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收的论文大抵集中在晚明到清初这一段,它们基本上与 明清思想的转型 这一个大论述息息相关,但是作者刻意挖掘前人所忽略的问题,故书中所处理的人物、材料、主题,不一定都落在一般熟习的论述范围之内。由它们可以看出整个 明清思想转型 是一个内容非常复杂、成份非常多元的历史现象,由心学到考证学的转变只是其中一端而已。 本书所收文章大抵不只是就思想谈思想,而是尝试着将思想与其他历史因素结合起来考察,它们或为道德紧张感、或为知识社群的变动、或为时代心态、或为文人生活、或为地方社会、或为政治变动、或为官方正统意识形态等,对于思想史研究而言,收在本书中的文章是一些新的尝试。 增订版新增新序和三篇长文,呈现了作者对于明清思想转型较为系统的思考。
本书所描写的内容,是追溯从地理大发现到1840年这三百多年里,中国的开放与失败,曾经的盛世到后来的衰败而被动挨打,这个历史期间的客观得失与经验教训。全书分三个部分, 部分试探的百年,时间从1516年到1644年,从隆庆开关到明末清初,大航海时代以来,中国也曾经生机勃勃充满了希望。第二部分是跌宕的百年,时间从1644到1735年,清朝早期的开放如何发展成中期的封闭的。第三部分是锁死在系统中的百年,时间从1735到1840年,这个时期的西方从大航海走向工业革命,而中国却关闭了大门,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壬辰战争》一书综合运用中日朝韩史料,全面、客观地描述了发生在 16 世纪末的日本侵朝战争。 1592 年,刚刚统一日本不久的丰臣秀吉在野心的驱使下,动员 15 万 8800 名远征军入侵朝鲜半岛。他的*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囊括其所知的整个世界的庞大帝国。战争初期,日军一路长驱直入,短短一个多月便攻下朝鲜三都汉城、开城、平壤,进抵中朝边境。危急时刻,明朝万历皇帝当机立断,决定派大军支援朝鲜。明军在平壤大败日军小西行长部,随后一举收复三都。与此同时,朝鲜名将李舜臣在半岛南部海域屡挫日军水师;朝鲜各地义兵蜂起,四处袭击日军补给线。日军战事不利、兵力不足、后勤不济,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只能退守半岛东南一隅。*终,随着丰臣秀吉的过世,日军全面撤出朝鲜半岛,壬辰战争结束。这场战争不仅给东亚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也
日本人在紧锣密鼓地备战,俄国人在有恃无恐地应战,大清国人则不知如何选边站 大清帝国、日本帝国、俄罗斯帝国,以国运相赌的 晚清三国 ,慈禧太后、明治天皇、末代沙皇的日俄战争( 1904 1905 ),俨然豪赌 第零次世界大战 !战后仅 6 年,矗立近 300 年的清国大厦,即土崩瓦解。 现在的中国人,说起日本军头,可能知道东条英机、山本五十六、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等名字,但未必都知道,这几个二战时的日军陆海军大将,都是在日俄战争期间成长起来的下级军官,他们共同的所谓 偶像 ,就是日军的大山岩。日俄战争,即史家眼中的 第零次世界大战 。 《晚清三国》作者两度造访旅顺口,三度在辽宁大地上驱车驰骋,重寻当年日军的进军路线,或曰沿当年俄军的败北路线,车轮逐次碾过丹东、凤凰城、新宾、本溪、辽阳、沈阳、铁岭、法库和昌图,
张海鹏、翟金懿著的《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讲述了中国近代史不仅是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不屈不挠奋斗的历史。所谓屈辱主要体现在历史的“沉沦”时期,所谓奋斗,主要体现在历史的“上升”时期。这不是说历史的“沉沦”时期没有奋斗,那个时期中国人民有过不少次的奋斗,但是,由于觉醒程度不够,物质力量不够,斗争经验不够,那时候中国人民的奋斗还不足以制止中国社会的“沉沦”;在历史的“上升”时期,不是没有屈辱,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甚至比以往历次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造成的损害还要严重,但由于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觉醒和空前的艰苦奋斗,中国社会不仅避免了继续“沉沦”,而且赢来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基础。
本书围绕明代朝贡制度与全球贸易的碰撞与较量展开论述,详细讲述明代朝贡制度建立的原因和形成过程,以及这个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挑战,审视了大航海时代大背景下,明朝与世界巨大冲突的历史细节。 全书从地缘格局、统治思维和政治制度、民间海外贸易、货币制度、中西方思想启蒙、武器与科技、海寇等内外多方面,全面审视了明朝逐步落后于近代世界的过程。 作者指出,16世纪以来由全球海洋贸易而营建出国际新秩序的过程,一直由欧洲国家主导,而在东方,朝贡天下的思维,在明清易代之后,仍被清王朝所坚持固守,直到19世纪,英国人以坚船利炮轰开了天朝的迷梦,中国被动地纳入到了新的全球体系之下。
