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50-10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大明生死线 看懂北纬42度线,就能看清大明王朝崩溃的真正原因!国内地缘研究代表作家温骏轩重磅新作。
    •   ( 5147 条评论 )
    • 温骏轩 著,磨铁文化 出品 /2024-12-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大明王朝的崩溃,早在建国之初便可见端倪。朱元璋和朱棣带来了统一盛世,却也在帝国战略中留下了致命隐患。终于,到了崇祯一朝,危机彻底爆发 大明兴起时,推翻的是人类史上最强大的游牧政权;大明衰亡时,成就的是人类史上最强大的渔猎政权。它的成败得失,对于整部中国史都具有独特的意义。 本书提出一个原创地缘概念:北纬42度温度线。 这条线是古代中原王朝难以逾越的农耕温度红线,更串连起一个又一个北方战略要地,影响着整个长城的走向。历代中原王朝之兴,皆在于能突破这条生死线的束缚;每一次王朝由盛转衰,也都与这条线上的一系列错误决定息息相关。 两千多年来,谁能控制这条线,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手。看懂这条隐藏在时空背后的温度线,就能找出大明王朝兴亡成败的真正原因。

    • ¥54.6 ¥88 折扣:6.2折
    • 鸣沙丛书·晚清官场镜像:杜凤治日记研究
    •   ( 4691 条评论 )
    • 邱捷 著 /2021-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是研究 杜凤治日记 的专著,主要探讨以下问题:,杜风治的生平及日记的史料价值;第二,官员之间、官绅、官民的关系,并讲述同治、光绪年间广东各级官员的一些故事;第三,晚清州县官的公务,包括主持考试、审理案件、地方教化、缉捕盗匪、管理省城、对外交涉等方面;第四,州县钱粮催征和州县官的收支;第五,州县官与士绅的合作与冲突。

    • ¥67.3 ¥99 折扣:6.8折
    • 爪牙: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颠覆人们对吏役的刻板印象,从“爪牙”透视中华帝国晚期的历史。)
    •   ( 10124 条评论 )
    • (美)白德瑞尤陈俊赖骏楠 译,大学问出品 /2021-07-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书吏和差役,帝国之 爪牙 ,基层社会运行和帝国统治不可或缺之人。本书利用清代巴县档案中的丰富素材,向我们刻画了清代巴县衙门的差役和书吏们生动形象。通过辨析史料提供的丰富信息,作者挑战了人们对衙门吏役的刻板印象,探讨吏役在维系帝国统治与基层社会运行中的 合理性 (不可或缺性),从而更为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些人物在清代县衙当中所实际扮演的角色,并思考其活动是如何可能影响到清代的国家与地方社会之关系。 在构建以 爪牙 为中心的清代基层社会运行的大叙事中,作者表现了一种更为宏大的学术视野,将地方史、社会史、政治史,以及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相结合,展现了更为丰富的学术样貌,对我们深入理解官僚制、国家与社会之关系、话语分析等社会科学所关心的重要问题皆富有学术启发性。

    • ¥66.6 ¥98 折扣:6.8折
    • 晚明清初思想十论(增订版)
    •   ( 3116 条评论 )
    • 王汎森 /2020-05-29/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所收的论文大抵集中在晚明到清初这一段,它们基本上与 明清思想的转型 这一个大论述息息相关,但是作者刻意挖掘前人所忽略的问题,故书中所处理的人物、材料、主题,不一定都落在一般熟习的论述范围之内。由它们可以看出整个 明清思想转型 是一个内容非常复杂、成份非常多元的历史现象,由心学到考证学的转变只是其中一端而已。 本书所收文章大抵不只是就思想谈思想,而是尝试着将思想与其他历史因素结合起来考察,它们或为道德紧张感、或为知识社群的变动、或为时代心态、或为文人生活、或为地方社会、或为政治变动、或为官方正统意识形态等,对于思想史研究而言,收在本书中的文章是一些新的尝试。 增订版新增新序和三篇长文,呈现了作者对于明清思想转型较为系统的思考。

