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八个部分,四十四个章节,主要讲述了世界历史的进化,世界文明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作者着眼于全球,侧重于那些有影响的、促进历史发展的历史事件,其中包括原始社会、欧亚大陆的古代文明、欧亚大陆的原始文明、欧亚以外的世界、地区分割后的世界、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人统治的世界、西方的衰落与成功等八个主要的部分。重点突出,主题鲜明,着重有三个主要的问题,即(1)欧洲扩张的根源;(2)欧洲扩张前的儒家文化、穆斯林和其它非欧洲的世界;(3)欧洲扩张的各个历史时期:伊比利亚时期,荷兰、法国、英国时期,沙俄时期。本书为上册。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这部潜心力作自1970年初版问世以来,赞誉如潮.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可谓经典之中的经典。第7版在保留原文精华的基础上.融入了时新的研究成果.
本书由严复翰墨馆馆长郑志宇主编,陈灿峰副主编。严复为著名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是近代 睁眼看世界 、开风气之先的人物,在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深远。他的许多思想言论,关涉国家社会、政治民意、传统文化、伦理道德,以及有关个人修身持家、立身行事、教育子女等方面,都精辟犀利,直指人心,是启蒙教育国人的经典文本,对当代青年学子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书辑录严复关于政治、经济、法制、社会、教育、治学、伦理、家国等方面语录百余条,逐条注译,并以严复照片及相关书法作品为配图。
本书分八个部分,四十四个章节,主要讲述了世界历史的进化,世界文明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作者着眼于全球,侧重于那些有影响的、促进历史发展的历史事件,其中包括原始社会、欧亚大陆的古代文明、欧亚大陆的原始文明、欧亚以外的世界、地区分割后的世界、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人统治的世界、西方的衰落与成功等八个主要的部分。重点突出,主题鲜明,着重有三个主要的问题,即(1)欧洲扩张的根源;(2)欧洲扩张前的儒家文化、穆斯林和其它非欧洲的世界;(3)欧洲扩张的各个历史时期:伊比利亚时期,荷兰、法国、英国时期,沙俄时期。本书为上册。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这部潜心力作自1970年初版问世以来,赞誉如潮.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可谓经典之中的经典。第7版在保留原文精华的基础上.融入了时新的研究成果.新增了数百幅
《冲击与回应》 本书在 冲击-回应 模式的框架下,试图分析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条重要的线索:面对西方的强势扩张,中国精英阶层如何理解这个陌生的文明,以及如何存续本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体制。本书通过选取近代历史文献中的部分核心史料和经典篇章,全景式地展现了近代中国几代先锋人物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中国古代战争之道》 本书集合了八位著名汉学家对古代中国军事史的细致分析,研究内容囊括了野战与围城、外征与内讨、御侮与平乱,起于公元前 632年,止于公元1556年,跨越先秦、西汉、唐、宋、明各代,通过城濮之战、征伐匈奴、淮西之役、襄阳围城、鄱阳之战、土木之变、剿平倭寇等经典战例,呈现出经常被忽视的古代中国的军事风格和军事传统。
本书原为《剑桥中国史》第10卷和第11卷,叙述自清代道光年间至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历史。上卷包括导言旧秩序、清代的疆土、清王朝的衰落与叛乱的根源、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太平军起义、中俄关系、清在蒙古、新疆、西藏的统治、清代中兴、自强运动、1900年以前的基督教传教活动及其影响。下卷包括1870-1911年晚清帝国的经济趋向、晚清对外关系、中国人对西方关系看法的变化、西北与沿海的军事挑战、思想的变化与维新运动、日本与中国的辛亥革命、1901-1911年政治和制度的改革、辛亥革命前的政府、商人和工业、共和革命运动、社会变化的潮流,等等。本书作者皆为西方知名学者,译者为我院历史所编译室专家。本书据1978年本翻译,于1993年出版,当时将第10、11卷合为《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出版,使用一个书号,此次再版仍延用这种做法。
本书为著名考古学家杨泓60余年来考古研究成果的结集,为 人民文选 系列图书之一。全书图文并茂,诸多文物和考古发掘照片十分稀见,甚至不少图片是作者的手稿,体现了作者扎实的学术基础和美术功底。全书主要围绕美术考古、兵器考古两大领域展开,复原古人的生活,展现古人的审美意趣。作为一名考古人,作者结合历史文献,抽丝剥茧,细致解读,既有着跨江越海的视野,又不乏富有温度的细节,使本书既可作为学术研究的参考,又可作为知识普及的大众读物,兼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书为《剑桥中国史》系列丛书第3卷,论述隋唐时期的王朝历史,作为《剑桥中国隋唐史》的上卷。原书于1979年出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外隋唐史研究的水平。本丛书的第4卷(即《剑桥中国隋唐史》下卷)将在以后出版。
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便于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人借鉴、吸纳、应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作者经数年辛勤躬耕,精心编撰了本书。本书分为中华英杰传世金言(含附录)和家训两部分。 金言 部分收录了英杰志士、圣人先哲的名言警句,分为忠国、爱民、改革、法治、廉洁、道德、意志、情感、做人、处世、为学等十五部分, 家训 部分收录了多篇传世家训。从忠国爱民到为人处世,从道德法治到廉洁察人,从意志情感到为学哲理,处处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使读者在阅读、深思、体悟中如同以圣贤为师、与英杰为友,进一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卫西琴(Alfred Westharp,1882-1952),又名卫中,即 捍卫中华文化 之意。德国人,家境优越,父亲为德国银行家;先在德国慕尼黑大学攻读音乐学和心理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音乐心理学;后受蒙台梭利影响,转而研究音乐教育及音乐感受。1913年,因仰慕中华传统音乐及文化,选择来华考察,而后作为思想家、教育家、音乐家在民国时期文化教育界活跃了25年,曾经名噪一时;其首篇教育论文即由严复帮忙翻译并获得中国教育学界诸多赞赏;因对孔子、中国传统音乐的崇拜而被保定直隶高等师范学校聘为音乐教习;后带领学生到太原第五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大会演奏中国《诗经》中的几章受阎锡山青睐,聘为山西大学教授、山西外国文言学校任教务主任等。其与中国近代教育名人蔡元培、胡适、陶行知、黄炎培、梁漱溟等均有密切往来;在《最后的儒家》
本书叙述了10-14世纪中国历目前由少数民族建立的辽、西夏、金、元四个王朝的变迁。深入研究了民族关系、国家关系的发展;多元文化的构成及其相互影响以及社会风俗的变化等一系列问题;讨论了各族统治者在中原文化影响下其政治制度、物质文化的变化和形成;重点揭示契丹、党项、女真和蒙古人在各王朝历史中的作用;凸显了如耶律阿保机、嵬名元昊、阿骨打、成吉思汗、忽必烈的重要历史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