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良(1900-1985),1942年年初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时称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曾任民盟中央主席。 史良是伟大的爱国者和革命民主主义者,著名的“七君子”之一,也是著名的律师和妇女运动的领袖。孙彩霞编著的《史良(民盟历史人物)》通过丰富的史料,全面叙述了史良坎坷的一生和思想、情感历程。真实记录了她在长达5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和中共是如何密切合作并成为共产党忠实盟友的详尽过程;还生动地介绍了她为中国妇女争取民主权利和人格平等作出的艰辛努力。而且还多视角、多侧面地介绍了她作为女性领导优雅的一面和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
细读秦淮八艳的故事,是一个将传奇解构的过程。在书中,我们看到这些女子,在自己的命运中苦苦挣扎,她们美丽、纯洁、多情、脆弱,纵然才气纵横,仍然一无所有,对于她们,爱情等同于立身之本,生存的本能与情感的热望掺杂在一起,她们谋生,亦谋爱。赶上那样一个时代,这种谋求显得格外艰难,在腾挪闪躲中,在辗转跌宕中,她们伤痕累累,甚至血肉模糊。
电影《黄金时代》独家授权原型人物传记!导演许鞍华郑重推荐! *激情*美的萧红传记!亲近萧红热烈而寂寞的灵魂! 我一生*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萧红 这是关于天才中国女作家萧红的传记。 萧红一生追求爱与自由。为了反抗父亲指定的婚姻,她弃家出走,从此开始了漫长、曲折、艰苦备尝的流亡生涯。她先后坠入爱情的陷阱,在贫病中极力挣扎,*后客死于南方孤岛香港,年仅三十一岁。 唯有文学,忠实地陪伴着萧红。本书把萧红置于现代中国广阔的背景之上,重现了她的生活、写作和精神世界,多层面地见证了她的苦难和伟大。
苏珊 桑塔格是当代西方蕞引人注目也蕞具争议性的知识偶像之一,其偶像性与争议性持续至今,无人超越。努涅斯作为桑塔格的工作助手及与其独子戴维的恋爱关系得以搬进他们的住所,由此进入一代知识偶像的私人生活。 这部回忆录真挚地记录了与桑塔格共同生活的日常,目睹了她不自知的有趣、无法独处的脆弱、黏人且话痨、强势又双标,既是我们认识桑塔格其人,了解其性格、魅力与生活的珍贵记录,也是来自桑塔格身边人对她的动人追忆: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只是越来越有充分的理由感觉到,遇见她是我一生中幸运的事情之一。
我不是一个女英雄。但是我选择了我想成为的样子。 作为二十世纪杰出的女装设计师之一,可可 香奈儿( 1883 1971 )设计的女装简约却呈现出极致奢华 。她的 小黑裙、 2.55 手袋、斜纹软呢外套、 5 号香水等经典产品 都已成为 她留给时尚界的永恒遗产。 本书在大量事实调查的基础上,用浪漫新颖的 水彩 手绘形式为你 揭开 这位享誉全球的时尚女性身上的所有谜团。从鲜为人知的苦难童年到修女孤儿院孤独的少女时期;从靠做舞女补贴生活的小裁缝到独一无二时尚女王,她的传奇常流世人心中,永远鲜明如新。
宋庆龄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 ,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 主义、 的伟大战士,是国际 的二十世纪伟大的女性,被誉为“国之瑰宝”。她少年时立志高远,求学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青年时面对险境义无反顾,展现了献身革命事业的坚强意志和 胆识;中年以后,她把 多的精力投入到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开展妇女儿童的福利和文化教育等事业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书用孩子们能理解的叙述描绘了宋庆龄的一生,旨在让他们读懂宋庆龄,从而领悟这位伟人坚定的信仰、不懈的追求、高洁的境界以及非凡的人格魅力。
