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解读中国经济:解读新时代的关键问题
    •   ( 41427 条评论 )
    • 林毅夫 /2018-09-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解读中国经济》是解读中国经济之作,总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活动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书中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系统地回顾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改革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 面对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新形势下的新变化,新版新增了在新常态下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探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文化复兴的深刻内涵,并对中美贸易摩擦、 一带一路 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热点问题进行了透彻的解读。

    • ¥42.2 ¥68 折扣:6.2折
    • 大学问·黄宗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代表作两种: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套装共2册)(学者
    •   ( 1526 条评论 )
    • 黄宗智 大学问出品 /2023-03-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内容 简介: 本书为 超级教授 黄宗智成名之作,是认识中国小农经济和明清以来中国史绕不过去的经典。书中基于包括满铁资料和地方档案在内的大量史料,以及作者实地调查所得资料,对明清以来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的特点做了深入考察,探讨了一系列影响中国社会走势的关键问题,尤其对中国华北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西方式的工业资本主义这一问题给出了极具说服力的解释。全书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 农业内卷化 这一核心观点, 没有发展的增长 的内卷困境使得中国走上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本书曾获费正清奖。 《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为黄宗智扛鼎之作,是认识中国小农经济、当代中国发展和明清以来中国史的经典。书中基于满铁资料等大量史料与作者

    • ¥125.3 ¥187 折扣:6.7折
    • (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清代的书籍流转与社会文化
    •   ( 519 条评论 )
    • 徐雁平 /2021-12-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清代卷,主要论述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背景下的清帝国书籍流转和文化史意义。主要内容有:书估与清帝国书籍的流转;嘉道时期苏州书籍社会;底层文人日记与清中后期浙江的书籍流动;晚清京城精英阶层的书籍世界;清代抄书与书籍生产及流动;清代的《读书分年日程》与读书风气;《说文》著述与测定学术风气的指标;家籍的编刊与文化传承;女性与阅读;清代的小说戏曲阅读;石印出版与晚清的科举、文化;新学书籍的涌入与 脑界不能复闭 。

    • ¥108.8 ¥160 折扣:6.8折
    • 妇人杨氏之“复活” : 十八世纪中国的法律与社会
    •   ( 43 条评论 )
    • 卜永坚 /2024-10-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篇幅不长,通过一件司法案件再现了清代中期普通人在宏大的国家、严密的制度下如何生存。作者在僵化的史料背后,试图重新塑造逝去的历史中的人物的生命。通过具体的描述,使我们真正进入一直靠抽象的概念理解的乡村世界,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和他们的苦难与现实中。通过对案件的分析,再现了十八世纪中国司法制度的优越:理性官僚组织之严密、文书系统、审讯程序、破案限期、法医制度等等。但也指出了其局限性:刑讯始终是司法制度内的 标配 之一;法医地位极低,其专业意见被官员随心所欲地利用或扭曲。比较十八世纪中西方的司法制度,之所以中国在十八世纪没有像欧洲一样放弃刑讯制度是因为传统中国的案件审判需以招供作为结案的标志,而当时英国陪审团制度的出现、欧洲大陆证据法的应用则促使了刑讯的废除。

    • ¥39.5 ¥59 折扣:6.7折
    • (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早期经典的形成与文化自觉
    •   ( 734 条评论 )
    • 程章灿 主编,徐兴无 著 /2023-03-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专论先秦两汉时代早期经典形成的历史语境和形成条件。既注重从文明史的角度讨论中国 前轴心时代 和 轴心时代 的经典文化,又重视从经典文化的角度讨论早期中国经典的意义体系及其文化转变。主要内容有:中国早期经典的发生、诸子的言说与书写、先秦两汉经学文献体系的思想史考察、经典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意识、谶纬思潮和文献的兴起、经典的神秘化等。从早期经典的发生,到诸子文献的形成,从先秦两汉经学文献体系的形成,到西汉末年谶纬的兴起,本书系统论述了经典的宇宙化、历史化和神秘化过程。

    • ¥47.6 ¥70 折扣:6.8折
    • 上海老画报
    •   ( 520 条评论 )
    • 周利成 /2023-03-07/ 中国文史出版社
    •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清末至新中国成立这段时期上海地区非常典型的各种画报,对每种画报的创刊日期、终刊时间、出版者、编辑人、出版地、纸质、印刷、装帧设计等均做了考证,对画报的办刊宗旨、风格特色、图文内容、社会价值、学术价值、研究价值、社会影响等均做了初步研究,还摘录了画报中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记述。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收藏价值。

