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历史,参考《明实录》《明通鉴》《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二十余种明代史料和笔记杂谈,经明史专家毛佩琦审订推荐,俯瞰三百年明史,看到不一样的大明王朝:非常看点1看少见的个性皇帝大明国祚276年,历经16帝,没有一个皇帝是相似的套路。
皇太极改元后,清朝对明朝辽西地区的战争;清军为撼动明朝这棵大树,派军进入关内的几次战争;1643年皇太极去世,其第九子福临登继皇位,睿亲王多尔衮成为摄政王;1644年春李自成率农民军攻陷北京,明王朝灭亡;多尔衮率清军在吴三桂配合下进入山海关,击败李自成军入主北京;接着清对大顺、大西两农民政权展开军事攻击;同时清军南下,相继与南明弘光、隆武、鲁王监国、绍武、永历等5个政权展开争战。至顺治十八年(1661),消灭南明最后一个政权,明清战争历时近半个世纪,宣告结束。 《清朝前史(共5册)(精)》由朱诚如、白文煜主编。
《清朝前史》是民国以来首次大规模撰著清前史通史研究学术著作的工程。 全书5卷,共257万字,珍贵历史图片二百余幅,是 十二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该书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朱诚如教授、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白文煜研究馆员任总主编。由著名清朝前史学者李治亭、张玉兴、佟悦、姜相顺,以及李理、李声能、暴景升等担任分卷主编。全面、细致、完备阐述清入关前历史全貌,代表了我国乃至世界清前史研究的*进展。《清朝前史》 在史学研究著作中具有一定填补空白作用,一批清朝前史研究者已年届古稀之年,可谓抢救性的整理出版。 《清朝前史》以时间为序,以女真的兴起及与中央王朝的关系、民族融合与满足共同体的形成、清(后金)对辽东汉区的通知政策及其作用、明清(后金)之间的战争及明清王朝更
《清史诗画:清帝承德三百六十五天(1650-1910)(套装上下册)》从承德入手谈清史,时间跨度从顺治七年(1650年)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从浩瀚的史籍档案中遴选辑录了两百多年间发生在承德并且事关国家的大事要事694条,采用一日一叙的方式,把清史、诗词和美图有机结合,体例新颖。《清史诗画:清帝承德三百六十五天(1650-1910)(套装上下册)》以“历史上的今天”,即同日同月不同年的编写方式,通过“一日一诗一图一解”,大事、诗词楹联、图片“三位一体”,图文并茂,全景式地展示了清朝皇帝在热河承德的所作所为,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清王朝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边疆政策、外交政策、文化政策、治国方略,再现了清代承德的历史风貌、文化积淀、风土人情和独特魅力。
《汗青堂丛书100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 本书的研究主题是从1636年 大清 成为国号到1912年溥仪退位为止的近三百年间,清朝的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作者将清朝置于历史和全球视野中,展示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世界的;他们的观点是如何在他们的制度、物质文化和习俗中表现出来的。在 清朝文化完全汉化 和 清朝文化充分保留了满洲特征 的两极观点之间,作者找到中间地带,利用丰富的多语种的文献资料,展开充分的讨论,提供了关于晚期中华帝国文化和社会的基本且完备的介绍。 《汗青堂丛书024 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花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以至于我们往往难以注意到它的重要性。但棉花产业的历史实际上是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紧密关联在一起,理解棉花产业发展史是理解资本主义和当代世界的关键。本
