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之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向何处去? 这本《万古江河》即心怀中国文化的著名史家许倬云先生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文化的内容与中国文化占有的空间不断发生变化:从考古发现所见的中国文化的发端,到 中原 的出现,中原变成了中国, 中原的中国 慢慢扩张变成 中国的中国 ,然后超越中国之外,慢慢将四邻吸收进来,通过文化上的交往以及势力范围的扩大,变成了 东亚的中国 ,然后在亚洲范围之内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是 亚洲的中国 ,再经过百多年颠簸与蹒跚进入世界,成为 世界的中国 。在对这各个超越王朝、政权的长时段文化圈的叙述中,中国文化和生长在中国这
政治领袖压制真相;民族主义者虚构神话;历史学者试图总结模式;谁真正拥有历史? 牛津大学史学名家玛格丽特 麦克米伦从历史和集体记忆、个人认同、国族主义、记忆与遗忘、专业史家的职责等面向切入,剖析人们如何利用历史来认识过去、理解现在和想象未来。她提醒我们,历史往往是一个陌生的国家,重新审视对历史的理解,避免在思维上落入太过常见的陷阱,甚至成为牺牲品。 麦克米伦是以研究国际关系史著称的史学名家,她在本书中撷取近现代人物史事,从罗伯斯庇尔、希特勒、丘吉尔到克林顿和小布什,皆是引领一时风骚的政治外交巨子,本书是其浸润在政治外交领域笔耕多年的心得集成,展现了她非一般历史学者所能及的国际视野。其文字精辟、诙谐、雄辩有力,本书可说是一份历史如何被扭曲、美化和政治化的*总结。
《历史意识的维度》汇集了雷蒙 阿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写的论文,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两种历史:一种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历史,另一种则是我们思索的历史。作者旨在清楚地说明有关历史知识的诸多问题,与有关历史中存在的那些问题之间有何联系,试图通过参照当下时代的主要特征,来理解我们的历史意识。如果将《历史意识的维度》当作雷蒙 阿隆1938年博士论文《历史哲学导论》的延续的话,我们可以说,它实现了相对于这篇论文的转向。而阿隆对于历史学家的讨论也许构成了《历史意识的维度》一书zui有吸引力的方面,并在诸多方面预告了之后将要出版的《回忆录》。
在创造历史的人当中,除政治家、士大夫、学者等大人物外,还有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在中国的大门更全面地向世界打开之前,珠三角及澳门地区,作为与资本主义时代的西方国家有着长达近三百年交往的地方,生活在这里的许多市井小人物,已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与西方人有非常广泛和深入的交往。他们为了谋生,以种种方式,从事着与西方人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职业,让他们有需要也有机会从西方人那里学习一套新的知识、技能、词汇和语言,他们的世界与世界观,也随着数百年来发生的政治与社会变迁而有所改变。
历史人类学的英文名称为Historical Anthropology。历史学是其学科本位,概括来说,是借鉴人类学家参与观察的方法,走出书斋,走向田野,以对传统史料的掌握为基础,搜罗地方文献,族谱、碑刻、契约、文书、仪式、传说 试图从对具体语境的文本的阐释中,尝试对一统的中国文化中存在的地域差异进行解释,说明一个个的 地方 是何时、如何被整合进统一的中国的。具体地讲,历史人类学的学术史、基本概念究竟是什么,是如何实践的,是非常有必要介绍给大家的。本书从这三方面进行论述,试图让大家对历史人类学有一个宏观把握。
本书是近年来蒙古帝国史研究领域中的重量级新作,作者在世界史与全球史的视野下,重点描绘了由成吉思汗推动的欧亚文化交流,以及蒙古各汗国陆续崩解后,一个新的欧亚世界的产生过程。在蒙古统治者的强制推动下,东西方之间开始了互相交流的过程,在 蒙古治世 之下孕育出了崭新的欧亚文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蒙古过去被视为毁灭文明世界的蛮族形象得到了修正。
从1853年马修 佩里的黑船驶入江户湾,结束长达二百多年的锁国,到在美国的监管下成为一个经济高度发展,并于1964年成功举办东京奥运的现代国家,日本不过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在这本睿智、优美而精简的书中,伊恩 布鲁玛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细腻考察,清晰地呈现日本历经的种种重大事件及相继而来的转变,从倒幕运动、明治维新、日俄战争、侵华战争、东京审判,一直到美国接管及东京奥运。布鲁玛深刻地探讨日本社会思想、政治秩序和经济生活等各个面向,并以独到和客观的视角解释日本如何经历这些戏剧性的巨变及伴随的战争与变革,*后从一个小小封闭的传统岛国一跃成为牵动东亚乃至世界的现代国家。
本书论述一个清史研究领域的问题,即秘密为什么之于 秘密会社 重要?有学者认为秘密像血缘,捆绑住参与者。本书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秘密与血缘有所分别,血缘不会因为扩散而冲淡,反之,秘密则随着扩散,越不秘密。因此,本书认为秘密会社不在于真正有多少秘密,而在于秘密的传播本身才是秘密会社生存的标签。
.