    • ¥54.3 ¥79.8 折扣:6.8折
    • 太平天国(新版)
    •   ( 4450 条评论 )
    • 史景迁 著,理想国 出品 /2021-05-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太平天国历时十年,数千万生灵涂炭,中国一流的政治人物、兵力财力几乎尽耗于此,作者在试图追寻洪秀全心中的宗教热情时,也在思索:有些人坚信自己身负使命,要让一切 乃有奇美新造,天民为之赞叹 ,极少计算后果,而这是否就是历史的大苦痛?对于太平天国和洪秀全,人们并不陌生,学术界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阐述。史景迁并无意于写一本太平天国全史,而是想通过提供一个排比有序的历史脉络来了解洪秀全的内心世界,去追索他的行为逻辑。

    • ¥53 ¥78 折扣:6.8折
    • 晚清三国:1904-1905(精装)
    •   ( 2824 条评论 )
    • 李洁 著,理想国 出品 /2019-04-01/ 九州出版社
    • 日本人在紧锣密鼓地备战,俄国人在有恃无恐地应战,大清国人则不知如何选边站 大清帝国、日本帝国、俄罗斯帝国,以国运相赌的 晚清三国 ,慈禧太后、明治天皇、末代沙皇的日俄战争( 1904 1905 ),俨然豪赌 第零次世界大战 !战后仅 6 年,矗立近 300 年的清国大厦,即土崩瓦解。 现在的中国人,说起日本军头,可能知道东条英机、山本五十六、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等名字,但未必都知道,这几个二战时的日军陆海军大将,都是在日俄战争期间成长起来的下级军官,他们共同的所谓 偶像 ,就是日军的大山岩。日俄战争,即史家眼中的 第零次世界大战 。 《晚清三国》作者两度造访旅顺口,三度在辽宁大地上驱车驰骋,重寻当年日军的进军路线,或曰沿当年俄军的败北路线,车轮逐次碾过丹东、凤凰城、新宾、本溪、辽阳、沈阳、铁岭、法库和昌图,

    • ¥67.3 ¥99 折扣:6.8折
    • 乾隆的百宝箱:清宫宝藏与京城时尚
    •   ( 83 条评论 )
    • 赖惠敏 /2024-07-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作者主要利用清宫内务府档案和台北、北京两地故宫博物院藏品,将重点放在引领时尚的幕后,图文并茂地阐述毛皮、冠服、西洋纺织品、珊瑚、金银器、佛寺镀金器物、金属祭器、佛像等清宫宝藏与工艺技术及中外贸易关系,呈现乾隆时代清宫的美学、时尚、技术,并阐释外来物质文化的扩散历程,从一个特殊视角揭示了清代宫廷时尚是如何影响社会的。

    • ¥80.2 ¥118 折扣:6.8折
    • 鸣沙丛书·荣禄与晚清政局(典藏版)
    •   ( 1152 条评论 )
    • 马忠文 /2022-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到1904年立宪呼声高涨,近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十年间内忧外患频仍,导致清廷朝局波动,政潮迭起,这个时期深受慈禧宠信的满洲权贵荣禄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本书是《荣禄与晚清政局》的修订本,作者做了很多修订,并添加了一些图片。书中通过研究和剖析这个时期荣禄的复杂表现,对了解清末政治的变迁和走向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 ¥60.5 ¥89 折扣:6.8折
    • 思想会·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
    •   ( 1706 条评论 )
    • 何伟亚James,L.,Hevia) 著,邓常春 译 /2019-08-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793年,由英国王室派遣,东印度公司资助,马嘎尔尼勋爵率领的英国访华使团抵达中国,目的是觐见清廷的统治者乾隆皇帝。此即清王朝和海上霸主大不列颠这两个欧亚帝国在18世纪晚期的初次正式接触。本书从历史角度审视了两大帝国的这次具有象征意义的会面。作者摒弃了传统针对此类问题的欧洲中心观,代之以一种对称性的叙述,通过详细考察中英礼仪冲突的表象和实质,旨在打破文化中心论及现代性宏大叙述对历史研究的垄断。

    • ¥53 ¥78 折扣:6.8折
    • 清承明制:明清国家治理与社会变迁
    •   ( 31 条评论 )
    • 陈宝良 著 /2025-02-01/ 广西师大
    • 一部从社会史、文化史视角重新解读“清承明制”传统命题的创新之作,全景勾勒明清世俗化社会的全貌,深入考察明清 治理与社会变迁的内在继承性。作者着眼于地方治理的繁难、人事制度的琐碎、社会群体的复杂、生活秩序的变动,通过对幕府、镖局、会馆、塾师、侠客化僧人、恋世尼姑等社会组织和群体的细致梳理,多维呈现了明清世风世情的世俗化特征与继承关系。本书结合宏观与微观多重视角,充分挖掘以文证史的潜力,生动的文笔与深刻的认识交相辉映,不仅是一部 创见的明清社会史新论, 是一部兼具学术深度与通俗性的历史佳作。