    • ¥45.6 ¥68 折扣:6.7折
    • 铁道之旅 : 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
    •   ( 4651 条评论 )
    • [德]沃尔夫冈·希弗尔布施 /2018-07-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工业文明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变化,人们又是如何在这其中适应了工业革命带来的新规则、新秩序? 《铁道之旅》通过论述工业革命的代表之一 铁路 其创制、发展对于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的影响,试图重新思考工业文明如何发生于个体,而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生产力、社会结构变化。这本书囊括了人们对风景观感的变化、旅途交谈的没落、铁路车厢分隔问题、铁路旅行病理学、工业疲劳和休克的历史,以及铁路与城市的关系等诸多话题。 铁路出行给人们对于时间、速度、距离、危险、精神伤痛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对于城市 历史关系、事故、防御性措施等等方面的重新思考,试图去阐述,工业文明不仅在技术、建筑、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改变,更重要的是,人们在这些变化其中,也发展出更多的设备、条例、思维去适应由工业革命带来的新规则

    • ¥39.5 ¥59 折扣:6.7折
    • 什么是数字史学 探索史学前沿领域和方法 了解数字史学的入门书 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   ( 288 条评论 )
    • 【芬兰】汉努·萨尔米 著, 徐艺欢 译 /2023-1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数字史学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它利用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方法进行历史学研究。作为一项全球性的事业,它邀请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共同参与,为探索、理解和展现过去提供一种令人兴奋的新方式。 《什么是数字史学》提供了对数字史学简明扼要的介绍。从讨论历史数字化研究的起源开始,作者探讨了历史如何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问题,随后介绍了数字史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包括数据库和档案、跨学科和公众参与等。此外,作者概述了大数据研究方法及存在问题 无论是涉及文本资料的,还是涉及视觉资料的,并给予原生数字化时代以特别关注。

    • ¥24.8 ¥40 折扣:6.2折
    • 天津老画报
    •   ( 268 条评论 )
    • 周利成 /2023-03-08/ 中国文史出版社
    •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清末至新中国成立这段时期天津地区非常典型的各种画报,对每种画报的创刊日期、终刊时间、出版者、编辑人、出版地、纸质、印刷、装帧设计等均做了考证,对画报的办刊宗旨、风格特色、图文内容、社会价值、学术价值、研究价值、社会影响等均做了初步研究,还摘录了画报中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记述。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收藏价值。

    • ¥43.6 ¥65 折扣:6.7折
    • 科学思想史
    •   ( 270 条评论 )
    • 林德宏 /2020-12-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分别阐述了古代的科学思想、16-18世纪的科学思想、19世纪的科学思想、20世纪的科学思想,系统论述了科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以及科学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巨大作用,对古今中外的科学理论、科学思想者和科学家的科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中国的郦道元、贾思勰、张遂、沈括、郭守敬、徐光启、宋应星以及西方的亚里士多德、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爱因斯坦、波尔等人的思想作了详细的介绍,是一部全面、系统论述科学思想史的力作。

    • ¥54.4 ¥80 折扣:6.8折
    • (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中国古代文献:历史、社会与文化
    •   ( 713 条评论 )
    • 赵益 /2022-02-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有鉴于二十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学界关于文献、图书的社会、文化研究的逐渐兴盛和以 书籍史 视角对中国古代文献图书史研究成为海外汉学的热点,本书通过梳理、解释本土学术中自成系统的文献、图书研究的 内在理路 及其强大惯性,在引入外来新方法、新视角所发生的观念上的歧异和实践中的困惑,从而从文化史的视角,对中国古代文献做概括式的总论;以专题研究为线索,提出问题,并加以分析、给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献的涵义及形态;古文献的载体;古文献的生产和与文明发展的关系;中国古代文献的的保存与流播;中国古代文献的的阐释传统;古典文献学的文化史内涵。

    • ¥47.6 ¥70 折扣:6.8折
    • (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明代书籍生产与文化生活
    •   ( 460 条评论 )
    • 程章灿 主编,俞士玲 著 /2022-12-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叙明明代刻书进一步精致化、艺术化,使得刻书成为文化产业。继而,作者从明代书籍生产史切入,讨论自明代嘉靖、万历图书生产兴盛伊始即伴随着的对当代图书生产的自省和批判,探讨明代图书生产与知识生产的关联。主要内容包括:建阳书坊在嘉靖前帝国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和意义;从帝国藏书、刻书优势地位的丧失看毛晋刻书的意义;从《宝颜堂秘笈》的刊刻看明代图书生产中的主编角色;文书与政治争斗;从万历年间朝鲜诗的编刻看明代图书生产方式和文化功能;明代的唐诗刊刻及其文化意义。

