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 桑塔格是当代西方卓越的知识分子,多次荣膺国际文学大奖。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桑塔格的著作是为了寻求对所处时代的理解。她的人生经历,也折射着20 世纪30 年代至21 世纪初期西方知识界、文化界的思想图谱和文艺风潮。 法国文学史学者贝阿特丽丝 穆斯利借助桑塔格生前身后的档案文件、出版作品,以时间为轴,以桑塔格人生各阶段的重要事件为聚焦点,将桑塔格的艺术评论、文学创作、政治见解与精神历程置于历史中加以考察,勾勒出这个 包罗万象的灵魂 一生的智性之旅。
几千年来,海伦的形象一直是男性欲望投射的产物,而本书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海伦:一位来自西方史前时代的公主,掌握与神沟通的渠道。她吸引全希腊的英雄参加比武招亲,婚后拥有无比的财富和权力,却又与特洛伊王子私奔。残酷的十年战争不久后便爆发。后来,有人说她回到了希腊,有人说她被杀死在一座海岛上,也有人说她变成了天上的星星。然而,无论真实的身体变成了什么样,她都将作为爱与欲望的象征而永远存在下去。
《向前一步》桑德伯格作为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目前已跻身《财富》杂志商界女性50强与《时代》杂志优选拥有影响力100人之列。2010年,她在令人振奋的TED演讲中,描述了女性是如何在无意识中使
金雅妹(1864-1934),宁波鄞县人, 位在美国医学院留学并取得学位的中国女子,也是中国 早的女西医。她不仅是杰出的医生、教育家,而且还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活动家、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在中国妇女史、医学史、教育史、中外文化交流 有重要的地位。本书作者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金雅妹,在搜集了大量的中外文史料,包括许多珍贵的图像资料,可以填补学术研究之空白。本书记载了金雅妹坎坷的童年,在美国留学学医的经历,在厦门和日本行医的岁月,婚姻生活,开办北洋女医学堂,培养医护人才,提倡妇女解放,传播中国文化的事迹以及其在文学领域的成就,是 本系统研究金雅妹的传记作品。
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历 重要 的君主之一,在其统治的六十余年间, 英国完成了两次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 的辉煌时代。本书精选了 200 余幅珍贵历史照片与艺术作品,全方位 介绍了维多利亚女王的个人生活,以及 维多利亚时代欣欣向荣的社会风貌。 作者从维多利亚的出生及作为“德里娜”的童年时代写起,以传记的手法描绘了女王丰富多彩的一生。书中对维 多利亚面临个人和 重大转折时的所作所为和复杂情感做了细腻刻画,向人们再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全民女王” 形象。同时,本书不单记述王室和宫廷的细节,对维多利亚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的一系列变革做了全景式的勾勒。这些社会变革即使在 看来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黄道婆(1245年?—1330年?),又名黄婆、黄母,原松江府乌泥泾(今属上海市)人,宋末元初 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幼时为童养媳,因不堪虐待流落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居约40年,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艺并有改进,总结出“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织造技术。元朝元贞年间(1295—1297年),返回故乡,教乡人改进纺织工具,制造擀、弹、纺、织等专用机具,织成各种花纹的棉织品。黄道婆对促进长江流域棉纺织业和棉花种植业的迅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后人誉之为“衣被天下”的“女纺织技术家”。卒后琼、沪两地乡民均立祠奉祀。
人的一生不知要遇到多少人与事,到了我这个岁数,经历过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发生的种种,我虽是个平凡的人,却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可念,许许多多的事想说。 本书是五四运动同龄人、西南联大进步学子、翻译名家、百岁老人杨苡的唯一口述自传。从1919年走向今天,杨苡的人生百年,正是中国栉风沐雨、沧桑巨变的百年。时代与人生的淬炼,凝结为一代知识女性的天真与浪漫之歌。 世纪回眸中,相比于传奇与成就,杨苡更看重她的 日子 ,及其承载的亲情、友情、爱情和世情:童年深宅里,祖辈的煊赫、北洋政商两界的风云变幻她不大闹得清,念念不忘者,是一个个普通人的境遇;同窗情谊、少女心事、诗歌与话剧, 中西 十年乘着歌声的翅膀,无忧无虑;民族危亡之际,自天津、上海、香港到昆明,西迁途中高唱《松花江上
