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朝鲜时期上至国王的婚姻,下至世子的册封、王室的婚礼、葬礼以及宫阙的建筑,凡是国家和王室举行隆重活动时,所有与此相关的仪式等事宜都会被记录下来。并且,礼仪活动结束之后,会马上组织仪轨厅编纂仪轨--即由专任机构记录国事活动的准备工作和全过程的始末,编纂一种叫做 仪轨 的报告书,向国王和相关机构报告,然后活动的全过程才算完成。 仪轨是朝鲜时代以文字和图片形式记录国家和王室重要礼仪活动的报告文书,其影响力仅次于《朝鲜王朝实录》。仪轨作为朝鲜时代记录文化的宝物,此书成书之前,无论是书籍还是媒体对其介绍都不够充分,不够全面。此书的两位作者作为首尔大学奎章阁学艺士,对庞大的仪轨资料在数量和内容方面进行梳理,在学术角度上对其分门别类进行论述、说明,是一本通俗易懂、不可多得的历史知识普及
苗族银饰文化是苗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本书以银饰文化较为发达且具代表性的清水江中游重镇施洞的苗族银饰为研究对象,采用民俗学、民俗志的研究方法,对苗族银饰产生与传承的社会文化语境、表现形态、文化内涵、社会功能等进行深入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并以多维图像形式呈现了苗族银饰文化的符号表征,考察了苗族银饰较为复杂的民族文化形态。
本书从客家民系的渊源入手,对传统客家蓝染及蓝染服饰载体进行了详细介绍,展示了传统客家蓝染的绚丽多彩及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探索了客家蓝染在染材的拓展应用、色彩纹样的多样化、套染工艺的应用、现代设备的融合等方面的活化发展路径。同时运用大量案例素材展示客家蓝染在现代服装、饰品、家纺等生态纺织产品及 功能性纺织产品的创新应用,使我国的客家传统蓝染文化与技艺得以活化传承。 本书图文并茂,内容翔实,具有较高的学习和研究价值,可作为客家服饰研究人员、蓝染爱好人员及其他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资料。
藏戏是中华民族戏剧中为悠久的剧种之一,具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被称为民族戏剧艺术的 活化石 ,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在国内外影响广泛。本书是藏族八大经典《文成公主》《智美更登》《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诺桑王子》《苏吉尼玛》《顿月顿珠》《白玛文巴》等的全译本,其主要内容皆在教化世人崇尚善良、诚信、友爱、和谐的美德,传播正能量;旨在传承和发扬藏民族在中华民族优秀戏剧文化中创造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奇葩。
本书选取黔东南地区一个苗族村落为研究对象,聚焦乡村产业化转型发展特点,洞察农业生产活动变迁,尤其近几年来政府主导的经济作物产业种植在当地推行的表现形式,结合民族地区历史、自然、经济、社会、文化背景进行深入挖掘与阐释,分析小农生产向农业产业化生产过渡与并存背景下的土地利用与社会关系变迁始末,是对中国乡村现代性的一种积极探索,也是对我国现阶段及过去一段时期内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的反观与回应。
本书是《文学与艺术》(朝文)杂志上发表的戏剧相关论文选编而成,年代跨度为从1980年到2003年的23年。该刊物比较充分的反映中国朝 的文学、艺术方面的研究成果,文章质量较高,在朝 社会上具有较高的地位。本书的论文中不乏朝 音乐界和学界上的 人士的论文,为本书的出版提高了很大的社会意义。 本书为朝鲜文版。
近年来,口述档案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档案部门的重视,它不仅成为现行档案的一种重要来源,而且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本书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采集工作的实地调查和亲自参与,从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采集的需求与现状、目标和措施、规范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探讨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采集方法问题。
本书是《文学与艺术》(朝文)杂志上发表的戏剧相关论文选编而成,年代跨度为从1980年到2003年的23年。该刊物比较充分的反映中国朝 的文学、艺术方面的研究成果,文章质量较高,在朝 社会上具有较高的地位。本书的论文中不乏朝 音乐界和学界上的 人士的论文,为本书的出版提高了很大的社会意义。 本书为朝鲜文版。
本书从客家民系的渊源入手,对传统客家蓝染及蓝染服饰载体进行了详细介绍,展示了传统客家蓝染的绚丽多彩及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探索了客家蓝染在染材的拓展应用、色彩纹样的多样化、套染工艺的应用、现代设备的融合等方面的活化发展路径。同时运用大量案例素材展示客家蓝染在现代服装、饰品、家纺等生态纺织产品及 功能性纺织产品的创新应用,使我国的客家传统蓝染文化与技艺得以活化传承。 本书图文并茂,内容翔实,具有较高的学习和研究价值,可作为客家服饰研究人员、蓝染爱好人员及其他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资料。
本书借鉴 外文化旅游的相关前沿理论与研究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民族地区文化创意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以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开发为 ,对文化创意旅游的前沿相关理论与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着重反映部分民族地区文化创意旅游融合开发情况,熟练地驾驭丰富的实证材料、综合多门相关学科的知识、层层深入地作出独到的论证。 民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复杂,同时受历史、经济、社会等因素制约,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本书通过对旅游业发展这一典型案例的细致描述和分析,将旅游开发和文化创意融合起来论述,有效开发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品牌;保护和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克服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丰富和发展了民
本书在梳理基础理论、选取学术素材、构建体育人类学身体动作分析法基础上,对东巴仪式舞蹈与原始体育关系进行系统研究,进而以东巴仪式舞蹈发展变异为轴心,通过原始文化遗存器物造型及纹饰、东巴舞谱、东巴仪式舞蹈等多重证据相互印证的类比实证,重构中华民族原始体育萌生演进的基本脉络及素描图景。
......
《彝学研究(第2辑)》是推出的又一集云南彝学研究*成果的论文集。此书共收入46篇论文,主要涉及彝族语言与文字、彝族文献典籍、彝族哲学、彝族医学、彝族服饰文化、彝族教育、彝族族源问题、彝族民间文学和彝族礼俗文化,以及彝族跨境文化研究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文章以翔实的资料和内容向彝学界展示了云南彝学在彝族语言文字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新成果。本书由张学立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