在明朝中后期皇帝普遍不成器的背景下,苦孩子出身的弘治帝显得很另类,他一上台就开始整饬朝纲,更新庶政,法祖图治,如此下来,经过十八年的时间,他终把大明治成了什么样?有人说是 弘治中兴 ,但翻阅史书,我们却找不到历目前常见的 中兴 实绩,就连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和百姓安宁等景象都没有长时间地出现。但相对于明代后期的动荡,弘治时期整体上还算安定,极权主义统治有所松动,因而说,这是一个新旧交替时代,也是16世纪大变革的起始阶段,虽然明孝宗在位期间并没有使得大明帝国真正中兴起来,但他所推行的诸多 新政 举措还是适合那个时代的发展,由此我们接近将他视为承前启后、革故鼎新的一代守成明君。
明清鄱阳湖地区的水面边界争端和草洲权属纠纷展现的是沿湖居民围绕自然资源的共享与竞争所形成的复杂历史图景。本书以大量新发现的鄱阳湖区渔民历史文献为核心资料,结合历代正史、地方志书、文人文集、官方档案、族谱碑刻、田野访谈等相关史料,围绕鄱阳湖 水面权 的获得、转让与保护,进而对湖区人群的定居历史以及渔课制度的建立与演变,特别是对湖池水面的确权过程、渔业捕捞的准入机制、水面权的分化与转让、捕捞纠纷的调解与审理,捕捞秩序的层累与演进,以及内陆水域社会的治理等重要议题进行了翔实讨论与细致分析。这些流传至今的文献记载和民间故事,反映的是各种利益群体为了争夺鄱阳湖水面捕捞权或草洲使用权而展开的长达数百年的历史互动,体现了不同于陆地的水域社会。虽然内陆湖泊与近海水域有明显的不同,但在自然资源
本书论述的晚明史,起于万历元年(1573年),迄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书中以翔实的史料、细致的笔触,再现晚明王朝在内忧与外患的双重压力之下走向灭亡的全过程,并揭示其深刻的教训。作者在广泛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对于晚明时期“倭寇”、“市镇”、“新政”、“党争”等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下卷内容为第七章至第十四章。
本书论述的晚明史,起于万历元年(1573年),迄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书中以翔实的史料、细致的笔触,再现晚明王朝在内忧与外患的双重压力之下走向灭亡的全过程,并揭示其深刻的教训。作者在广泛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对于晚明时期“倭寇”、“市镇”、“新政”、“党争”等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上卷内容为第一章至第六章。
东亚发生的一场重要战争。明朝军队远赴朝鲜半岛,异国作战,异常艰苦,但英勇奋战,屡建奇功,终将日军赶出朝鲜,使得 藩邦 朝鲜得以 再造 。但是因为党同伐异,《明实录》等明代史书未能如实记述他们的战功,故意贬低。清初官私史书又加以扭曲和抹杀,致使明军将士群体人数不清、形象不明。本书基于朝鲜王朝与明清史料的对比研究,考订出明军总人数及其群体特征,并以石星、宋应昌、李如松、杨镐、丁应泰、董一元、陈磷等为代表,系统梳理明军将士在战争中的相关问题,以点带面,驱散迷雾,力图呈现明军将士的风貌与战绩,推进对这场战争全方位的深入认识。
明宪宗成化帝是明朝历史上一个不太引人关注但实际上却是有着十分重大影响的皇帝。成化帝当政近24年,明朝中期的诸多特征都是在他那时基本定型的。从正面角度来讲,成化时期尤其是其初期,朝廷广开言路,革除天顺朝弊政,延聘贤臣,平乱南方,巩固北疆,修筑边墙,等等,这些都在当时及以后的历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明宪宗在扶植正能量的同时,逐渐消极怠政,宠幸比自己岁数接近大一倍的万贵妃,任由其及同党肆意妄为,这就使得有明一代的后妃、外戚势力日渐壮大,为后世开了一个极不好的先例。本书概述这一时代历史。
《太平天国及晚清社会研究》系全国性一级学会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主办的定期出版的学术成果,主要反映太平天国及晚清相关史实与理论的*新研究成果,力争成为太平天国及晚清史研究的重要窗口与园地。其宗旨在于持有严谨扎实的学术风格,以客观、理性的研究理念拓展太平天国及晚清史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论从史出、逻辑严密、注释规范。除约请海内外著名学者专家撰稿外,鼓励有创新有深度的青年学者积极纂述,整合研究力量,促进学术争鸣。原在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重归一统》 本书讨论了战争和政治在宋朝建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批驳了 宋朝开国是一个非军事化过程,宋朝自建立之初就重文轻武 的刻板印象。作者提出,宋朝的建立是一系列军事胜利的结果,11世纪初出现的文官主导型政府,是经由半个世纪的战争与个人政治而产生的,并非源于某种旨在强调文化价值超过军事价值的主观规划。 《茶经述评》 吴觉农先生从当代茶业发展状况出发,联系有关茶的历史材料,对《茶经》所涉及的茶的起源、采制工具、制造、茶具、饮用、史料和产地等内容进行阐释与评价。既借由《茶经》回顾了历史经验,又联系当下,对当代茶业的发展有借鉴意义。此书主体部分为吴觉农先生对《茶经》的客观评价,后面附有吴觉农先生对《茶经》的译注。