中国古代帝国持续存在的君臣关系可细分为礼仪型与信-任型两类,后者亦是历史中 结构性的存在 ,围绕它反复出现的言行构成历史中*为活跃与能动的力量。本文以西汉为例,具体到每个皇帝统治考察围绕此关系产生的建立、维持、废止与重构的过程,解释了此关系长存的背景与动因、来源与根基,以及此关系所激发的君臣言行如何引领西汉历史。文中力图围绕日常互动中呈现的君臣关系,重返历史现场,捕捉当时人的不同感觉,重新梳理西汉历史。尝试从 关系过程 与 关系的关系 两个角度增加一种认识中国历史的新思路,为超越史学中碎片化的实证研究与抽象的结构分析及两者间的疏离与对立提供一种可能的出路。这是一项参照社会学、人类学展开的具体历史研究。
继往以开来,承古以强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如何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本书选录自先秦至近代的优秀传统文化文献五十六部(篇),精选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精华的代表作。这些作品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个方面,既有最近出土不太为人所熟悉的珍贵文献,更有历代传诵不衰的传世名篇。注意突出哲学智慧,兼顾文史各个方面,尽可能在有限的篇幅里向读者介绍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
这本书写的是在中国的西方顾问。在1620年代到1950年代这三百多年来,这些人贡献优异技能,供中国人驱策。初则引入天体运行理论,终则让中国人见识到空战战术与原子科学的神乎其技。 史景迁从上百位在华工作的洋顾问中挑了十六位代表人物。这十六人各有所长 有天文学家、军人、医生、行政管理专才、翻译家、工程师,还有一位职业革命家。他们的生涯虽横跨三个世纪,但是所积淀的生命历程却有着惊人的延续。他们经历了类似的亢奋和危险,怀抱类似的情怀,承受类似的挫折,在行为中映射出他们的时代,也突显了中国固有的基本价值观。 史景迁书中描写的这十六位西方顾问,他们不只是贪图金钱上的报酬,而与中国有很深的情感纠葛,并带有自己的价值观,但他们没能认清中国人是以契约的观点来看待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以雇主的身份保持终
公元前91年八月,西汉都城长安被戾气笼罩着。遵照皇帝的旨意,一群胡巫(有可能来自中亚)在禁苑、宫殿和朝中高官的私邸宅基大肆挖掘,寻找用于祝诅巫术的人偶。军士将感应到巫蛊邪气之处团团围住,将蛊者与夜祠者尽数收捕。 这一幕血淋淋的政治惨剧在江充指控太子刘据亦参与了巫蛊阴谋后达到了高潮:在太子宫中发现了刻有诅咒受害者形象的木俑。无以自明的太子诛杀了江充及其随从,自掌禁军。此时并不在都城的武帝闻变后火速回驾长安,同时命*忠诚于自己的军队镇压这场叛乱。 作者通过汉武帝时期和随后的昭帝、宣帝、元帝时期高级官员出身身份的数据统计和比较,认为汉武帝后期的巫蛊之祸导致大批担任高官的军功贵族后裔被杀,导致儒生阶层在官僚群体中迅速崛起,成为其后三公九卿的主体,从而促成了*个儒家帝国的兴起,在秦汉史研究
《我们必须给历史分期吗?》是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年鉴学派第三代领军人物勒高夫生前*后一部著作,是他对西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和长期研究的成果。勒高夫用大量的史料不断地颠覆人们对中世纪的刻板印象。通过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之间关系的研究,勒高夫指出,直到18世纪中叶漫长的中世纪才结束。面对历史的连续性和断裂性,尤其在全球化日益盛行的当下,思考历史分期这一问题,就具有了新的意义。
中华文明的特征是重史,中华帝国的悠久历史光彩夺目。而由辉煌步入一蹶不振且日益沉沦,中国就到了 近代 。 本书是对1974年由坂野正高等编《近代中国研究入门》这一典范之作的与时俱进的更新,所述为研究 近代 中国的基本要领,故称 入门 。本书的目标是 打破封闭意识,追求跨学科中国研究 。执笔者都是日本新一代的代表性学者,以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为出身背景,包括冈本隆司、石川祯浩、吉泽诚一郎、西英昭、村上卫、斋藤希史和村田雄二郎。 本书共分 社会史 法制史 经济史 外交史 政治史 文学史 七章,书后还附录有全体执笔者的座谈会纪要,就研究中的切身体会和实际困惑展开讨论。
本书从武昌举义写到清帝退位,重点着墨于各省的独立过程。辛亥革命不是一蹴而就的,各省的光复经历了截然不同的过程,有的流血暴动,有的平稳过渡,发挥主导作用的,也不尽是革命党人。作者强调回到历史现场,以诸多具体的人物入手,重现辛亥人看到、听到、感受到的辛亥革命,依据的材料多为当时的报刊登载、日记、回忆录等,抛开宏观的意义,以微观的视角挖掘这场近代史上的重要变革,呈现其中被忽视、被遗忘的细节。
