元素,就是流犯本人的声音。罗伯特 休斯则试着由下而上地观察这个制度,通过流犯的证据 信件、证言、请愿书、回忆录等 来了解他们自身的体验。在本书中,流犯终于有机会开口了,讲述他们的苦难与幸存,他们的向往与抵抗,他们对流放的恐惧,以及他们如何与这片一度不
《尚:咖啡的世界史》是一部研究咖啡文化史的百科全书,被誉为咖啡界历久不衰的 圣经 。 作者是咖啡历史学家威廉 乌克斯,他遍历世界各地,从实地考察、搜集资料到撰写,费时18年。全书267张珍贵老照片和插图,详尽地介绍了关于咖啡的一切,涵盖咖啡的起源、种植、烘制、冲煮和器具发展,以及咖啡在各地独特的风俗、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咖啡等,看咖啡如何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与外交。 ◎在这本书里,你可以读到这些内容 越禁止越爱喝 法国:马赛的医师设局抹黑咖啡,受此刺激的咖啡魅力不减反增,迅速在法国流行起来,从升斗小民到上流阶层都疯狂! 德国:不满百姓爱喝咖啡导致巨额的金钱流向国外,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甚至公开要求人民喝啤酒、拒喝咖啡,无奈咖啡最后还是成为德国人民最喜爱饮料之一。 咦!咖啡怎么跟你想的
颐和园是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其前身是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清漪园。清代皇家宫苑中的钟表等陈设统归内务府管理,因此颐和园旧藏的一百余块钟表实际上与故宫收藏的钟表基本同源,主要来源为进贡、定制和调拨。 这些钟表的制作年代主要是十八世纪中后期至二十世纪初期,跨越百余年时间,制作国包括中国、英国、法国、美国等。 故宫与颐和园古钟表联合修复室新作《我在颐和园修钟表》包括五大部分内容。 // 颐和园钟表概述 // 颐和园博物馆馆藏钟表简介 // 颐和园博物馆馆藏钟表修复 // 故宫博物院与颐和园古钟表联合修复室合作修复铜镀金升降塔钟纪实 // 中国文物学会钟表专业委员会文物修复学术论文汇编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册,共九编33章130余万字,系统阐释了两汉四百年文学艺术思想的发展历程。全书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梳理两汉的文艺思想及其重要特征,既有历史的时间线索,又有专题的内容研究,两者结合,将两汉文艺思想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峰。纵向维度侧重于历史的论述,从西汉初中期、西汉后期、东汉前期、东汉中后期四个主要历史时期,论述两汉时期文艺思想的发展概况、重要作家与重要作品的文艺思想等。横向维度则着重截取代表性人物与文艺思潮,对两汉文艺思想的生成机制、《礼记》的诗学蕴涵、扬雄文艺思想与西汉后期文人心态、郑玄诗学思想及其范式意义、东汉辞赋的文艺思想、汉代各类艺术中蕴含的美学思想与文化意味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着重探讨了 文人 作为一种文化主体身份的历史生成、演变及其对文学观念之影响。
中国文化是世界四大原生文化之一,也只有中国文化如滔滔“江河万古长流,绵延至今”。本书从地理环境、经济土壤、社会结构、自身特质、 条件等诸多方面,将中国文化的辉煌一一写来,让现代人了解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增添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是一本大家名家撰写中国文化历史长河的 之作, 的读者可以跟随本书,走进中华文明的灿烂之时。它既是一本中华文化的悠悠历史,也是中国文化的精要常识。这里是:万古流淌的中华历史文化长河。
18世纪是俄罗斯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期,随着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和俄罗斯帝国的崛起,从彼得一世开始,俄罗斯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军事领域进行全面改革。一方面,当时的俄国仍然面临着林林总总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变化却在 每一个毛细血管 发生。国家治理展现出新气象,出现了新的政府组织方式、司法理论、公文制度以及金融形式,文化领域的改变更是 翻天覆地 :首次确立了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制度,宗教向世俗政权 俯首称臣 ,定期刊物和出版物带来文艺繁荣,图书馆成为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在身临其境感受18世纪俄国大变局的同时,我们或许更容易理解,为什么从18世纪开始俄罗斯的发展进入了新纪元,为什么对俄罗斯来说这是一个 狂飙年代 。
近十年来,关于古都长安的研究尤以都城的空间基础、人的行为选择、政治架构与内涵,以及都城文化的外延性为热点,在建都环境、城市建造过程与景观的复原和再现,城市空间布局、形制和结构特征等诸多问题上均有突破。本书基于古都与空间行为学的视角,以长安研究为典型样本,探究中国古都学之研究传统与现代价值。
