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85岁老人李东文的个人回忆录,详细记叙了他上半生的经历见闻、师友交谊、所感所思。他自幼遭遇抗日战争,避难他乡,饱经世事。解放战争期间,举家在两广避居直到新中国成立。建国后积极参与援建西北,曾入甘肃省干部业余大学学习四年,毕业后进甘肃省委宣传部工作多年。 文革 期间误遭批斗,后调入中学教书。改革开放后在兰州大学新闻系教书。他的上半生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反 右 、大饥荒、 文革 等重要历史时期,如今他将 这段血和泪的苦难历程 记录下来,颇具 历史注脚 的价值,尤其他在西北工作生活时间较长,对当地的历史、人文、习俗等有详细精彩的记录,具有很好的社会史料价值。 这部书可为读者打开一扇特别的窗户,从这里可以窥见自1944 年至1976 年一位普通知识分子眼里的中国。它不像史书那么理性,又不
这是一部翻译著作,主要介绍了藏传佛教密宗高僧热 多杰札巴(1016-1196年)富有传奇的一生。热 多杰札巴生于西藏拉堆南麓尼南朗,自幼聪明好学,过目不忘,少年得志。长大成人后,为了寻找吉祥大威德法,三进尼泊尔,二赴印度。学成回西藏后,四处云游,讲学布道,译经收徒,功绩卓著。他用所得到的供物修缮寺院,发展教育,制造船只,架设桥梁,布施济困,保护环境。并以自己的品德才学,调解纠纷,感化盗匪,惩戒坏人。热 多杰札巴为印度、尼泊尔和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架起了一桥梁。热 多杰札巴与米拉日巴大师齐名,与济公活佛不相上下,成为藏族历史上一个显赫的藏传佛教传奇人物。本书情节曲折,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是研究藏传佛教早期必可多得的孤本。
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在日本弘扬佛法,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慧灯无尽照海东——鉴真大和上评传》作者李尚全凭借其深厚的佛学和史学造诣,从扬州和奈良的佛教文化传统,熏陶鉴真佛教信仰的长安、洛阳两京佛教精英,鉴真在扬州的佛教事业和在日本的传戒弘法活动四个方面,介绍和评价了鉴真带有传奇性的佛教人生。作者“以史带论,论从史出”的写法,使本书成为鉴真研究的一部力作。
本书是“藏传 五大教派名僧传”之一。噶举派形成于藏传 “后弘期”,是由玛尔巴译师开创,经米拉日巴大师的继承, 至达波拉杰大师时,才正式建立并成为一大名副其实的宗派。噶举派的教法有两大系统:一是直接从玛尔巴并经米拉日巴传承下来的达波噶举;二是由琼波南觉开创的香巴噶举。 后来香巴噶举衰微而消失了,而达波噶举则兴旺发达, 又分支发展为四大支八小支等众多支系派别,在这些支派中,香巴噶举的桑定寺的寺主是女性,这是西藏 的女活佛;帕竹噶举的首脑于公元14世纪曾以武力兼并卫藏大部分地区取代了萨迎派在西藏的政治地位,建立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达265年之久;藏传 的活佛转世系统便始于该派的噶玛噶举,噶玛噶举派于公元13世纪 了活佛转世制度。这个制度后来被藏传 的其他教派所采用,沿袭至今,成为藏传 有别于汉传 和
本书是“藏传 五大教派名僧传”之一。噶举派形成于藏传 “后弘期”,是由玛尔巴译师开创,经米拉日巴大师的继承, 至达波拉杰大师时,才正式建立并成为一大名副其实的宗派。噶举派的教法有两大系统:一是直接从玛尔巴并经米拉日巴传承下来的达波噶举;二是由琼波南觉开创的香巴噶举。 后来香巴噶举衰微而消失了,而达波噶举则兴旺发达, 又分支发展为四大支八小支等众多支系派别,在这些支派中,香巴噶举的桑定寺的寺主是女性,这是西藏 的女活佛;帕竹噶举的首脑于公元14世纪曾以武力兼并卫藏大部分地区取代了萨迎派在西藏的政治地位,建立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达265年之久;藏传 的活佛转世系统便始于该派的噶玛噶举,噶玛噶举派于公元13世纪 了活佛转世制度。这个制度后来被藏传 的其他教派所采用,沿袭至今,成为藏传 有别于汉传 和