安史之乱是唐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解析这一事件的维度主要有二,一个是政治史维度,一个是民族史维度,二者又有所交集。本书试图打通这两个维度,进行深度的讨论。著者细致地揭示了安史之乱前河北地区胡化问题,注意到安史之乱前幽营地区胡人的多元互动,把安史之乱之后的河北胡化,分成北部的幽营与南部的恒魏两个不同阶段,阐释其中意涵的差异。对于安史之乱的主角安禄山、借兵回纥,以及叛乱平定之际作为唐军统帅的仆固怀恩之叛,本书作了更为深入的梳理,尤其注意多种势力之间的角逐,呈现了更加繁复的历史风貌。
《秦汉魏晋史探微》一书,辑录了田余庆先生在书名断代范围之内的十九篇文章。这些文章,如《说张楚》、《论轮台诏》等,一般写在1979-1989年之间,少数文章定稿稍晚一点,但内容是在这十年之中酝酿的。有两篇写得较早,即《关于曹操的几个问题》、《曹袁之争与世家大族》,与其他文章在观点上有承袭或照应之处,所以经删节后也选收进来了。最后两篇文章,即《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和《消除“代沟”,共同前进》,则是为了保存转折时期思想的一点陈迹,纪念上世纪那个“活泼泼”的八十年代,而收录进来。
结束十六国纷乱局面的拓跋鲜卑,是怎样从落后状态乘时崛起,担当了开启北朝,从而孕育隋唐的历史任务?本书作者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但他不是在传统北魏史的框架内,而是以北魏建国之前的代北时期为焦点、包括北魏时期的框架内,去探求拓跋部所体现的历史意义。他以敏锐深邃的史学眼光,论证了拓跋在与代北乌桓共生的百余年中发育成长,并从此积累了经验和力量。拓跋珪用野蛮手段建立残酷悖伦的子贵母死制度,暴力离散母族、妻族部落组织,巩固了拓跋君权和北魏政权,把拓跋部落联盟带进文明社会,完成这一历史任务。拓跋珪的野蛮手段使拓跋部承受了巨大的精神痛苦,也留下了后遗症,以致后人不知道把拓跋史诗中充满野性的历史素材如何裁剪成皇帝认可的体面的国史。北魏国史大狱之兴以及北魏史学不振,根源盖出于此。书中发表“猗卢之
在中国东南近海海域,特别是浙江、福建沿海,群岛和列岛星罗棋布,孤屿岛礁离散不一,半岛与港湾形态各异,整体上联缀成一串与大陆若即若离、蜿蜒漫长的链状的岛屿,这既是东南沿海人群长期从事海上经济活动、并通过不断迁移和互相接触形成的文化区域,也是历史上连接中国内地与东亚海域的重要贸易纽带。从宋元到明清,王朝海疆经略的转变对东南中国海域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书以岛述史,尝试串起东南沿海社会的历史之链。
中国如何成为中国?它的认同基础是血缘,国界,还是文化?刀剑划开疆界,衣食却互相流通;儒家、佛教、道教混合;民族融汇……这些原本散漫复杂的文化,如何逐渐汇流并形塑出一个叫“中国/华夏”的国家?今后,这一共同体还能吸引原来成员的后代,继续被认同为身心归属吗? 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从新石器时代谈起,一直到清朝结束前夜,讲述“华夏/中国”这个复杂共同体是如何不断演变的。全书没有铺陈细节,没有繁琐论证,以大历史视野,选择每个时代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关键点,来勾勒出各个时代的面貌。在全球化时代,如能审察自己的族群认同原则,就不会轻易被偏狭的族群狂傲挟持,迷失方向。
《大汗之国》(The Chan s Great Continent: China in WesternMinds)综观西方人如何想象中国的历史历程,从蒙元时期的鲁伯克修士、马可波罗,一直到当代的尼克松、基辛格,不但写来华西方人所记的中国经历,也写没来过中国的文人作家如何想象中国,影响了一般民众的中国印象。对于中国读者而言,这些仔细爬梳过欧西档案与文史群籍的历史资料,经过天孙巧手缝缀成一个个动听的故事,就像一面面精美的缂丝挂毯,不但引人入胜,也开拓了我们的眼界,了解不同文化的相遇、碰撞与互动,是多么的错综复杂,时常还惊心动魄,比小说虚构还要离奇。 史景迁作品系列: 《追寻现代中国》 《中国纵横》 《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 《太平天国》 《改变中国》 《曹寅与康熙》 《康熙》 《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 《王氏之死》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 《胡若
本书以日志形式记述了18世纪一名叫胡若望的中国天主教徒在法国奇迹般的生活经历,并辅这一早期中外文化宗教交流的史事。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使这个中国人的法兰西之旅充满艰辛手曲折,灵魂也备受煎熬,以致*后竟沦落到精神病院。本书再现了胡若望200多年前的奇遇,并试图对他的疑惑予以历史和文化的解释。 史景迁作品系列: 《追寻现代中国》 《中国纵横》 《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 《太平天国》 《改变中国》 《曹寅与康熙》 《康熙》 《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 《王氏之死》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 《胡若望的疑问》 《前朝梦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