《中国文化通史》研究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揭示其发展规律,彰显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本书力图突出 通 字,纵向上,全书各卷之间脉络贯通,于沿革流变中体现中国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一以贯之的民族精神;横向上注重时代精神对文化现象的整合,注重诸文化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本书将中国文化置于世界文化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去考察,既注意中外文化的交流、冲突与融合,也注意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本书不仅写汉民族的文化,同时也重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创造及其特色,尤其注意突出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各民族间的文化互相渗透、交流与融合。
《传统与变革 历史记忆中的长安》收录集近十年来有关长安历史记忆研究的中外文献 20 余篇,以历史学科为主,兼及文学、哲学、思想、旅游、建筑诸学科,集中展示了近十年来长安记忆研究的优秀学术成果。研究长安记忆传承与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助于获得对历史文化传统同社会发展之间复杂关系和互动机制的认识与解释,为当代社会进步提供有益借鉴。 丛书简介: 长安学十年学术论著选集 是一套10卷本文集。文集从从学科理论、古都空间及行为选择、考古学、文献学、历史记忆、文化交流、丝绸之路、海外研究等视角,分专题汇编长安学近10年代表性学术成果。丛书以追求人类文明进步为基本价值观,对长安学作为具有独立性的学科和专门研究领域进行重新定义,并阐明其现代价值与意义。 丛书总主编:萧正洪 丛书副总主编:贾二强 石晓军
丝绸之路是历史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交流、交往、交融的主要交通路线。本书选取中国近十年来 长安与丝绸之路 研究的代表性著述,阐释长安作为丝绸之路起点和中心的历史地位,揭示历史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交流交往交融的经典案例和历史意义。
长安在历史上可以称得上华夷会同之所、民族融合之地。从民族关系的角度认识长安,可以进一步凸显其作为都城所具有的多元性与交融性,对增进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等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书精选近十多年来民族史领域内的专家相关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古都长安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关系上地位与影响。
经济和社会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盛世与转型 经济与社会发展》精选近十年来对以长安(西安)为中心的空间地域内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代表性著述,从经济发展、社会制度、社会生活和习俗、思想文化的变迁等方面,集中展示优秀学术成果,有助于今人对长安社会前世今生的理解。 丛书简介: 长安学十年学术论著选集 是一套10卷本文集。文集从从学科理论、古都空间及行为选择、考古学、文献学、历史记忆、文化交流、丝绸之路、海外研究等视角,分专题汇编长安学近10年代表性学术成果。丛书以追求人类文明进步为基本价值观,对长安学作为具有独立性的学科和专门研究领域进行重新定义,并阐明其现代价值与意义。 丛书总主编:萧正洪 丛书副总主编:贾二强 石晓军
长安地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相关考古发现与研究丰富了长安的文化内涵、活化了长安的历史场景,长安因之更加具象而生动。本书精选关于长安及其周边地区的聚落形态、生业模式、房屋建筑、人群构成、生产技术、物质文化、葬制葬俗的论著二十余篇,揭开了百万年长安的恢弘画卷。
长安研究历史悠久、基础深厚,以汉唐长安为代表的都城研究,其意义超出长安城的范围。本书基于传统文化传承、更新的视角,探究都城长安营建中的思想、理念、文化符号及其表达方式,突出人的行为选择与历史时期都市空间过程的关系,并由此拓展至对古都遗址和城市文脉的保护、传承等,以期为西安建设国际文化都市提供借鉴。
长安学的学术实践活动很早就已经存在。《长安学与长安学人》精选与长安学与长安学者相关的研究与反思的论著41篇,阐释长安学研究的对象、性质、内涵及其现代价值,以期提供关于 长安学 作为独立的学科与专门研究领域的基本认知,以及对 长安学 历史渊源的总体认识。 丛书简介: 长安学十年学术论著选集 是一套10卷本文集。文集从从学科理论、古都空间及行为选择、考古学、文献学、历史记忆、文化交流、丝绸之路、海外研究等视角,分专题汇编长安学近10年代表性学术成果。丛书以追求人类文明进步为基本价值观,对长安学作为具有独立性的学科和专门研究领域进行重新定义,并阐明其现代价值与意义。 丛书总主编:萧正洪 丛书副总主编:贾二强 石晓军
本书是介绍中美洲考古学和文化的 读本,涵盖了从史前到殖民时代完整的历史。2005年首版获得美国考古学会图书奖 图书。这是该奖 一次被授予一部世界主要文化区的通史著作。此中文版由 第三版翻译,除了介绍奥尔梅克、玛雅和阿兹特克三大文明鼎盛时期之外,还增加了新的内容如中美洲文化特征和语言、雕像、玛雅皇家陵墓、蒂卡尔和特诺奇蒂特兰的人口研究,修改了关于阿兹特克人和这一时期的年表, 新了延展阅读的文献和参考书目。40多个专栏穿插其中,介绍历法、农业、埋葬和宫殿生活各个方面,是旅行者踏上中美洲大陆的 指南。诚如作者所说,读这本书,就好像你们在古代墨西哥和中美洲旅行,而且会欣喜地发现中国和中美地区的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