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作者花费十多年时间撰写的。书中讲述了清初顺治帝在位18年,死时24岁,为什么要在遵化选陵寝?有了东陵,为什么又造了一处西陵?东陵与西陵的帝王是依据什么而分葬的,东陵西陵入葬人物都是谁?清朝帝后丧葬礼仪有怎样的规定?不同时期陵寝建筑规制是怎么改变的?东陵与西陵发生过几次盗宝案?作者在浩如烟海的清宫杂档中,搜寻到一批十分珍贵的资料,从而填补了一些人物身世的空白。作者还实地在清东陵、清西陵的后妃园寝中,按入葬者的坟逐一查对,将已安葬的215位后妃概况弄清,这是迄今为止首次发表的研究成果。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本书以时代为序,对20世纪发现的汉魏至明清的墓室壁画,从题材及绘画风格、技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墓室壁画的发展情况、艺术成就及研究现状,对于今后相关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书中配彩图6幅、插图50幅。
“死生亦大矣”,古今中外概莫如此。由死亡而反思生活;通过处理死亡,恰当地对待死者,解释、确定并继续生活,是所有的文明、所有的世代都在进行的哲学思考和生活实践。因此,某时某地的人如何建造坟墓,如何对待死者,也是理解其看待死亡、生命和生活的钥匙。 吴功青、徐诗凌所著的《等待复活(早期欧洲墓葬概观)》由两部学术小品组成,两位在意大利求学的年轻学者从两处基督徒墓葬的历史、构造和相关习俗入手,揭示出基督教精神在墓葬中的根本体现,并反映出基督徒从古代晚期到近代的生活处境与思想观念变迁。读者由此可窥见西方墓葬习俗和信仰传统。
“死生亦大矣”,古今中外概莫如此。由死亡而反思生活;通过处理死亡,恰当地对待死者,解释、确定并继续生活,是所有的文明、所有的世代都在进行的哲学思考和生活实践。因此,某时某地的人如何建造坟墓,如何对待死者,也是理解其看待死亡、生命和生活的钥匙。 吴功青、徐诗凌所著的《等待复活(早期欧洲墓葬概观)》由两部学术小品组成,两位在意大利求学的年轻学者从两处 徒墓葬的历史、构造和相关习俗入手,揭示出 教精神在墓葬中的根本体现,并反映出 徒从古代晚期到近代的生活处境与思想观念变迁。读者由此可窥见西方墓葬习俗和信仰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