    • ¥58.7 ¥98 折扣:6折
    • 鸣沙丛书·煮海成聚:明清灶户与滨海社会建构
    •   ( 331 条评论 )
    • 黄国信叶锦花李晓龙徐靖捷 /2023-06-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明初东南沿海地区生活着一群身份复杂的人,他们多以灶为籍、以盐为业,借此而成聚落。本书广泛利用民间文献,深入理解民众生活,揭示这一群体生活地区社会演化的基本特征和逻辑。明中叶以降,市场化进程加速,商业资本开始进入并逐渐主导盐场经济。与这一进程相结合,在受海水浓度变化影响的具体社会生活中,盐头、盐灶、宗族、商垣等民间自组织为了应对朝廷课税需求,灵活运用朝廷 以籍定役 的制度设计,和王朝国家不断对话与互动。因此,沿海的商、民、军、渔、灶等人群不断地转化着身份与户籍,慢慢产生多者合一的宗族和其他社会组织类型, 煮海成聚 ,构建出明清东南盐场地区独有的社会结构。

    • ¥60.5 ¥89 折扣:6.8折
    • 鸣沙丛书·种瓜得豆:清末民初的阅读文化与接受政治(修订版)
    •   ( 1102 条评论 )
    • 张仲民 /2021-07-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为2016年版基础上的修订再版,重点考察近代中国一些来自西方(包括日本)的所谓合法性知识是如何被生产出来以及如何传播的。如启蒙、新的性道德与生育理念,一些与西方现代性密切联系的关键概念像黑格尔、古腾堡、世界语等,它们是如何被 舍旧谋新 的各种传媒和知识精英在引介中具体化、在地化乃至符号化的;又是如何被清末民初的知识人阅读和使用的;这些富有新义或现代性含义的知识与符号又是怎样成为时人新的崇拜,被传递到不同空间中不那么精英的受众那里的;这些受众又如何对此加以接受转化,终又产生了何样的派生意义与社会效果。

    • ¥67.3 ¥99 折扣:6.8折
    • 九色鹿·僧侣·士人·土官:明朝统治下的西南人群与历史
    •   ( 1498 条评论 )
    • 连瑞枝 著 /2020-1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稿是一部明代大理的地方社会史。除绪论和结论外,分为四部分,*部分描述明初(主要是洪武年间)明军进入大理后,明朝在大理周边设置府州县和土司,以管理当地人民的大致过程。接着分三类人群,来描写明朝大理的山乡社会。一是僧侣,明朝通过在大理地区册封僧侣,招僧侣入京赐给头衔,兴建和扶植寺院庄园,建立一套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仪式秩序和宗教信仰,来笼络当地信仰宗教的人民。二是乡士大夫,明朝通过吸收当地读书人入京读书,参加国子监和乡试,来笼络当地读书人,这些人在回到大理山乡后,被任命为当地的学官,负责宣传儒学,并在当地编写符合明朝正朔的家谱、族谱,同时将佛寺改造为祠堂、乡贤名宦祠。通过这一套程序,儒学正统观念、正统祀典文化工程在大理社会得到传播。三是土官。明朝在大理地区册封大量土司,土司之

    • ¥80.8 ¥118.8 折扣:6.8折
    • 九色鹿·生计与制度:明清闽粤滨海社会秩序
    •   ( 454 条评论 )
    • 杨培娜 /2023-0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从海洋经济的角度理解明清广东、福建乡村社会的变迁,强调以海为主的生产生存方式具有独特的节律和特质;同时,不能简单地将沿海地区视为划分海洋和陆地的地带,而应将之视为一个包含了各种不同生计人群的活动区域,主张从水陆互动的观照下重新审视人与海、陆之间的关系。全书试图从明清时期广东、福建沿海地区人群的户籍身份、经济生产和社会组织乃至意识观念等方面,探讨从明初到清代前期生活在水陆之交、闽粤之界的地方生民在王朝军事政治和经济社会政策之下,如何缔造其生活空间和社会秩序,说明王朝体制转变与沿海地区民众的生产生活形态和社会组织变化之间的关系。

    • ¥53.6 ¥78.8 折扣:6.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