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歌是优秀的民间音乐文化,是侗歌中的一种古老的歌谣。本书收录的琵琶歌近100首,反映的内容十分广泛,大体可分为抒情琵琶歌和叙事琵琶歌两大类。对于研究侗族的风情习俗、世态人情、家庭婚姻、历史事件、劳动生产、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史料价值。
全书依照时代序列,分为新石器时代、魏晋北朝时期、辽金元时期、明清时期、近现代等5%26nbsp;个部分,每个部分之下,大致依照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其他等5个不可移动文物分类的顺序
接龙有苗师接龙和客师接龙两种仪式。苗师接龙称为“然绒雄”,其神辞全系苗语,属于苗族原生态的祭祀。客师接龙称为“然绒扎”,其神辞全系汉语,是苗汉杂居而形成文化交融之后的祭祀。《接龙(2)/湘西苗族民间传统文化丛书》所介绍的是苗师接龙,即苗族原生态的接龙的祭祀仪式。 不管是苗师接龙还是客师接龙,都要由年轻男女身着盛装、打花伞来装扮龙公龙母、龙娘龙爷、龙子龙孙,用活人代表龙神接受供奉。在去水边大请龙神时要列队前往,骑马抬轿,鸣锣吹号,跳接龙舞,诵接龙词,还要从井里舀井水作龙水来盛放在信士家堂屋龙穴里面的龙碗内。在回到门外时还要举行跳接舞,接龙进门问答、撒龙粑进屋仪式,场面十分热烈。祭祀中没有神像,也没牌位,是活人祭祀、活人领供的作法。
《广西铜鼓》为201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旨在构建一座 流动的广西铜鼓缩微历史博物馆 ,有45万字近千张图的规格,分上下卷。这套书分量厚大,内容充实,设计装帧精美考究,印刷精良,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参考价值和收藏价值。
古杂歌包括的内容多且广,主要是人们平时生产生活中的繁杂之事,比如劳作歌中的打草鞋、打菜、喂猪、守牛、挖土、犁田、捉鱼等,穷苦歌中的讨米、苦婚、寡苦、病苦等,劝释歌中的劝妇人守节、劝戒赌、劝莫吵架等,还有报恩歌、原根歌、小儿神话歌、愁老歌等,繁杂零碎,无所不有。初看起来,这些事星星点点、零零碎碎,有的是一些芝麻大点的小事,但是在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我们想躲也躲不开、想扔也扔不掉、想割也割不断、想抖也抖不脱、想跳也跳不出,这些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之事。本册古歌所唱的这些内容,是古代苗家人生产生活的历程事象。
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编*的《苗族古 歌(融水卷上下)(精)/广西少数民族古籍苗族古籍系 列》主要收录了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搜集到的开天 辟地歌《根省兑、根忍纳、中忍纳》《英能》,迁徙 歌《海八》《不分不觉》,祭祀歌《依直》《五罗无 六》,神话传说歌《能丈》《顶佬顶六》《哈梅》《 友荣配衣》《配烈亨兄》《古波麻分了》等十二大古 歌,内容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 地初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移、苗族的古代社 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表现了生命神圣、众生平 等、人与自然共存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是苗族人民 生产生活、劳动爱情、思想升华的艺术体现。
《古人歌》中有105种历史故事、700首有代表性的古歌。其内容多为串古歌(又叫作“穿歌”,即在一首歌中串联了中华民族从创世纪到各个朝代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传说故事的歌),讲述了诸如天地形成、三皇五帝、封神,以及东周列国、三国、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的历史故事。
本书是敦煌服饰文化研究前沿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学者们研究的视角新颖、资料翔实、论证精辟。其中有关于敦煌与东西方文化交流历史的追根溯源,有关于敦煌壁画摹写传统和风格的探讨总结,有关于敦煌装饰图案发展脉络和继承应用的案例分析,有关于敦煌壁画和出土纺织品颜料和染料的科技鉴定,有关于敦煌服饰艺术研究和再现升华的展览展示,有关于敦煌唐代色彩对邻国日本的影响和呈现……依据论文主题,书中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聚焦敦煌与丝绸之路的文化与历史,下编围绕着天然染色工艺的传承创新而展开。 本书适用于服装专业师生学习参考,又可供敦煌服饰文化爱好者阅读典藏。
。。。
本书收录壮族讲唱类古籍条目2775条。条目按内容进行分类,全书共分为6个大类:①神话,包括盘古神话、壮族 姆洛甲神话、人文始祖布洛陀神话、宇宙天象解释神话、天界雷神神话、水神神话、布伯英雄战神神话、射日英雄神话、洪荒再造世神话、自然与人类生态神话、氏族部落英雄神话、其他神话等小类。②传说,包括人物传说,史事传说,山川、村落、景观传说,风物传说,风俗传说等小类。③民间故事,包括动植物故事、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机智人物故事、寓言、笑话等小类。④歌谣,包括引歌、古歌、劳动歌、风俗仪式歌、情歌、苦歌、生活歌、历史歌、叙事歌、儿歌等小类。⑤巫辞。⑥口传医药验方,包括疔疮处方、疮疡处方、疽处方、疖肿处方、黄水疮处方、耳疮处方、流行 冒处方、痢疾处方、肝炎处方、咳嗽处方、慢性支气管炎处方、肺炎
瑶族古歌是瑶族口传文化的代表,是瑶族传统民族文化之中的精髓,不仅是瑶族民众节庆娱乐的重要内容,更在民族文化传承、社会道德教化、家庭及个人价值观的塑造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瑶族古歌 恭城卷》是作者团队在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各个瑶族聚居的山乡进行田野调查、艺术采风和民歌收集,精心整理而成的瑶族古歌集,山歌内容涵盖瑶族历史文化、生产生活、节俗娱乐等各个方面,如伏羲歌、盘王歌、周渭歌、婚姻歌、送别歌、哭孝歌、礼仪歌等,展现了瑶族人民以歌记史、以歌传情的风俗
苗族是中国大家庭成员之一,生活在海南岛上的苗族历史悠久,与中 地的苗族、瑶族有着渊源关系,上岛生活后,因千百年的积累与发展,海南岛苗族形成了一些自身独有的文化特征,包括语言、服饰、生活习俗等。《海南苗族传统文化》是由海南民族学会编写的一部图文并茂的书稿,以图片和文字的方式将海南苗族的传统文化展示给世人。书稿附以综述和说明文字,通过搜集和拍摄的图片资料,以画面的形式呈现海南苗族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事项。对促进民族团结、民族进步具有很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