萨迦派,是藏传 的重要宗派之一,其创立者是昆贡却嘉波(宝王,1034-1102年)。萨迦派是藏传 中 古老的教派之一,也是藏传 中 早传入汉地及蒙古地区的教派,在藏传 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历 ,萨迦派的祖师是 早成为帝师的,并开创了西藏“政教合一”的历史,对祖国的统一,对中华民族的缔造,以及对中华文明的发展都曾做出过杰出的贡献。本书即是对萨迦派创建者昆·贡却嘉波,萨迦五祖萨钦耿噶宁波、索南孜摩、扎巴坚赞、萨班贡嘎坚赞、八思巴,大乘法王贡嘎扎西坚赞、因明大师嘉色·陀美桑布等杰出人物为之做一略传并结集,使读者在了解各位高僧大德的传法、修身经历的同时,也了解了萨迦派的传承历史。
萨迦派,是藏传 的重要宗派之一,其创立者是昆贡却嘉波(宝王,1034-1102年)。萨迦派是藏传 中 古老的教派之一,也是藏传 中 早传入汉地及蒙古地区的教派,在藏传 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历 ,萨迦派的祖师是 早成为帝师的,并开创了西藏“政教合一”的历史,对祖国的统一,对中华民族的缔造,以及对中华文明的发展都曾做出过杰出的贡献。本书即是对萨迦派创建者昆·贡却嘉波,萨迦五祖萨钦耿噶宁波、索南孜摩、扎巴坚赞、萨班贡嘎坚赞、八思巴,大乘法王贡嘎扎西坚赞、因明大师嘉色·陀美桑布等杰出人物为之做一略传并结集,使读者在了解各位高僧大德的传法、修身经历的同时,也了解了萨迦派的传承历史。
......
《良心反抗暴力》记述的是十六世纪宗教改革时期发生在日内瓦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一场“蚊子抗大象”的力量悬殊的战斗,描写人文主义者卡斯台里奥不顾个人安危,孤身一人反抗势力强大教会领袖卡尔文的感人故事,歌颂这位英勇无畏的人文主义者的精神和品质。
《禅悟的实证:禅宗思想的科学发凡》从古今、中外、文理三个维度,围绕禅悟揭示真性这个出发点,依据 科学及其哲学研究的丰硕成果,特别是有关当代物理科学、心脑科学、数理科学、混沌科学等的 成就,全面深入地阐述了中国禅宗的元逻辑哲学思想、表现形式以及现代意义。在具体内容上,主要是从文理学科交叉的角度,来对深奥的禅悟境界进行系统的阐释,将东方 为深奥的禅宗思想与西方 为深奥的科学思想建立其联系,并加以相互阐发。同时,也是用现代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指出了启悟禅悟之境的途径,给出一种科学禅修途径的思想基础,为禅法的现代化做出了贡献。本书内容涉及哲学、 、科学等诸多方面,是一部典型反映文理交叉研究的著作。
本书为一部西藏传记名著,记述了藏传佛教噶举派创始人玛尔巴大师一生学法、求法、弘法的稀奇经历及传奇故事。主要以玛尔巴大师三次赴印、四次赴尼泊尔的经历为主线,讲述了玛尔巴大师向佛的缘起,求法路途上的艰辛与奇遇,向印度、尼泊尔的上师们求法的虔诚与勤奋,教授具缘弟子米拉日巴尊者等的故事,及获得证悟显示神通的事迹。 作为藏传佛教噶举派“不祧之祖”的玛尔巴大师,是藏传佛教发展史和藏族文化发展目前的一代宗师,他求取真经,弘扬佛法,开宗立派,是中国佛教目前追求真理,意志坚定,鞠躬尽瘁的又一典范。他身上所表现出的劝善戒恶、普度众生的道德信条;言行必果、讲求信用、恪守誓约、吃苦耐劳的道德品质及蔑视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与信念,是构筑藏族文化本质精神与核心。因此,《玛尔巴传》具有宗教、历史文化等多方位的研究价值
