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师培(1884—1919),近代经学家、文史学家。曾用名光汉,字申叔。别号左盦、无畏。江苏仪征人。于经学、文学研究颇多创见,一生著述甚丰,著有《左盦集》八卷、《左盦外集》二十卷、《左盦诗录》四卷、《词录》一卷,及论经学、史学、文学专著几十种,收入《刘申叔遗书》。此书是对2003年广陵书社出版的《刘师培年谱》的增订。此次增订,在保持初版框架的前提下,一是重点补充了新发现的刘师培生平资料,特别是民国时期报刊所载资料,纠正了初版中的个别错误结论;二是增注了引文出处,以便引用和核对;三是 新了《刘师培研究资料目录》,四是校正了初版的文字漏误。
缪荃孙(1844-1919),江苏江阴人,晚清民初的重要学者。他集藏书家、校勘家、教育家、目录学家、史学家、方志学家、金石家众多身份于一身,著述等身,成就极高。《缪荃孙年谱长编》以缪氏所著《艺风堂藏书记》《艺风堂金石文字目》《艺风堂文集》等为主要资料依据,旁征其氏诸多亲友、交游的别集、年谱、方志编纂而成,运用文献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方法,将谱主生平主要事迹、交游、著述等系年,详尽地勾画了缪荃孙一生的行迹。反映了缪荃孙的思想及文学创作发展的道路,尤其是对其学术活动、唱和交游等作了细致的考订。
汤志钧编写的《章太炎年谱长编(增订本上下)》共70余万字,出版于1979年,至今已有三十余年,至今已坊间难求。 《章太炎年谱长编(增订本上下)》按不同历史时期,结合章太炎的思想活动,分五卷:1868年—1894年为 卷,1895年—1905年为第二卷,1906年—1911年为第三卷,1912年—1918年为第三卷,1919—1936年为第五卷。每一卷之前附按语,说明这一时期的 形势和章氏的思想活动。基本上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全面记述章太炎的政治、学术活动。作者依据近年出版的各种相关文献,增订了约40万字,仍按《长编》的编次和时序,分为五卷。统一排在《长编》之后,为了便于读者检核,该部分内容单独装订成册。
本书全面系统地以图文表并茂的方式,翔实地记载了2021年度厦门大学的事业发展及重大活动的基本情况,包括校领导的重要讲话与出席的重要活动,各个院系、重点实验室的具体发展情况、获奖情况以及基金申请情况等,
......
......
薛暮桥的一生充满传奇,他当过沪杭甬铁路火车站站长、铁路工人运动领导人、浙江陆军监狱政治犯、广西师范专科学校教师;他主持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民国时期中共领导的主要经济学研究团体)日常工作,担任《中国农村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 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1913年,茅盾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类。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1981年,茅盾将其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 长篇小说的创作。茅盾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等。本书以谱牒学为学术方法,对茅盾一生的生活、工作及创作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记录,反映其文学思想及影响力。
蓝天蔚(1877-1921),晚清民国时期有名军事将领,民主革命者。数次东渡日本研修军事,与吴禄贞、张绍曾被称为“士官三杰”。归国后,任新军标统、协统等职。武昌起义爆发,“三杰”共谋响应,发起滦州兵谏
汤志钧编写的《章太炎年谱长编(增订本上下)》共70余万字,出版于1979年,至今已有三十余年,至今已坊间难求。 《章太炎年谱长编(增订本上下)》按不同历史时期,结合章太炎的思想活动,分五卷:1868年—1894年为 卷,1895年—1905年为第二卷,1906年—1911年为第三卷,1912年—1918年为第三卷,1919—1936年为第五卷。每一卷之前附按语,说明这一时期的 形势和章氏的思想活动。基本上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全面记述章太炎的政治、学术活动。 作者依据近年出版的各种相关文献,增订了约40万字,仍按《长编》的编次和时序,分为五卷。统一排在《长编》之后,为了便于读者检核,该部分内容单独装订成册。
汤志钧编写的《章太炎年谱长编(增订本上下)》共70余万字,出版于1979年,至今已有三十余年,至今已坊间难求。 《章太炎年谱长编(增订本上下)》按不同历史时期,结合章太炎的思想活动,分五卷:1868年—1894年为 卷,1895年—1905年为第二卷,1906年—1911年为第三卷,1912年—1918年为第三卷,1919—1936年为第五卷。每一卷之前附按语,说明这一时期的 形势和章氏的思想活动。基本上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全面记述章太炎的政治、学术活动。 作者依据近年出版的各种相关文献,增订了约40万字,仍按《长编》的编次和时序,分为五卷。统一排在《长编》之后,为了便于读者检核,该部分内容单独装订成册。
......
......
......
......
叶景葵(1874一1949),民国 实业家、银行家、藏书家。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受维新思想影响,曾掌理财政、商矿、教育事业,因代为起草《条陈十策》,而闻名当时。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痛愤于内忧外患,遂弃官经商,走上“实业救国”道路。主持浙江兴业银行达三十多年。历任清政府天津造币厂监督、大清银行监督、汉冶萍铁厂经理、中兴煤矿公司董事长、浙江兴业银行董事长等职。叶景葵有强烈爱国心、高度正义感与民主思想,1947年5月, 政府迫害学生运动,叶景葵为“十老上书”人之一,声援学生运动。叶景葵笃志收藏古籍,尤重名人手稿。1939年与张元济等人在上海创办合众图书馆,捐地捐钱,建造馆舍,并尽捐个人所藏。 柳和城编著的《叶景葵年谱长编(上下)(精)》按年谱长编体例编写,客观、完整和系统地记录叶景葵各个时期的生平历史。正