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由中国顶尖数学家杨乐、黄且圆夫妇撰写的讲述师友人生境遇、情感世界和科学精神的著作。本书娓娓道来熊庆来(中国数学科学重要奠基人)、胡先骕(中国植物分类学奠基人)、孟昭英(中国电子学奠基人)、华罗庚(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著名数学家、沃尔夫奖得主)、黄万里(著名水利学家)、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元(著名数学家)、丘成桐(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钟家庆(著名数学家)和作者杨乐11位大科学家的感人故事。他们的日常生活与普通人差别不大,但他们的学术追求和人生道路却与普通人大相径庭。这11位大科学家既有华夏民族的诸多美德,又有现代文明的深厚涵养。有人平静顺遂、一路顺风,有人跌宕起伏、历经坎坷;有人得到主流社会的高度褒奖,有人受到不公待遇,甚至极度打压。他们的人生历程
这是一段内容格外丰富的历史,其间充满了奇闻轶事、仿真陈述、古怪现象和真知灼见 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普朗克、罗素、惠特曼、兰波、毕加索、勋伯格 这些今天如雷贯耳的名字,在一百多年前也曾经历一切先驱所必然承受的来自旧世界与旧思维的质疑、误解、嘲讽、冷漠甚至自我怀疑与否定。他们当中,有人在世时便已声望日隆,也有人在寂寞中离世 对任何有兴趣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段富于想象力的思想史的人来说,本书都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本书跨越了学科界限,涉及艺术、自然科学、文学、社会科学等不同领域,以现代主义生成期各个领域代表人物的生平为脉络,描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主义先驱的创造活动和智识突破,再现了世纪之交巴黎、维也纳、圣路易斯和彼得堡等地的创新氛围,展现了一段通俗而又生动的现代思想发展史,精彩
《回望:西南联大沉思录》为西南联大研究学者、作家张曼菱女士推出的重磅新作。张曼菱自1998年以来历时廿年采访了西南联大师生及相关人物二百多位,形成了蔚为大观、极其珍贵的 手视频和文字资料。由这些珍贵资料制作的纪录片《西南联大启示录》曾在央视播出,并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本书从人物、话题、纪念、一所战时大学的“形”与“神”四个专题入手,对西南联大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如梅贻琦、闻一多、刘文典、邓稼先等进行 解读,对一些至今争讼纷纭的话题进行多角度阐述,并努力还原战时大学的历史现场和精神实质,对抗日战争艰苦卓 的岁月里联大师生的弦歌不辍和刚毅坚卓展开了细致挖掘和深远思考。
本书可谓是回忆录和自传这种文体本身的 传记 ,从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到畅销书作家奥古斯丁 巴勒斯的《拿着剪刀奔跑》,从尤利乌斯 恺撒到美国总统尤利西斯 S. 格兰特,从马克 吐温到当代幽默作家大卫 赛德瑞斯,不论是古罗马时期的战记,还是当代的名人回忆录,从古至今,纵观回忆录这种文体的前世今生,穿行在粉饰与真实之间,揭开自传体作品的文学密码。
本书试图以林徽因和她的生命世界中所能观察到的复杂时代和价值选择为线索,勾勒出民国初期留学归来,致力于家国建设、民族独立富强的一代知识分子群像。再现他们在剧变的、忧患的时代下的命运轨迹,浮沉与思考。 林徽因属于从传统的“士”转往新型知识分子的路途上承前启后的一代人。这一代人幼年时,接传统的余绪,立德、立功、立言是常念的道理,求学时经“五四”洗礼,留学欧美,受现代的学术训练,又培养了一股子穷究事物本源的执着。这两者结合,就决定了他们的安身立命是要以自己对知识和专业的追求,传承文脉的使命和责任,给予战乱和变化中的祖国以“实质性”的影响,推动一个大国的艰难转身。这在他们的时代,意味着事倍而功半,意味着痛苦和磨难,也意味着,极有可能会失败, 终淹没在时代洪流的大漩涡中。 自然是
《为了忘却的岁月(我与民主人士的过往)》源于笔者汪东林自2011年2月起连载于中国文史出版社《纵横》杂志的20余期41篇文章。在《纵横》杂志连载期间,一直沿用“图文小记”的栏目,总题目是“往事历历情谊深”。 《为了忘却的岁月(我与民主人士的过往)》此次结集出版,改题为“为了忘却的岁月”。通观“图文小记”41篇,每篇重点写一个人物,其中33位是已故的老前辈,从文章的总体内容看,大多涉及非常时期的人和事。笔者记下这些,是为了给后人留下亲身经历的史料;而忘掉这些,则为了祈求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书是第十一届韬奋出版奖20位获奖者的个人小传结集,真实记录他们爱岗敬业的优选事迹。
