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帆主编的《战国策派(民国思想文丛)》主要收录了反映民国时期重要思想流派之一――战国策派的基本思想及其代表性作品,《战国策派(民国思想文丛)》所收录的资料主要来自《战国策》半月刊、《战国》副刊,以及战国策派诸人的文集、选集等,为读者了解和研究战国策派思想提供了原始的资料。
《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是民国学者刘汝霖继《汉晋学术编年》后完成的又一部学术编年体著作。该书时间年限从东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至南陈后主祯明二年(即隋文帝开皇八年,588年),共六卷。书中将各项学术事件,分志于各年之内,后附出处、考证,注明史料出处,考证学者身世;又有附录一项,载各种图表,说明学者传授次第、著述、各派学术系统、优劣异同、各派学说内容和特点;并在书末后附有人名索引和分类索引。 《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征引庞博,考证严谨,对研究东晋及南北朝时期的学术思想有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
《群经音辨》是一部辨析音变构词类别义异读的专门著作,集中而系统地分类辨析群经及其传注中的音变构词材料。一字异音异义,又称“读破、破读”,是读经者常常遇到的难题。周秦以来,一字异音多见于经传注疏之中,陆德明《经典释文》多所录存。《群经音辨》进一步完备而又集中地搜集材料,进行系统梳理,对这些材料作了音义上的详细对比分析,并作了精心的编排。不但便利于读经者应用, 为汉语单字音变构词的研究探索了路径和方法。《群经音辨》所收音变构词资料的数据及其特点,与《经典释文》基本相符,显示其音变构词材料的搜集和分析都有很好的传承性,都取自前人并“释以经据”,并非凭空臆造。因此,无论从文献学角度,还是从汉语语言文字学角度,《群经音辨》都是一部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的著作。 本书以粤雅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