    • ¥102 ¥150 折扣:6.8折
    • 惠通桥之战(作者亲签+“微观战史”红章版,作者余戈曾获得中国好书、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文津图书奖,樊登盛赞推荐)
    •   ( 781 条评论 )
    • 余戈 著;天喜文化 出品 /2024-05-01/ 天地出版社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的抗战,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事吃紧时期,滇缅公路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交通运输生命线,而天堑怒江之上能够承载汽车通行的桥梁只有一座 惠通桥。 在第一次入缅作战期间,惠通桥维系着十万远征军的兵力输送和物资补给;战事失利后及时爆破惠通桥,为避免形势危殆构筑起一道战略防火墙。在滇西反攻阶段,修复惠通桥、夺控滇缅公路,惠通桥又成为扭转战局、赢得胜利的战略枢纽。 惠通桥不仅支撑着缅北和滇西两个战场,也是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战略焦点。从此种意义上讲,惠通桥不仅关乎滇缅战场的成败,更关乎着民族抗战的命运。 本书以 微观战史 的写作方式,借助最新发现的原始档案,对围绕惠通桥的战事和人物细节进行了细致还原。作者以惠通桥这一战略节点为着眼点,冷静客现

    • ¥59 ¥88 折扣:6.7折
    • 中国烟草史
    •   ( 1982 条评论 )
    • [美]班凯乐Carol Benedict)著,皇甫秋实 译 /2018-07-30/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中国烟草史》讲述了美洲的烟草从16世纪传入中国,开始在中国商业种植以来的传播历程。从水烟、烟枪、鼻烟、手卷烟到现代机制卷烟工业,是一段非常迷人的大众消费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历史。 作者利用广泛的材料,如方志、农书、笔记、医案、游记、诗歌、晚清以来的报纸、民国小说、香烟广告等等,生动地讲述了烟草文化在中国的形成,以及中国如何融入世界市场。本书荣获美国历史学会2011年度费正清东亚研究奖。

    • ¥46.5 ¥75 折扣:6.2折
    • 中国古代染织纹样史
    •   ( 1097 条评论 )
    • 张晓霞 /2016-09-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中国古代染织纹样史》为2010年*规划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本书将论述上起新石器时期,下至清代数千年中国染织纹样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历史,并就各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生产方式、工艺技术、织物品种等进行综合论述,着重对各时代纹样从造型、色彩方面进行剖析,联系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深入阐述染织纹样的形成风格和美学特色。

    • ¥93 ¥150 折扣:6.2折
    • 盛宣怀传
    •   ( 96 条评论 )
    • 夏东元 著 /2021-01-01/ 南开大学出版社
    • 夏东元,1920年生,江苏靖江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讲授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1956年起专门从事中国近代史教学,代表作有《盛宣怀传》《盛宣怀年谱长编》(上下册)《晚清洋务运动研究》等。

    • ¥58.9 ¥88 折扣:6.7折
    • 广西古建筑地图(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中国古建筑地图)
    •   ( 176 条评论 )
    • 李海霞等编著 /2023-07-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广西古建筑地图》重点介绍了广西现存的300多处古建筑,并适当补入部分古墓葬、古遗址、石窟寺及石刻,以及近现代重要建筑,资料翔实,具有很强的知识性。作者通过查找资料、搜集整理相关测绘图纸、调研拍摄、走访等方式,忠实记录每一处古建筑的主要信息:古建筑所在地概况;古建筑历史沿革、建筑形制、平面格局、建筑风格;古建筑保存状况等,系统介绍了广西现存古建筑的特点和艺术成就,可作为研究广西古建筑历史与文化的工具书。

    • ¥173.5 ¥259 折扣:6.7折
    • 中国古代官制
    •   ( 167 条评论 )
    • 王俊 /2015-11-01/ 中国商业出版社
    • 官制是指国家机构的设置和官吏的任用、考核制度,它关系到一个政权的盛哀、一个社会的稳定及人民的生活是否安宁。春秋战国的 黄金台 ,汉代的察举,魏晋南北朝的 九品中正制 ,隋唐的三省六部、科举选官、节度使,两宋的文官当政,明代宰相的终结和大学士、厂卫的设置,清代的军机处在我国历史上都发生了重大作用。中国古代的官制体系有着它独特的发展轨迹和历史渊源,在合理与不合理中或调整、或完善、或发展、或消亡,逐步适应不同时代的需要。王俊编著的《中国古代官制》依时代为序,勾勒了中国古代国家的中央决策机构、行政机构、监察机构和军事机构、地方机构及其职任,以及官员的选任和管理,重点指出了各个时代官制的特点和变化。

    • ¥16.8 ¥25 折扣:6.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