本书主要探讨在社会巨变与清末新政的时代前景下,晚清巡警道的筹议、建置、运作与成效,并通过梳理巡警道这一新制度在清末外官改制中的具体进程及利弊得失,探讨了警察新制在中国引进、移植并调适的历程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提示了近代中国治安制度的转型与政府治理观念的更新。
1793年,由英国王室派遣,东印度公司资助,马嘎尔尼勋爵率领的英国访华使团抵达中国,目的是觐见清廷的优选统治者乾隆皇帝。此即清王朝和海上霸主大不列颠这两个欧亚帝国在18世纪晚期的初次正式接触。本书从历史角度审视了两大帝国的这次具有象征意义的会面。作者摒弃了传统针对此类问题的欧洲中心观,代之以一种对称性的叙述,通过详细考察中英礼仪冲突的表象和实质,旨在打破文化中心论及现代性宏大叙述对历史研究的垄断。
笔者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 清实学,尤其注目于晚清经世实学,以为此乃中古学术向近代学术过渡的桥梁。曾发表《道光成丰年间的经世实学》(《历史研究》1987年第4期)、《试论道咸经世派的“开眼看世界”》(《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2期)等文,并对龚自珍、魏源、曾国藩、张之洞的经世思想作个案考析。 2000年开始与黄长义合作,对清末实学作通贯整理。长义君英年博学,用力甚深。我们合撰《晚清经世实学》,于2002年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印行。今次收入“文存”,笔者有所修订。
《锦衣卫》 本书将锦衣卫的创建演变置于明代历史的大背景中考察,以锦衣卫的发展为经线,以明代的帝王更替为纬线,勾勒各个时期皇权需求与锦衣卫的发展轨迹之间的关系。锦衣卫创建于明太祖时期,主要任务是维护礼仪纲纪,以应对朱元璋在立国之初对 正纪纲 立礼法 定名分 明号令 的急迫需求。随着局势的发展,在后来的时间里,锦衣卫被陆续赋予了各类新职能:治理诏狱、外交出使、缉奸弭盗、监督朝臣,等等。皇权的需求还强烈地影响了东厂、西厂的发展。皇权、锦衣卫、东西厂在历史进程中相互交织,在明朝后期,厂卫甚至开始卷入朝臣党争,成为其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蒙古帝国》 13世纪,蒙古帝国有如旋风一般席卷了欧亚大陆,它的崛起和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谜题:蒙古人扩张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是什么?蒙古如何从人口不足200
全书由五篇文章构成,提出清代康熙朝的政治核心问题,即为大清王朝争正统。从三藩平叛、兴废太子、道学观念、满汉关系、出兵准部等具体层面入手,系统批判玄烨提出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作者批判的重点是所谓“千古一帝”的康熙帝玄烨。作者不惜笔墨,爬梳满汉文字史料,揭示所谓“盛世”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有清一代,大一统远迈汉唐元明,而正统之争,反较历代为烈。康、雍、乾三朝帝王,皆不惜天子之尊,口诛笔伐,连篇累牍,蔚为奇观。其中,玄烨于康熙五十六年首倡“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则直欲居历代正统之最,承前启后,实为有清一代最为重要之政治纲领。玄烨在位六十二年,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统治最为长久的一朝。这成为他及其后嗣得以宣扬其圣明和“康熙盛世”的资本,也是一种“既成事实”。这其中固然存在各种
乾隆的统治占据了18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将康乾盛世推向。除了康熙、雍正为其打下的良好基础外,自制力强、勤政、处理问题果断迅速、善于吸收历代统治得失、感情生活比较专一、健康长寿等是乾隆能够成功缔造盛世的重要因素。 乾隆统治下的中国,纵向比,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人口多、国力盛的时期。横向比,是当时世界上强大、富庶的国家。然而,乾隆身后却是盛世的崩塌和一个逐渐衰败的大清王朝。乾隆晚年声势浩大的白莲教起义爆发;他死后不到半个世纪,鸦片战争爆发。 乾隆是成功的,其成就足以让他跻身中国历伟大的帝王之列;乾隆也是失败的,18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让他的统治显得没有任何新意。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可以看到,乾隆时期中西历史发展正经历另一种 大分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