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旷世的天才,25岁已是哲学和神学双料博士,38岁成为医学博士,一生共获得10个荣誉博士学位。他是音乐的大师,管风琴演奏家和修复者,其巴赫传记引人进入神圣的秘境,激起现代巴赫复兴的浪潮。他是仁厚的医者,热带丛林里救死扶伤的 非洲之子 ,20世纪人类良知的代表,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阿尔贝特 施韦泽,划时代的人道主义者、神学家、哲学家、音乐家、医生。这位生于阿尔萨斯的牧师之子,青年时已饱读经卷,却立志要 直接为人类服务 。他看到政治灾难让文明化作荒野,从而提出 敬畏生命 的原则,以 文化哲学 拯救精神之迷失。作为传教士前往非洲建立热带医院只是他思索过的众多实践方式之一,一旦下定决心,他就以超人的魄力,在险恶的自然环境中行医大半生;战后更是细心周旋于多国之间,为禁止核武器奔走呼吁。挚友爱因斯坦曾说
陈垣先生是著名历史学人,现代史学大家南(陈寅恪)北两陈的 北陈 ,北京师范大学有历史影响的老校长。以往,陈垣先生的学术历史,学界较为熟悉,也有此前已故教授刘乃和先生等编著的《陈垣图传》等著作系统介绍。 关于陈垣先生的家庭生活;以及陈垣先生广东新会的中药家世;长子陈乐素教授、长孙陈智超教授,一门三位著名史学家的家学渊源;陈垣先生生平资料补遗等。 本书资料性特征明显,因作者即是陈垣先生家人,共同生活多年,有很多陈垣先生的生活、学术、交往细节,尤为珍贵。
《林崇德口述历史》主题是展示一个中国的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的知识分子成长的生涯,自述爱国、爱党、爱学术、爱教育和爱学生的历程。我要表现自己一生的追求和理念:把忠心呈于国家,把孝心献于长者,把爱心奉于社会。我要对心理学界说的话是: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具有国际化;我要对教育界说的话是:培养出超越自己、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我要对社会说的话是: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只要在人生十字坐标上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都能发光发热。我在口述历史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三个原则:一是求实求是。
扬●盖尔一生为创建人性化的城市而奋斗,他的业绩遍及世界许多城市,从哥本哈根到罗马,从纽约到珀斯 他及其团队让这些城市街区以人为本,集聚人气,充满活力。本书是扬●盖尔先生的传记。本书作者采访了世界各地与扬●盖尔工作过的人,详尽地介绍了扬●盖尔的丰富实践,全面地阐述了他的深厚理论,讨论了他的工作、理论、生活和影响,评价了在将城市规划模式从技术统治现代主义转变为以人为本的运动中的作用。本书全书语言生动,图文并茂,是城市设计、规划、管理人员、政府官员及相关专业在校学生应备读物。
本书是*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酝酿多年的一个课题计划,它的主旨就是要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认识现代社会以来中国文化在极其复杂的语境下是怎样孵化出一大批文人名流的窗口,从而回顾历史的现场,更真切地从历史的脉络和缝隙中识别那个时代的文化真实,体悟那个时托里名人的心路历程。《穆旦评传(精)》由易彬主编,对穆旦的人生作了详细的评述,供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