这些访谈从1972年到2000年跨越了近三十年时间,从金斯伯格初到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任教时的采访,到大法官任上的后一次访谈。金斯伯格分享了她如何不循常规地走上法律道路,并不遗余力地在司法界促进性别平等的经历,也谈到了许多著名判决背后的故事、她不拘泥于宪法字面含义的 活宪法 观念,以及同常常意见相左的保守派大法官安东宁 斯卡利亚的友谊。金斯伯格是一个关于平等和进步的符号,这些访谈致敬了她非凡的人生。
四篇访谈跨越了八年时间,这对玛丽莲·梦露短暂的人生来说,已覆盖了她事业成熟期的大部分时光。梦露创造了二十世纪电影工业的典形象,却被其扮演的金发女郎这个流行文化符号所吞噬,从这个意义上说,她的悲剧不只在于作为孤儿的童年和悲惨的早逝,更在于她被囚禁在了他人的想象中。这些见于《电影杂志》《生活》等书刊的文章在梦露的公众形象之外,呈现了一个真诚、勤奋、勇敢的心灵。
从1977年到2018年,这里收录的7篇访谈跨越了超过四十年时间,曾散见于《10点5》《琼斯妈妈》《加利福尼亚杂志》等文化观察媒体。在这份独特的结集中,勒古恩不仅谈到了她的写作和生活,如对“科幻/奇幻”体裁的看法、卡尔·荣格对其作品的影响、关于“地海系列”等典作品的写作过程等,也谈到了她同父母和丈夫的相处、养育孩子的经历等话题。对于勒古恩来说,幻想文学对可能性的想象终关乎的是理想生活和存在的奥秘。
有的作家定义了一代人,有的定义了一种体裁,琼·狄迪恩同时做到了两者。这些访谈有的散见于《纽约时报书评》等报刊,有的来自《新鲜空气》等广播节目,跨越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其中狄迪恩谈到了她作为记者、随笔作家、小说家的经历。她不仅以文学化的新闻写作洞察失序的时代,也在丈夫和女儿去世的创伤中观察人内心敏感的部分,她的坦诚真挚给了我们勇气。
这些访谈曾见于《出版人周刊》《采访》等杂志、美国公共广播电台等广泛覆盖美国民众的媒体,跨越了超过四十年时间。在不同时期的谈话中,托妮·莫里森分享了她作为教师、编辑、作家、母亲多个身份的故事,以及这些经历对她写作的影响。她谈到《宠儿》和《所罗门之歌》深受家族故事的影响,也谈到自己的写作抱负和黑人身份之间的关系。托妮·莫里森深刻省思了美国社会的性别和种族偏见在文学中的根基,她是当代美国文学的良知。
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1961年甫一出版便成了城市规划领域的典,影响至今不衰。与其说她是城市的观察者,不如说是现代生活的思想者。这些访谈从1962年到2005年跨越了超过四十年时光,其中雅各布斯不仅谈到她支持城市和全球经济多元性的一贯主张,也回顾了她对此的身体力行,如在反对纽约“西路计划”运动中的勇敢行动。雅各布斯关于现代城市的思索在当下仍有不可忽视的警示意义。
桑德伯格作为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目前已跻身《财富》杂志商界女性50强与《时代》杂志优选拥有影响力100人之列。2010年,她在令人振奋的TED演讲中,描述了女性是如何在无意识中使自己在职场中
中国文学 的传奇,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 她终其一生,横空出世地来,旁若无人地活,听天由命地走。 她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这一生,她说过许多的话,有些被时光淡忘,模糊不清, 唯独这句,清醒明透,不离不舍。 离世的那 ,她穿着一件赭红色旗袍,这是她留给世人 的念想。 她,就是民国奇女子张爱玲。
她被众多网友封为“当代林徽因”“公知女神”,她也被传说是央视“最穷”的主持人。她就是柴静,淡定、优雅、知性、执着、爱心、自省和宽容等,每一个特质都让柴静更加富有魅力。让我们也去做这样一个女子吧,一个清淡如水、明媚如花、真诚坦荡、令人温暖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