本书以口述历史为形式,记录了我国 游泳教练叶瑾从业余游泳选手到专业运动员、再到专业队教练,并成长为中国游泳的领军人物的蝶变过程。其个人经历和执教履历充满传奇,体现了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勇毅前行、为国争光的豪情壮志。全书以时间为轴线,重点聚焦了齐晖、宁泽涛和覃海洋等10多位由叶瑾培养的世界 、亚洲 和全国 的事迹,并从这些 运动员的成长轨迹中,凸显一个 教练员对体育事业的一腔赤诚和无比热爱,体现了一位大国工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至高境界,也是一代体育追梦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攀登的缩影。
《蒋碧微回忆录(图文版上下)》包括《我与徐悲鸿》(原为《我与悲鸿》)和《我与张道藩》(原为《我与道藩》),1964年10月由 《皇冠》杂志首次刊行,1966年11月由皇冠杂志社正式出版。本书是 部女性自传,记述了蒋碧微与徐悲鸿私奔、赴欧留学、结识张道藩,直至同徐悲鸿离婚、同张道藩炽热的恋情并分手的整个过程。从中可以看出作为旧社会的女子蒋碧微为了自己的追求,是如伺冲破重重旧观念、旧道德的束缚的。在书中蒋碧微为人极为强势,感情激烈,做了那个时代极难做的事,被认为是中国女权主义的先锋。 本书文笔优美,情感丰富而曲折,一经出版,在 成为畅销书,拥有大量读者,也为我们研究徐悲鸿,研究女性的心灵自由与解放提供了独特的文本,很值得一读。
《蒋碧微回忆录(图文版上下)》包括《我与徐悲鸿》(原为《我与悲鸿》)和《我与张道藩》(原为《我与道藩》),1964年10月由 《皇冠》杂志首次刊行,1966年11月由皇冠杂志社正式出版。本书是 部女性自传,记述了蒋碧微与徐悲鸿私奔、赴欧留学、结识张道藩,直至同徐悲鸿离婚、同张道藩炽热的恋情并分手的整个过程。从中可以看出作为旧社会的女子蒋碧微为了自己的追求,是如伺冲破重重旧观念、旧道德的束缚的。在书中蒋碧微为人极为强势,感情激烈,做了那个时代极难做的事,被认为是中国女权主义的先锋。 本书文笔优美,情感丰富而曲折,一经出版,在 成为畅销书,拥有大量读者,也为我们研究徐悲鸿,研究女性的心灵自由与解放提供了独特的文本,很值得一读。
《蒋碧微回忆录(图文版上下)》包括《我与徐悲鸿》(原为《我与悲鸿》)和《我与张道藩》(原为《我与道藩》),1964年10月由 《皇冠》杂志首次刊行,1966年11月由皇冠杂志社正式出版。本书是 部女性自传,记述了蒋碧微与徐悲鸿私奔、赴欧留学、结识张道藩,直至同徐悲鸿离婚、同张道藩炽热的恋情并分手的整个过程。从中可以看出作为旧社会的女子蒋碧微为了自己的追求,是如伺冲破重重旧观念、旧道德的束缚的。在书中蒋碧微为人极为强势,感情激烈,做了那个时代极难做的事,被认为是中国女权主义的先锋。 本书文笔优美,情感丰富而曲折,一经出版,在 成为畅销书,拥有大量读者,也为我们研究徐悲鸿,研究女性的心灵自由与解放提供了独特的文本,很值得一读。
“侦探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一生,本就是需要破解的谜团。 侦探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式的迷人传记!人都是靠秘密运作的,如果把这个秘密说出口,我们就无法生活……她在与 任丈夫阿奇的婚姻破裂后,“失踪的11天”是失忆还是报复性的策划?她曾经在托基药房从事过配药工作,这位“毒理专家”设计的惊喜有哪些?作为女儿、妻子和母亲,她又经历了怎样的打破性别桎梏的人生?她与周遭格格不入,总有一种“做自己的冲动”。正是写作,帮助她从 1926 年的大决裂中幸存下来。要么这样,要么倒下;无须再拘泥于普通女性期望后,她发现自己自由了……
《莎士比亚喜剧集(共3册)》将威廉·莎士比亚作品中的经典喜剧集结成套,以朱生豪先生的译稿为主要蓝本进行整理。本套丛书共3册,内容包括莎士比亚经典的喜剧集合,收录了 的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和《一报还一报》《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等名篇。本书的译本以 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朱生豪的译本为底本,进行了精编精校,并配以精美插图,内容经典。展现了莎翁戏剧的丰富性和精彩性。朱生豪的莎士比亚译作是其一生的心血,是备受好评的中文译著,其文字地道优美,精当地表现了莎士比亚戏剧的精髓,并把它们传递给中国读者,多年来一直备受瞩目,是文学译著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