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检索中国青铜器文献的工具书。遴选、收录了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公元二○一一年,时间跨度约为一千七百年左右的关于中国青铜器研究的专著、论文等文献共19000余条。其中以夏商周青铜器研究文献为主,兼
1971年在新郑市东南部白庙村发现有大量带有铭文的铜戈、铜矛和铜剑等 ,在学界引起巨大轰动,有着重大的学术意义。郝本性先生对出土 进行整理研究,系统介绍了这批 的出土情况、形制、铸造特点,并对铭文进行了考释。本书图版部分,经过排比整理,公布了几乎所有新郑出土的有铭韩国铜 ,大部分为 发表,并且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大部分器物重新拍照,公布了高清彩色的器物图和铭文图,大大提升了该书的学术性和资料性。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中国“九五” 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是我国 个由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大型科学研究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总目标,是将夏、商、西周三个时期的年代学进一步科学化、量化,制定这一时期有科学依据的年表,为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BR》本书是对“夏商周断代工程”9大课题、44个专题研究的综合与总结,是在《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的框架和结论的基础上编写修订而成,较为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实施和研究过程、取得的成果和结题后的重要新进展。
本书是一部检索中国青铜器文献的工具书。遴选、收录了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公元二○一一年,时间跨度约为一千七百年左右的关于中国青铜器研究的专著、论文等文献共19000余条。其中以夏商周青铜器研究文献为主,兼
......
1. 系统理论框架:本书搭建了完整的青铜器修复理论框架和知识结构,为读者揭开了青铜器修复的神秘面纱,是初学者和文物爱好者的入门指南。 2. 实战案例还原:通过丰富的修复案例,生动再现青铜器从残缺到完整的修复过程,仿佛让读者穿越时空,亲临修复现场,感受文物重生的魅力。 3. 跨材质应用拓展:不仅聚焦青铜器修复,还探讨了青铜器修复技艺在其他材质文物修复领域的应用,为跨领域文物修复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思路。 4. 知识科普全面:详尽介绍了青铜器的器型、纹样、装饰技法等知识,是学习和了解青铜器不可或缺的知识储备,帮助读者 认识青铜器的文化价值。 5. 视觉盛宴呈现:书中收录了大量精美的图片,涵盖修复细节、文物全貌等,为读者带来一场认知与欣赏青铜器的视觉盛宴,让文物之美跃然纸上。 6. 海派技艺精髓:深
......
1971年在新郑市东南部白庙村发现有大量带有铭文的铜戈、铜矛和铜剑等 ,在学界引起巨大轰动,有着重大的学术意义。郝本性先生对出土 进行整理研究,系统介绍了这批 的出土情况、形制、铸造特点,并对铭文进行了考释。本书图版部分,经过排比整理,公布了几乎所有新郑出土的有铭韩国铜 ,大部分为 发表,并且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大部分器物重新拍照,公布了高清彩色的器物图和铭文图,大大提升了该书的学术性和资料性。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中国“九五” 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是我国 个由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大型科学研究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总目标,是将夏、商、西周三个时期的年代学进一步科学化、量化,制定这一时期有科学依据的年表,为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BR》本书是对“夏商周断代工程”9大课题、44个专题研究的综合与总结,是在《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的框架和结论的基础上编写修订而成,较为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实施和研究过程、取得的成果和结题后的重要新进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