本书主要从两条主线介绍浙东运河沿线的历史文化名人:一是思想学术大家。二是文人学士。因“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从山 上行,山川百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的环境感悟和化育,会稽成为名士集聚地,创作了以“兰亭雅集”、“唐诗之路”为高峰的艺术殿堂,代代传承,璀璨于世。本书以浙东运河为主线,按时代分人物先后排序,不面面俱到,主要突出运河精神特色与运河对人物的养育与人文价值观的影响。注重学术的严谨性,言必有据,叙事多以故事的形式,增加可读性。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 个性斐然、魅力超群的作家、剧作家、导演,一生创作了五十多部作品(包括小说、戏剧、剧本)、十九部电影等,是法国高中生读得 多的作家之一。 杜拉斯1914年生于印度 西贡西北部的嘉定,父母均为小学教师。十九岁定居巴黎前,一直生活在印度 ,这段生活影响了她的一生,成为她写作的源泉。《情人》获1984年龚古尔奖,畅销 ,让她蜚声 文坛;她还被称为先锋派和新小说派作家。她在戏剧和电影方面成就卓著,导演的电影《印度之歌》创造了一种新的电影语言。 本书是迄今为止收集照片与原始资料*多的杜拉斯画传,也是一部弥足珍贵的致敬并纪念杜拉斯的传记作品。 全书以图文结合、图片 的方式阐述了玛格丽特从出生到死亡的传奇的一生。近两百幅的图片,不仅囊括了玛格丽特的个人照片
蒙古族曾经是一个有过辉煌历史的民族。在蒙古圣主成吉思汗的统帅下,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孛儿只斤·苏和、孛儿只斤·苏日娜、包·巴雅尔、牧人著的这本《蒙古历史一百名人》从《蒙古秘史》 个人物“孛儿帖赤那”写起,涵盖了成吉思汗之前蒙古部落兴起时的人物、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时期的人物、大元王朝的人物、北元部落割据时期的人物、清朝时期的人物、民国及近代历史人物。本书撰写过程中力求人物的真实性,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和特点,将这些蒙古族鲜为人知、尘封多年的历史文化、不同的蒙古族部落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还原展现其历史的本来面目。
本书是重庆市扶贫办对重庆市脱贫攻坚典型案例的一次全面总结,集结了重庆市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的 个人和 集体的 事迹。他们长期奋战在重庆市脱贫攻坚 线,用满腔的热诚与强烈的责任感,为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书以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典型模范和 人物事迹为例,旨在以 典型为学习榜样,坚定脱贫攻坚的必胜信念,讲好中国扶贫故事、宣传中国扶贫方案。
奖学金是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的用来奖励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和普通高等学校中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的奖学金,其目的是激励高校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是当前高等学校学生能够获得的荣誉等级 的 奖学金。自2007年到2019年,北方工业大学共评选出276位 奖学金获得者,每年约23位。这些获奖同学来自学校不同的学院和专业,他们的家乡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其中有近40%的学生被学校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我们将2016-2017学年、2017-2018学年、2018-2019学年这3个学年中共67位获奖同学的学习心得和成长经历编订成册,全面展现获奖同学不忘初心、奋发图强的 事迹,以激励后来者奋发努力、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