大堪布更噶华尔登嘉措是1964年藏历木龙车生于雪域高原安多地区卓格寺院附近的农家,父亲叫陀美,母亲叫珍巴。从小出家,经过学校学习汉语,直到初中毕业。同时也学习了藏文语法和各种寺院念诵的各种仪轨,并且当时在学校时喜欢学习各方面的文化知识,和天生具有的永不放弃的精神,精进学习每一门功课和每一门学科,在学校考试成绩名列前茅。 后来他了悟到人身难得,死亡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痛苦,对世间的一切生起出离之心,皈依三宝学习佛法才是人生当中不可缺少的珍宝;为此之故,在大善知识卡尔喇嘛更噶西饶求培的足下接受了沙弥戒、和比丘戒或近圆戒;拜在金刚上师更噶吐吉华仁波切前闭关三年修习了时轮金刚六支瑜伽;在两位上师前数年间接受了各种灌顶和密续传承,成为戒律清净,传承圆满的高僧大德。
《高僧传》是一部自东汉永平至梁代天监间著名僧人的传记,共14卷,1—13卷为僧人传记,14卷《序录》叙述了作者写作此书的构想、框架以及所参考的书目。所载僧人,正传为257人,附见244人。作者根据所录僧人的品行业绩,将全书分为“译经”、“义解”、“神异”、“习禅”、“明律”、“忘身”、“诵经”、“兴福”、“经师”、“唱导”十科。 本书记载了佛教传入中国及佛经翻译的情况,介绍了这一时期佛教的主体——僧人的活动,其中亦有许多文人和佛教僧侣的交往以及他们受佛教影响的故事。后人通过此书能够全面地了解佛教东进之后的传播、融合,进而占据社会思想领域中显要位置的历史过程,据此可以了解中国佛教的发端。《高僧传》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是研究佛教自东汉到南北朝期间发展不可或缺的读本。 《高僧传》问世以后
本书主要是芮陶庵先生的回忆录,记录了1949年之前他在中央大学执教以及在南京、成都、香港等地生活、工作的所见所闻。
《玄奘/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编著者黄强。 本书以简明生动的笔调,较为系统地叙述了中国唐代著名高僧玄奘的生平事迹,包括:家庭情况、充满传奇的出生,童年时代种下佛陀因子,少年时随兄长出家,青年时立宏志踏上西天取经之路,历经千难万险,经西域到达印度一带,遍访佛教名师,辛勤求学,后学成,成一代高僧,誉满五印,载誉归来,潜心译经,创立法相宗传播佛...显示全部信息
成鹫法师生于广州方氏文化世家,有神童之名,文武双全,力大无穷,十三岁中秀才,多才多艺,父子号称“番禺三方”;他是 诗僧,沈德潜称“本朝僧人鲜出其右者”,号称岭南佛门的旷世奇才。成鹫法师是具有代表性的遗民僧,八岁时明朝灭亡,他就随父归隐,十五岁躬耕乡野,十九岁作塾师,四十一岁出家为僧,在佛门又四十六年。他出儒入释,一生坚守志节,不仕新朝。游历、结社、著述、住持寺院,见证了明清之际的百年历史。
本书是“藏传 五大教派名僧传”之一。格鲁派产生于15世纪初。一般认为,明永乐七年(1409年)甘丹寺的建造,标志该教派的正式形成。它是藏传佛教中 出现的教派,也是 的一个教派。在其600多年的历史中,诸多高僧大德对中国近古以来的社会政治发展产生了诸多影响,如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历辈达赖喇嘛、历辈班禅额尔德尼、敏珠尔、章嘉、土观、嘉木样等,他们既有传教布道、著书立说的高僧,也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的大德。本书讲述了他们的故事。
本书是“藏传 五大教派名僧传”之一。格鲁派产生于15世纪初。一般认为,明永乐七年(1409年)甘丹寺的建造,标志该教派的正式形成。它是藏传佛教中 出现的教派,也是 的一个教派。在其600多年的历史中,诸多高僧大德对中国近古以来的社会政治发展产生了诸多影响,如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历辈达赖喇嘛、历辈班禅额尔德尼、敏珠尔、章嘉、土观、嘉木样等,他们既有传教布道、著书立说的高僧,也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的大德。本书讲述了他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