这套书讲述了1559-1912年,这三百多年的历史 诸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层层解析,历史迷案和迷局抽丝剥茧 看完这套书,整个大清史了然于胸 全书采用大量珍贵史料,均有出处 1.帝国崛起 可与成吉思汗比肩的军事天才 努尔哈赤 七大恨 誓师,剑指中原 改 后金 为 大清 ,皇太极鹰扬天下 三百年大清帝国由此崛起 2.定鼎中原 看性情boy顺治和文艺女青年 董鄂妃的真爱故事 看智商情商双高的多尔衮与孝庄 问鼎中原霸业 3.康熙王朝 智擒鳌拜、削平三藩、抗击沙俄、统一台湾 再现文韬武略、鲜活生动的千古一帝 因祸得福、少年天子、九龙夺嫡、文字狱案 盛世背后隐藏了多少帝王心术和寂寞悲凉 4.雍正王朝 超个性,职业皇帝中*的一人 极杰出,定鼎守成帝王
书写思想史, 需要创新的思想,而思想史植根于文学史、文化史、文明史。 本书囊括了综合性的文明观照、先秦诸子发生学、历代思想文化的界碑式人物、思想文化向民间的位移、思想文化的边缘活力与外来挑战以及思想文化研究的方法论,探讨了中华文化的深厚性,中华文化的原创性,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的丰沛性,中华民族文化景观的丰美性。提出思想文化的边缘活力与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和挑战,拓展了思想文化史的空间。 展开了一个既有本体性、又有开放性的宏观视野,形成一种深入文明史的思想史。
一九八九年四月本书编辑组成立时,确定以北平文华斋一九二八年刊刻的王树枏编《张文襄公全集》为底本,做如下三项工作:一、辑佚。二、求真。三、断句。努力的目标是:文献求完备,编次求有序,版本求真实,校勘求精审,断句求准确,校注求筒约,便于使用,有裨研究工作。 在本书编辑整理工作已进行四年并被列入国家第九个五年出版计划的重点图书之后,一九九三年,河北人民出版社组织编辑《张之洞全集》,并于一九九八年出版(下文简称河北版)。该书收录丰富,使我们受益匪浅。但觉得仍有继续工作的必要,并力求做得比该书在各方面都有所前进。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在收集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张之洞文献未收入《张文襄公全集》遂萌生辑佚补充之念,留心遗漏之篇,经二十余年,小有积累。本书编辑组成
《这才是清朝.1.帝国崛起》 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统一建州女真,破哈达、灭辉发、伐乌拉、吞叶赫,征服女真各部,创制八旗制度和满文,赫图阿拉建国称汗, 七大恨 誓师伐明,*终倒在宁远城下,栽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书生袁崇焕手中,就此郁郁而终。 努尔哈赤死后,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储位争夺战,*后由皇太极去的汗位。在皇太极手中, 后金 变成 大清 ,国势蒸蒸日上。皇太极主张以仁政治国却突然暴毙;皇太极与海兰珠、大玉儿的爱情为人津津乐道 大清王朝,道不尽的风云,由此展开 《这才是清朝.3.康熙大帝》 康熙治国和外交不外是外用儒术内用黄老,所以他能神不知鬼不觉地除掉鳌拜,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荡平准噶尔,击退沙俄侵略 在整个清朝,帝王之术在康熙手中达到*。 作为一个皇帝,康熙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作为一
全套书共设14个分卷,按照时间顺序分明代档案、清代档案、民国档案、民主革命时期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档案,共展示档案文献图片800多件。 这些珍贵的文化财富、民族的宝贵遗产,在尘封了百年后真相露面,再经过专家学者的考释解码,给读者复原了历史场景,带来身临其境的镜头感和丰富的历史细节知识。这套精美的书,带你穿越时空,重温那些已经淡去的历史瞬间。
本书是民国初年设立的清史馆编写的记述清代历史的未定稿。其内容依历代“正史”体例,分为纪、志、表、传四部分,共536卷。 清史馆由赵尔巽任馆长,先后参加编写的有柯劭忞等一百多人,1914年工作开始,1927年大致完稿,历时14年。本书汇集整理了《清实录》、清《国史列传》、《清会典》和一些清朝档案等资料,使读者能够比较详细系统地了解清代史事。同时书中的一部分志和清末人物列传,并非取材于常见史料,另有所本,亦具有文献价值。本书点校由启功、王锺翰、孙毓棠、罗尔纲、刘大年、吴树平等 学者完成,点校质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