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第428窟说法图(北周)》是敦煌莫高窟第428窟南壁的说法图。壁画的面部晕染方法是在鼻、眼以及眉骨、下颌处涂白色,这是西域式画法的演进。早期壁画在色彩的分布配置上,作者讲究均衡、对称以及整体效果,使壁画具有强烈的装饰味道和艺术感染力。 第428窟是敦煌早期*大的中心塔柱式窟,保存较完整,此窟属敦煌莫高窟北朝洞窟中的第四分期。 《敦煌莫高窟第428窟说法图(北周)》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
《敦煌莫高窟第254窟尸毗王本生(北魏)》是敦煌莫高窟第254窟北壁后部中层东端的尸毗王本生故事画。本图以割肉场面居中,上为老鹰逐鸽,右为眷属惊惧哀劝,左为臣民敬仰赞叹。画面主题突出,在艺术表现力上和北魏早期相比有了显著的进步。 第465窟属于敦煌莫高窟北朝洞窟的第二期,时代上相当于北魏中期。 《敦煌莫高窟第254窟尸毗王本生(北魏)》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
张景峰所*的《敦煌石窟考古与艺术研究文集》收入作者学术论文21篇,这些论文大致可分为五类。**类为敦煌石窟思想与功能的研究,5篇。第二类为敦煌石窟塑像的研究,4篇。第三类为敦煌石窟供养人画像及题记的研究,4篇。第四类为敦煌石窟本生故事的研究,4篇。第五类为研究综述与书评,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